APP下载

浅谈我院实习基地管理模式建设

2018-01-18王秀杰张伟徐永超韩慧姜新峰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0期
关键词:实习基地管理模式学生

王秀杰 张伟 徐永超 韩慧 姜新峰

【摘要】临床实践过程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阶段,通过探索实习管理模式的更新以期提高实习效率,适应医学教育的发展要求,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养的构建。

【关键词】学生  实习基地  管理模式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研究项目(2016jyxm1069)。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227-02

临床实践学习是学生将医学理论知识融入到临床实践的重要教学环节, 也是规范医疗行为,培养其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 临床实践教学在教学目标的实现中发挥着核心作用[1]。强化实习管理模式的建设,以期提升实习效率,是当前我院实习工作首要任务。

1.我院实习基地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

1.1我院实习管理的特点

时间长、基地多、分布广是我院学生实习的主要特征。目前,我院共有十二个专业,每年安排实习学生达2000余人,通过挂牌、签订协议等形式,已建立近百家非直属实习基地,遍及全国多个省市、几十个地区;专职实习管理老师匮乏;实习管理模式以及监控体系不完善等现象成为我院实习管理的主要特征。

1.2学生层次不一,实习管理难度大

伴随我院的升格,招生规模不断增大,入学门槛降低,学生呈现专业知识不扎实、动手能力弱等现象;其次,我院处于过渡阶段,中专和大专的实习生同时存在,他们均为90后和00后,社会经验匮乏,沟通能力差,工作自觉性和主动性缺乏,迟到、随意请假和旷工等现象是时有发生[2];另外,由于医患关系的紧张以和就业压力的加大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消极怠工的思想。给学校和医院的实习管理增加了困难,阻碍实习基地的拓展,有调查显示[3]:54.8%的医院认为实习生管理较难,3.2%的医院不愿接收实习生。

1.3实习基地管理不完善

1.3.1实习基地管理的力量不足、管理模式滞后

目前,我院实习基地教学管理工作由教务处主导多部门参与的工作模式,学生进入实习基地后,由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导致信息的获取阻滞,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影响着学生临床实践学习的秩序和降低学院对实习基地管理的效率。

学院和实习基地签署合作协议时,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和系统的跟踪管理制度。当前,医院的实习管理是以护理部——科室二级管理为实习基地教学管理的主要模式。在实习基地的教学管理中,由于教研室智能的缺少,导致护理部的教学管理任务重,学生的实践教学不能细化开展。因此,实习教学计划的落实,实践教学效果的控制和评价,教学过程问题的解决和经验的推广等都无法得到保障。

1.3.2临床实践过程中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考核体系不完善

“重理論、轻实践”的现象在我院的教学管理中时有发生,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毕业时出现理论成级高,临床实践能力低的现象[4]。医院实习管理部门对实习过程中教学质量监控也缺乏评价体系,监控体系不规范、监控措施不到位,难以科学、客观的考核学生临床实践效果。

2.实习基地管理模式的建设思考

2.1提升实习基地管理水平

通过先进实习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学习,加强实习管理模式的提升,特别是在日常实习管理工作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建立,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能以期提升其管理能力和效率,同时,简化实习管理的程序,采用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以目标为导向建立清晰的管理流程,实现实习基地的建设、维护和管理模式化,以提升管理效率[5]。

2.2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学校与医院的合作

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做好实习前的职业素养培训和职业能力的锻炼。邀请医院到学校对护士进行入院前的宣讲教育,让其提前调整角色适应职场要求。通过组织学习《实习学生管理规定》;开好实习动员大会;完善实习队的建设和管理,特别是做好实习队长和小组长的选举工作;建立信息沟通的平台等方式树立学生的纪律意识,增强学生对临床实践的责任感。围绕临床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感、人际关系等问题,采用“心理危机主动介入”的管理模式,预防学生实践学习中产生的心理危机[6]。强化集中岗前培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促使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心理方面都能迅速融入医院实践工作中。

