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温烫伤,不容忽视!

2018-01-18郑继翠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8年1期
关键词:热水袋真皮水泡

郑继翠

患儿,女,6岁,小腿上莫名奇妙地起了个泡,没有虫咬。

患儿,男,10岁,一夜之间胳膊上多了个水泡,张力还比较高,有点痛。

……

冬天里,类似的病例还真不少,孩子身上的水泡到底是怎么来的?爸爸妈妈请先回忆一下——夜间,你是否有给孩子使用暖水袋或者暖宝宝的习惯?如果有,水泡就是从那里来的。在临床上,我们称之为低温烫伤。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不同的水温分别需要多久会引起孩子的烫伤。

何为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也可称为低温烧伤或低热烧伤,一般是指机体长时间接触中等温度(一般指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哪些物品会引起低温烫伤?

常见可致低温烫伤的取暖物品有热水袋、暖宝宝、电热毯、取暖器等。除此之外,治疗腰酸背痛的热敷散也会引起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有哪些特点?

●损伤程度与温度和时间有关:皮肤、皮下组织的损伤程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及热力作用时间。一般认为,造成人体正常皮肤损伤的温度阈值为45℃,热能越高,作用时间越长,组织损伤越重。

●大多表现为局部水泡形成:烫伤初期多有水泡,并且较小,外观颜色比较深,这是水泡液多带血性或创面淤血所致。去除水泡后,创面除淤血外,可见基底苍白,渗出比较少,弹性比较差,痛觉迟钝或丧失。

●外层衣物无损坏:由于导致低温烫伤的大部分热源不直接接触体表,外层衣物可无明显损坏。

●烫伤深度有时会被误诊:在临床上烫伤早期创面常有完整水泡,初诊时容易误诊为Ⅱ度烫伤,而延误了处理时机。由于各种原因使致伤因素未被发现而继续起作用,热能继续蓄积并进一步损伤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从而造成Ⅲ度烫伤。

发生低温烫伤后,该怎么办?

不同情况不同处理——

●小水泡张力不高:保持水泡自然吸收,如果破溃,需要消毒局部护理保持干燥。

●水泡张力较高、烫伤严重:需及时就医。

切忌:外涂牙膏、酱油等物品。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冬季,取暖的物品必不可少,但低温烫伤的预防又是极为重要的。

1.对于婴幼儿使用取暖物品,家长必须正确对待,不能任孩子随意使用。

2.使用取暖物品时,要避免取暖设备直接且长时间接触孩子皮肤,孩子要在监护下使用,随时查看使用状况,发现异常要及时停止使用。

3.夜间使用取暖物品時,可以在睡眠前先将取暖设备如热水袋等放在被窝里,等孩子要睡觉了,将热水袋取出即可。

4.如欲用热水袋等放在手里取暖,建议在热水袋的外面包一层棉布等其他物品,避免热水袋较长时间与皮肤直接接触。

虽然,相对高温烫伤,低温烫伤比较容易被忽视,但其损伤的危险性不容小觑,爸爸妈妈们还是应当提高警惕,尽量避免孩子低温烫伤的发生,一旦发生应立即就医,避免创面加重,导致严重后果。

猜你喜欢

热水袋真皮水泡
水泡
The world is the youngest backpacker Wenwen’s kindergarten
艾草水泡脚改善肺功能
挑个热水袋好过冬:看看哪种热水袋凉得最慢?
烧伤变形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烧伤创面修复的可行性研究
急诊使用人工真皮覆盖修复指(趾)末节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生态环保让真皮标志产品更美丽
四川洗水泡菜中存在的危害
徽章样真皮树突细胞错构瘤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