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及近代湖南语言学研究概观
2018-01-18李柳情
李柳情
摘要:语言文字之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的语言学研究是湖湘文化的一部分。湖南学者坚守严谨朴实的学风,坚持考据、义理的研究方法,又不断接受西方语言学思想的影响,开拓创新,敢于突破传统,积极探讨汉语的内在规律,拓展了语言文字学的研究领域。他们的研究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
关键词:湖南语言学;成果;特点
湖南地处长江以南,历史悠久,但历史上的湖南一直远离古代的都城,属于“南蛮鴃舌”之地,直至宋代我国的政治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湖南的文化和教育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湖湘文化迅速兴起,湖南的语言文字之学也随之繁荣。尤其是清代以来,湖南语言学研究在各个领域全面开花,湖湘学者异军突起。
一、音韵之学
湖湘学者对音韵学的探讨起源于宋代,南宋王观国的《学林》,因音求义,体现了湖南学者在音韵学领域的成就;明代桑绍良和袁子让的等韵学研究则把湖南的音韵学推向了一个小高峰;清代至近代的湖南更是硕果累累,邹汉勋、曾运乾等人的音韵学成果为学界所公认,湖南的音韵学发展走向了高峰。湖南学者从宋代开始涉足音韵,明代发展至高峰,清及近代进入辉煌时期。
明代的音韵学研究以等韵学的成就最为突出,等韵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是用分等次、分声母排列单字制成图表,以研究、分析、反映汉语声韵系统。湖南学者的代表作是永州人桑绍良的《青郊杂著》和郴州人袁子让的《字学元元》。当代著名的音韵学家李新魁先生在他的著作《汉语等韵学》中,认为《青郊杂著》是明清口语标准音的代表。此外,《青郊杂著》还反映了时代发展过程中语音演变的过渡性质,是明末官话音系的重要资料。《字学元元》则将中古音划分为十二韵,在韵母上从唐宋时代的《切韵》音系洪细四等演变为明代的“上下两等”,这是在审音上的一大发现。总之,他们从理论和方法上对传统等韵学理论作了初步探讨,丰富了等韵学的内涵,体现出湖南学者在审音方面的精细,为清代湖南音韵学的发展走向高峰奠定了基础。
邹汉勋(1805-1854),湖南新化人,一生勤于著述,对小学、经学、历史、地理、金石都有深入研究,他的音韻学著作有《说文谐声谱》、《五韵表》、《五均论》、《广韵表》、《二十二字母表》,其中最有影响的音韵学著作为《五均论》,该书成书于1851年,是作者“为进一步阐明自己的古音体系及其立论理由而作,故议论多而举证少,以一个个专论前后相缀,与清代习见的谱表式音学著述形成鲜明对比。”[1]他以《诗经》中的双声、谐声以及声训、湖南方言等材料作为佐证,提出了一些列新的命题,如提出二十声、十五类、五调、八呼等构建出新的上古音系统,并通过分析《广韵》的反切上字,得出上古音“古喻匣合”的结论。这一论断是曾运乾得出“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科学论断的基础。同时,邹汉勋在戴震、钱大昕等人的研究基础上,以《诗经》、《广韵》等语言材料为佐证,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价值的论题,构想出了一个完整的上古语音系统,包含古声母二十纽、古韵母十五部,这在古音研究史上是一次质的飞跃。
继邹汉勋之后,湖南有史以来成就最大的音韵学家是曾运乾。曾运乾(1884-1945),湖南益阳人。他一改湖南经学大师不通小学的固有毛病,利用自身精通文字、音韵、训诂的长处,研究《诗经》、《尚书》、《春秋三传》等古籍,成为湖湘学者中的领军人物。其中代表作《音韵学讲义》,其中关于古声纽研究的部分提现了作者在审音上的高超造诣。该书论述详实,推理严谨,得出的古韵分部结论,使清初顾炎武以来关于古韵分部的研究几近完善。他的另一个杰出的贡献是在邹汉勋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喻母古读音,根据声韵相配的规律论证“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这一考论证据充分、论证严谨,其结论被学术界所公认。杨树达先生说:“莫不惊叹,以为定论,虽域外之人治学者亦莫不陈许也!”[2]
二、训诂之学
湖南学者的语言学研究以训诂学研究的成果最为丰硕,出现了众多训诂学大家。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长沙人王观国,他的考据之学颇为有名,他的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学林》一书中。此书广引经书,包括《说文》、《玉篇》、《广韵》、《晋书》、《史记》、《汉书》、《唐书》等,逐条注明注疏之异同,考求对错,辨别真伪,是一部考证字音、字义、字形的著作。清代、近代的训诂学大家就更多了,王夫之、王闿运、叶德辉、李文、魏源、王先谦等人,比比皆是。其中,最有影响的湘学大师莫过于杨树达、杨伯峻了。
杨树达(1885-1956),湖南长沙人,著名的汉语言文字学家,着力从事训诂、语法、文字学的研究,对甲骨文、金石学、修辞学、音韵学亦有较深的造诣。著有《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汉书补注补正》、《中国修辞学》、《词诠》、《高等国文法》、《马氏文通刊误》、《古书句读释例》等30多种著作。其中有三部书,即《词诠》、《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汉代婚丧礼俗考》,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学术性、资料性强,而被收入了《民国丛书》。