2.3实习基地管理模式的提升

2.3.1强化学院对实习基地管理

推动“三级管理”模式的建立,组建过硬的实习基地管理队伍 通过院级领导、教务处负责人和系部负责老师三级管理模式的建立,改善实习管理体系。院领导走访了解实习基地建设情况和学生的生活、学习状况,协调、解决临床实践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务处检查学院实习大纲的落实以及学生的出勤情况,排查学生在实践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的问题并初步制定解决方案,加强与实习基地的沟通,改进临床实习教学的过程。系部负责老师核查学生的到岗情况,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解决其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强化实习基地队伍建设 配备服务意识强、服务能力硬的实习管理老师是做好实习基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这项工作的完善应从以下方面考虑:首先学院应抽调责任心强、主动服务意识浓厚的老师担任实习基地管理工作;其次学院要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使老师可以快速获取丰富的实习基地管理方法和宝贵经验;鼓励实习基地管理老师多进步、多学习以适应新时期临床实践管理工作的要求。

2.3.2完善实习基地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临床实践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拥有熟练的操作能力和极强的实践性。基于临床医务工作人员繁忙的工作状态,采用适当的实践教学督查方式,在避免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保证学生实践学习质量具有核心作用[7]。结合多年来在实习基地管理工作中探讨学习和经验总结我院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完善的实习基地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1)发挥实习基地各科室在考核中的核心作用 学生在入科实习时,各业务科室要做好入科教育工作。从科室的基本概况到科室的常见病、护理常规、科室特长及要求等;从科室的管理制度和考勤要求,到临床实践过程的考核记录、出科考试及实习轮转表的完成等方面进行严格要求和考评。由科室负责人或委派专人对学生的考试、考核结果进行汇总并在整个实习结束之后,经过医院验章密封交到学院教务处,整个考核过程与学生分离确保成绩公平、客观。

(2)推进双向评定、促进教-学相长 学院和各实习基地要组织带教老师评学生的活动,了解学生的临床实习情况,针对性的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实践学习的效果。同时,组织学生填写《高职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绩效评价量表》等,从学生的角度了解临床教师和科室的带教情况以及学生对学院工作的态度和要求,对于学生意见较大的科室、带教老师或学院相关工作,学院和实习基地共同协商给出整改意见和措施。

(3)丰富教学活动、助力学习兴趣  教学查房:医院和科室在查房过程中要求学生自行汇报病例、提出处理方案和措施,带教老师进行实时校正、完善并于查房结束后进行总结评价。专题讲座:各实习基地结合医院的特点、国内外新技术的进展及动态等安排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操作表演和竞技比赛:各科室依据实际情况组织操作比赛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安排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娴熟的老师做操作演示,激发他们对医学事业的热爱。

(4)通过总结和表彰提升教学质量  临床实践教学工作结束时,医院和学院共同参与本次实习的总结,通过对实践教学工作的总结分析、考试和考核全面掌握临床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学院对实习基地实践教学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和带教老师进行奖励,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彰,以促进临床实践教学工作的提升,保障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完成。

3.小结

临床实践学习仅仅是学生人生学习过程的一个特殊阶段,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尤为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实习管理中要不断开拓新思路,采取新措施,充分调动学校、指导老师、医院和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出理论知识扎实,临床技能过硬的新时代医学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陶娟,杨丽黎,金学勤,李亚.目标管理法在护理实习生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5(05):383-385.

[2]马雪,董林,杨俊涛,等. 我院护理实习教学管理体会[J]. 西南国防医药,2016,(04):444-446.

[3]刘桂凌,郝丽,张晶晶,等. 医学实习生管理現状分析与对策[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16,(04):355-357.

[4]张新华,唐志晗,文格波,等. 国家医学教育标准视野下本科临床教学质量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05):53-55.

[5]杨占慧,张燕,李锐等,目标管理法对临床护理教学影响的Meta分析[J].全科护理,2018(12):1452-1455.

[6]肖三蓉,陈玉民,李汉武. 大学生心理危机主动介入管理模式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1,(01):94-95+97.

[7]王攀,王崇树,魏寿江,等. 普通外科医学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现代医药卫生,2012,(03):461-462.

猜你喜欢

实习基地管理模式学生
学生写话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工程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学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对心理学专业师范生教育实习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