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健美操运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2018-01-18张海英

活力 2018年20期
关键词:高校问题对策

张海英

[摘要]健美操是一项综合了音乐、舞蹈、体操的综合性运动,在高校中开展健美操不仅可以强化学生体能,还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提升。近些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高校健美操运动也逐渐普及,但是从现阶段高校开展健美操的情况来看,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健美操开展时间不足、缺乏专业的健美操教师等。本文基于这些问题对高校健美操运动的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健美操运动;高校;问题;对策

从健美操运动的特点和作用出发,优化健美操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越的锻炼环境,丰富和完善学生的课余生活,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挖掘健美操的价值和作用,使其更好的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一、健美操的特点及作用

健美操是一项综合性极高的运动,集合了音乐、舞蹈以及体操三个主要内容,是在器械以及徒手的有氧运动下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通常情况下,健美操包括了徒手体操、艺术体操、技巧和舞蹈等动作,除了一般的运动效果以外,部分健美操还有竞技价值。在高校之中,除了单人健美操以外,还有双人和混合健美操的多种形式。

健美操通过高强度的身体延展、动作变化,能够使得身体的压力得以有效释放,并且帮助身体的核心肌肉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具备强健体魄的作用,拥有非常好的健身效果。同时,健美操是一项具备极强艺术感染力的运动,其动作大方、舒展优美,其背景音乐大多也以动感十足的现代音乐为主,通过健美操能够将高校学生的形体美、姿态美较好地加以展现,不仅达到了相应的效果,同时又能够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意识与艺术修养。需要注意的是,健美操是一项需要大量时间的项目,不仅需要学生之间的有机配合,在力度、形体上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没有良好的合作意识难以展现健美操的价值。

二、高校健美操运动发展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在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解决。

(一)时间不足

高校健美操课程有限,能够做到教学输出的内容也较为有限,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无力。同时,教学刻板、传统,缺乏创新突破,是制约学生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限制。

(二)方法落后

高校健美操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和学习。这样的方法不仅不利于开放式的体育课程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健美操练习的操作度下降。高校健美操的教学缺乏应有的针对性,就健美操教学而言,每一个学生的身体情况、运动素质都有着较大的区分,所以为了保证学生最大程度上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还需要做到因人而异的差异教学,但这也是目前课程较为缺乏的内容之一。

(三)设施欠缺

健美操是一项高度开放性的体育课程,但是在高校中往往受限于场地和时间的因素,学生学习、练习的时间相对较为固定,即使部分学生拥有较高的热情,却受限于客观因素的限制,无法达到自主练习的目的。此外,教学内容单一、无法跳脱于教材与教学要求,也是制约高效健美操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优化高校健美操教学对策

(一)设计好课前学习资料,优化健美操教学时间

翻转课堂运用在健美操教学中,要求教师安排好课前学习计划,同时设计好课前学习的资料,便于学生及时掌握健美操学习的技术要点。首先,教师根据健美操的教学情况而设计好教学视频资料,同时保证视频学习资料能够和教学目标相一致,这就便于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而掌握健美操的基本知识。其次,教师在设计课前学习资料中还需要重视视频资料的丰富性,例如根据健美操实际的要求而插入一些动画动作分解、辅助声音解释以及图片等,提升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有效性。最后,教师需要控制好视频学习资料的时间,通常情况下需要控制在十分钟内,即能够将健美操中的重点知识讲解清楚即可,不需要在视频资料中做到面面俱到,通过此方式主要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直观印象,同时也便于学生在课后自主练习。

(二)积极组织课堂学习活动,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

1.师生互动,科学引导

学生通过课前观看的方式所掌握的健美操动作所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中和教师进行共同探讨,进而可以成功帮助学生解答问题,从教师方面分析,则主要以解答疑难问题为主,由此可知,翻转课堂可以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要切实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会站在学生的思维层面思考问题。高校学生都是成年人,已经具备了完善的独立自主思考意识,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更需要帮助其同等、平等看待问题。教师要找寻合适的契机,在课程学习之余,多加展开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从而建立起更好的观念与关系。只有保证学生受到了尊重。良好的学习意识才能驱动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练习的过程之中。

2.针对教学,凸显个性

教师要切实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相较于其他的运动,健美操所需求的身体素质相对较高,包括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身体爆发力、耐力等素质,都不尽相同。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只进行通识性的训练和教育,势必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教师要切实分析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帮助学生找寻到最契合自己的练习、学习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帮助学生更有动力展开训练。

3.激发兴趣,拓展训练

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课上,教师则主要是对动作进行纠正、巩固和运用,学生拥有了教师发布的教学资料,并按照教师的要求,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观看表演比赛视频、图片等,逐渐积累了对健美操运动的相关知识,开让人信服。为了更科学客观地做出评价,我们要求对音乐欣赏课评价指标予以数量化。首先,要确定教学评价的指标,这个指标明确具体、相对独立,要能够全面衡量教学的各个方面。一般情况下,音乐欣赏课评价指标可以分为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五个一级指标。其次,要明确各项指标的内涵,指标间要形成既有相关又不包含、更不矛盾的科学的有机整体,以进一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信度和效度,增加可操作性,指标体系应该有阶梯性、层次性。可以将上述五个一级指标,进一步细分成若干个二级指标。再次,要对各个二级指标赋予权重。指标权重的确定既要采用主层次分析法又要考虑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实际需要,可将每个二级指标分成五个等级(优、良、中、可、差)进行打分;最后,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出教师的总得分。

音乐欣赏课评价指标数量化的目的,是使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評价体系向立体化、制度化、标准化发展。

(三)音乐欣赏课考核方式要多样化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的考核,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考核方式可采用课堂问答、口头分析、写小论文、学习调查问卷、笔试等方式,通过多样化的考核方式来真实地反馈学习效果。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另一方面关注学生学习目标完成的质量和程度,通过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做出整体性的学习评价。

(四)音乐欣赏课评价主体要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指学生、教师、同行、教学督导和院系领导,都可以参与到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评价中。教学评价的立场和所站高度不一样,自然会得出不一样的评价结论。也可采取自评与组评相结合的形式,即有计划研究和设计体验式教学听课笔记,每课笔记附有《课堂综合性评价表》,每次听课后授课教师首先进行自我评价,之后所有听课教师都填写评价表,及时给予评价。开展教师、组员、领导的互动评价,可以提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从而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

三、中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我们把音乐欣赏课评价指标分为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5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这一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将从根本上改变音乐欣赏课教学盲目化,管理无序化,督导业余化,监管松散化的状况。

参考文献:

[1]李聪明.教育评价的理论与方法[M].台北:幼狮书店,1980.

[2]汪波.贺绿汀《牧童短笛》赏析[J].大舞台,2012 (9):79-80.

[3]撷英.《牧童短笛》背后的故事[J].小演奏家,2008 (7):54-54.

[4]王红星.对高职音乐欣赏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 (4):280-281.

猜你喜欢

高校问题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