杨伯峻(1909-1992),杨树达之侄子,湖南长沙人,他的学术造诣主要体现在古籍整理与译注以及古汉语语法、虚词研究方面。著作有《论语译注》、《孟子译注》、《春秋左传注》、《列子集释》、《中国文法语文通解》、《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文言虚词》、《文言语法》、《文言文法》等,详细阐述了古汉语语法的演变历程,语料丰富,开语法历史研究之先河,在古汉语语法历时研究上具有开创之功。由于他小学底蕴深厚,精通语法,故而他对古代经典的译注通俗易懂,能深入浅出地介绍给读者,深受大众喜爱。
三、文字之学
文字学研究向来是传统小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湖南学者主要研究领域在“《说文》学”研究方面,他们结合儒家经典、方言俗语、通人之说等材料,深入研究汉字字学渊源,同时在古文字学、校勘学、文字学史等方面也有独到见解。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有符定一、马宗霍、张舜徽等。
符定一(1878-1958),湖南衡山县人,是近代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著有《联绵字典》、《说文本书证补》、《说文古籀本书证补》、《新学伪经考驳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联绵字典》,400多万字,是一部专门解释双声叠韵词的词典,即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可分割的词,作者详细阐述了每个联绵字的含义、例证,对于我们理解古代联绵词的发展演变是不可或缺的一本工具书,因此,它问世后经过了多次再版重印,深受学者欢迎。
马宗霍(1897-1976),湖南衡阳人,著名的文字训诂学家,毕生精力主要倾注于古文字学研究,对《说文解字》有深入研究,著有《文字学发凡》、《说文解字引群书考》、《说文解字引方言考》、《说文解字引通人说考》、《说文解字引方言考》。这些著作对于我们研究古文字学、语言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张舜徽(1911-),湖南沅江人,著名的文献学家,他在小学方面的造诣主要体现在文字学研究上。代表著作有《说文解字约注》、《说文谐声转纽谱》、《尔雅释亲答问》、《小尔雅补释》、《唐写本玉篇残卷校说文记》、《切韵增加字略例》、《字义反训集证》。这些注重考据义理的古文字学研究成果,对我们了解汉字的来源、演变具有重要价值,对引导学界坚持“由小学入经学”的朴实学风有莫大的指导意义。[3]
此外,杨树达的文字学方面的代表作《中国文字学概要·文字形义学》,在学术界有极高的地位。周秉钧先生评价此书:“揭示了汉字发展的一些规律、博采了汉字研究的新成果、清理了象形和指事的界限”。[4]
四、小结
湖南的语言学家在文字、音韵、训诂等诸多方面潜心研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学者众多,著述繁浩,为我国语言文字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研究成果,在各个时代的学术界独领风骚,成為湖湘学者一支不可忽略的生力军,在当时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从宋代王观国开始,湖南的语言学家在训诂学、考据学领域逐步走向引领全国学界的行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了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的研究体系,使语言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局面得以打开。湖南的语言学者,素有家学渊源,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小学素养。晚清以后,中西文化交流频繁,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到日本、欧美国家留学,他们接受了西方学术思维的影响,学习了现代语言学的方法,将历史语言学、语音学的研究方法带入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研究领域。这使得他们在传承湖南传统学术的同时,也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接纳新的学术思想,从而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突破。他们中的很多人,虽然有留学生的背景,但是不会无端媚俗于“西学”,而是专心致志于文字、训诂、音韵、经学等国学研究,成为学界有名的国学大师。
参考文献:
[1]李葆嘉.新化邹氏古声二十纽说研究[J].古汉语研究,1991 (1):16.
[2]杨树达.曾星笠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3:307.
[3]曾常红.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322.
[4]杨树达.中国文字学概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