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边界感”缺失是很多问题的根源

2018-01-18袁坚

为了孩子(孕0~3岁) 2018年1期
关键词:做作业事儿边界

袁坚

不知道你有没有仔细审视过自己教养孩子的方式和方法,其中有多少是经过深思熟虑而选择的,有多少是下意识地延续了曾经的经历与经验,又有多少其实是来自于外界影响的?其实,那些潮流追逐的教育热点,那些众口一词的“教育理念”,有问题的、不适合自家的,多了去了。

前阵子,朋友圈里被刷屏的都是“陪孩子做作业”的话题,许多家长都是一副“于我心有戚戚焉”的样子,争相诉说自己情绪失控的状况。其实这个矛盾的冲突点不是“孩子学习不好”,而是家长边界感的缺失。

学习到底是谁的事儿?

让我们先换个问题,追溯到更早一些的时候,比方说:吃饭到底是谁的事儿?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虽然他已经可以独立拿勺子等餐具了,有些家长还是坚持给孩子喂饭,有时候,还要追在孩子屁股后面喂。等到孩子长大一点,终于开始自己吃饭了,很多家长仍然追在孩子屁股后面:你必须把这些、这些都吃完!你怎么可以只吃这么一点点?到点了,不饿也要坐下来吃饭……这样的结果如何?孩子觉得,是你(家长)要求我吃的呀,吃饭就是你要我做的事儿,不是我自己的事儿。

那么,其实学习也是一样的。学习到底是谁的事儿?

如果我们单独把这个问题拎出来,我相信每个人的回答都可以很清晰:学习应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儿。但是,一旦进入到具体的情境当中,很多家长就会忍不住要“督促”孩子、“辅导”孩子,并且把这种介入合理化:我不督促、不辅导,他就做不好。这就像吃饭的时候说“再吃一口”,总觉得不塞这一点儿,孩子就“营养不够”;天冷了说“你穿得不够”,总觉得不添这一件,孩子就会着凉。这些都一样,本质上就是把应该由孩子负责的事儿,划到了家长这边。

这种边界不清的状况,在学习上特别麻烦。

因为学习最需要的不是外部资源,而是内在动力。如果家长介入过多,孩子会产生依赖心理:反正爸爸妈妈会帮我看的,好像自己不用为学习负责任了,不用承担最终结果了。要不然,则心生反感:这些都是你们要我做的,你们拼命催,我做一点就是了,不催就不动。这样很容易落入负循环:家长介入——孩子不积极——家长不得不介入更深——孩子更加不积极……

所有抱怨“陪孩子学习”的家长,无一例外,都落入了这个陷阱。

而且还有一个麻烦,我猜大部分抱怨的家长都没意识到:你是一个成年人,去看小学低年级孩子的作业,当然觉得很容易;然后你用“爸爸/妈妈觉得很容易”作为标准,去评价孩子的表现:“你怎么就学不会呢?”这就是边界不清导致的角色错乱:家长代入了孩子的位置,去做孩子的题目,获得成就感(“很简单啊”),然后拿它来碾压孩子。

这有点荒谬吧?真要比,孩子比的是学习,家长比的应该是工作,这样才合理。更何况,家长为什么要跟孩子比?这个心态也是边界模糊造成的。你不觉得当家长因为孩子有些功课做得不好,就抱怨、发脾气的时候,其实是自己退化到了跟孩子一样的状态之中吗?

再转个角度:这些抱怨的都是小学低年级孩子的家长吧,为什么高年级孩子的家长就不抱怨呢?因为孩子的功课有一些家长已经看不懂了。顶多只能发脾气说,你这次考试成绩比上次差了啊!或者你看看隔壁家的孩子,又拿了第一。但他已经没能力越过边界,介入孩子的具体学习中去了。这其实是孩子的成长,主动地与家长拉开了距离,划出了一定的边界。

退后一步,主动确立“边界”

