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足球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8-01-18马健

活力 2018年20期
关键词:对策

马健

[摘要]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随机抽样调查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的校园管理者、教练员、学生家长、学生于中小学校园足球的开展情况,找出校园足球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措施,以供参阅。

[关键词]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足球教学;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层抽样方法随机抽取5所中小学,以体育教师、学生与学校相关领导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结果分析

1.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喜爱程度

调查统计显示,在喜好足球的中小学生中,男生约占83.7%,女生约占53.9%,说明不喜欢的学生占少数。

2.校园足球师资队伍

调查结果显示,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校园足球师资力量缺乏,10所足球布点中小学中,专业的足球老师只有3人,10所学校中平均每所学校的足球老师不到0.3人。师资的缺乏无疑是限制校园足球发展的一大瓶颈。而且在这10所中小学执教的大部分都是体育院校学生或足球爱好者。

3.校园足球组织形式

调查显示,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校园足球活动开展的重点是校园足球联赛,各学校的校园足球组织形式有校内年级段的足球比赛、组织课外足球游戏、校足球队等组织形式。

4.校园足球场地设施和器材情况

通过调查可知,吉林省东南部地区现有专门草皮足球场的仅6块,且都是田径场中间的一块场地,由于没有维护等原因,场地上的草已所剩无几,几乎成了土场;也有1所小学的场地在田径场地中间铺了塑胶,画了一些小的足球场方便教学。器材是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硬件设施。经过调查统计显示,选择所需器材“不满意”的教练员有11人,占55%;选择“非常满意”的有5人,占25%。由此可见,目前器材情况并不能满足教练员教学及训练等方面的需要。

5.校园管理者与学生家长对子女参加足球运动的态度

第一,校管理者对校园足球开展的态度、对布点学校的领导进行咨询后发现,大部分学校领导对校园足球表示支持,几所足球传统学校的领导对校园足球活动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但也有一些学校领导表示不愿在校开展校园足球,主要是受其场地或师资水平不足的制约,他们更愿意支持“短平快”的田径、篮球等项目。

第二,家长对子女参加足球运动的态度、经调查得知,较多的家长表示支持子女参加体育活动,这对于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还是相当可观的,也有部分家长因种种原因不愿让孩子参与足球运动。在支持子女参加的家长中,出发点包括增加孩子体质、自己本身对足球运动的喜欢以及希望孩子拥有一技之长,而希望子女成为职业运动员的家长是没有的。

(二)影响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的主要因素

第一,场地设施缺乏,不能满足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开展足球运动的需求。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足球场地的数量及质量令人担忧。整个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的足球场多是水泥等硬化场地,学生踢球容易受伤。设施条件的落后,直接影响着足球运动的教学、训练,极大地制约了校园足球的良性发展,也影响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第二,学校领导对校园足球运动重视程度不够。校园足球开展的好坏与领导的支持密切相关。而许多学校只注重学生的文化成绩与学生的升学率,反而疏忽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兴趣爱好。虽然素质教育普及了那么多年,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应试教育完全没有消失,一些观念在某些领导的脑子里根深蒂固。

第三,足球教师的缺乏和业务素质不高。足球教师是课堂上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足球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比较缺乏足球教师,而其他体育教师大多不懂足球,在足球教学中缺乏专业知识,影响教学质量和科学性。

三、结论与建议

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大部分校领导对开展校园足球认识不足,重视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吉林省东南部地区校园足球的开展。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结构单一,缺乏足球教师与教练员,大部分体育教师未受过专业的足球训练,很大程度上存在随意性和缺乏科学性,理论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有待提高。足球教师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开展校园足球的质量。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由于场地、资金不足,制约了“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吉林省东南部地区中小学学校开设足球课程较少,缺乏足球活动与足球比赛,影响了学生和教师的学习机会和交流。

各地各校要根据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要保证足球在体育课中的必修课地位,不准挤占体育课,在体育课授课内容上要保证足球在课时的比重以及在考核中所占的比值。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足球专业课、特色课、训练课,各地各校要积极利用好第二课堂,因势利导,创造条件,开展足球训练活动。各地各校要结合实际,探索具有特色的校内足球联赛机制,定期举办,保证足球运动健康有序发展。把校园足球纳入教育督导指标体系中,定期开展专项督导和检查评估,奖优罚劣,形成机制。加大对足球运动的投入,包括场地、器材、师资的培训、教材开发等,特别是师资应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姚健.校长引领校园足球推广实施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 (4).

[2]沈建敏,应孜,高鹏飞.校园足球发展的顶层设计与底层回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40 (4):83-88.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