我一直主张,家长应该经常提醒自己:“退后一步”。让孩子去处理他自己的事情。

比方说,我们家孩子1岁多,我就让他自己拿着勺子,自己吃饭。如果他表示:我吃饱了。我绝对不会对他说:再多吃一口。因为我觉得吃饭是他的事儿,他自己负责;吃没吃饱是他的感觉,当然应该让他自己来判断,而我应该尊重他的感受。

那么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的:我跟孩子明确,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就像工作是我的事情一样。我可以给予他一定的支持和协助,但这是建立在他自己承担学习责任的前提下。

通常我們家孩子做作业时,我不是在看书、就是在写稿,我俩背对背坐。刚开始他碰到不会做的,马上就拿来问我,我跟他讲:作业是你自己的事情,先把会做的全部都做完,然后自己回过头去看不会的部分。绝大部分时候,他回过头去看,自己就能想出来了。但如果他一问,我就回应了呢?哪怕我不是告诉他答案,而是采用启发的方式来协助他,其实对他来说都是“过度介入”:他独立面对问题的机会就消失了,自己完整地做完一件事的机会也被破碎了。

做完作业,我也不做具体检查。其实家长先检查、让孩子订正,并不能降低孩子的实际错误率,只不过是交上去的作业好看一点,孩子获得的红叉叉少几个,仅此而已。所以我选择不看,做完了就结束。原因有二——

第一,“做完就结束”,孩子很有完成感,做作业的积极性就高。如果自己做完了,还要被家长检查,他就觉得事儿特别多,做作业的节奏也不能完全由自己控制,主动性就会降低。

第二,如果有错,老师批改出来了,让孩子自己订正。其实,如果孩子知道这份作业要面对的是老师的批改,也就是——他要直接承担终极结果的,反而会做得更加认真一些。

实在遇到有不会的情况,我总共遇到过2次,一开始生气孩子上课没认真听,让他自己去学校请教老师,后来发现他的确听了、也请教了,但就是不会。这种情况,我现在已经比较笃定了,不是孩子笨、也不是他不认真,而是他的思维方式跟所学的内容、老师所教的方法分岔了。这时候的确需要我稍微介入一下,一步步拆解开来,看看他哪里的想法跟我、跟老师理解的不一样。找到症结,解决起来也很快。其实,最早我也因为他不会而发脾气,后来总结出这一点之后,就不用再生气了:最后总能找到那一点症结,帮他解开了就好了。

后来有段时间,换了新老师,作业形式也变了,孩子不习惯,就拖拖拉拉,整个做作业的节奏都是乱的,耗时特别长。但我还是不想“督促”他,一旦养成被督促的习惯,就会比较麻烦。于是,我就想了个偷懒的招儿:如果他拖拖拉拉,那就先把作业放下,找个角落坐着,类似于timeout。等到觉得想做作业了,再回到书桌边。回来做作业,如果又开小差,我也不批评,继续让他去角落里timeout。

刚开始跟孩子约定好以后,他足足在角落里呆了半个小时,什么都不做,就在那儿呆着。我提醒自己,一定不要去叫他,只管写稿,写着写着几乎把他给忘了。结果半小时后,他看我真的不催,自己跑过来说:妈妈我要做作业了。之后基本上就没再拖拉。

我猜那半小时,其实他也是在“考验”我——如果我没摒牢,催了一次,就完蛋了,就会落入我不催、他不动手的状态。而我守住了边界,作业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他安心了,可以为自己负责了。

关于“边界感”:

要从小就明确家长和孩子的“边界”,哪些事情是孩子自己的,就要让他自己做,并且让其对这件事、这样做的自然结果负责。

划定边界的主要责任人是家长,因为在家庭里,家长居于强势地位,可以随时介入孩子的事儿,孩子基本上是无力拒绝的。所以家长尤其要学会克制,时刻提醒自己“退后一步”。

“边界感”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包括自我意识的发展、包括为自己负责任的能力,而且还包括在与他人交往时,能否清楚地界定彼此的边界:各自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在学习方面,不需要紧盯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知识点;也不需要直接介入,手把手地教孩子做题。家长的职责与老师不同,给予孩子支持、引导他的整体习惯更重要。

猜你喜欢

做作业事儿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圈里事儿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思考新边界
做作业(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