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研究
2018-01-18孙文娟
孙文娟
摘要:随着封建思想在中国社会统治的结束,在诗歌中女性意识逐渐开始觉醒,并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基于此种情况,在本文当中笔者对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研究,并从女性躯体写作以及客观世界的角度对当代诗歌中女性意识发展的方向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当代诗歌;女性意识;女性主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男尊女卑的思想一直广泛存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意識逐渐开始觉醒,女性的地位开始上升。在当代诗歌当中,也体现了这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女性意识在当代诗歌中逐渐开始体现出来。在本文当中笔者对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必要的分析与研究。
一、女性的躯体写作
写作是一种与生命本质和拯救存在直接关联的活动,诗歌写作不只是男性的特权,也是女性的基本权利。在传统封建社会当中,女性的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大部分女性无法采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同时女性写作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社会的打击,即使是在较为开明的社会环境当中,女性文学作品依然只停留在较为低俗的创作层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女性的基本权利得到了有效的保障,女性不再是男性的附属品,女性意识逐渐开始觉醒。尤其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女性受教育程度的不断提升,女性在当代诗歌创作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女性写作与男性写作之间并不存在本质的差异,都是一种根据自身对世界把握程度的介入,因此也必须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语言表达落脚点。舒婷认为女性作为一种区别于男性的创作群体,应该尊重女性的基本生理特征,以女性躯体为语言表达的基本落脚点,也即女性诗歌创作应该属于身体写作的范畴当中。其次,从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来看,大部分女性诗人对世界的把握往往都充满了较为鲜明的自虐与对抗色彩,这就是一种身体写作的直接表现。女性身体写作是对世界把握的一种方式策略。由于女性生理与自然四季更替,月事圆缺直接相应,她们在进行身体写作的同时也进入了世界。女诗人走进世界亦是为了进一步探索自身,正如唐晓渡所说“对世界的进入就是对自我的进入”。唐亚平的“怀腹”诗学,就是诗人对自己,对世界介入的反映。“怀腹是诗人诗意的孕护,孕育世界的一种状态”,诗人不但写自己的身体体验,也写身体对世界的感知。
二、男性、女性与世界
在当代诗歌当中大部分女性诗人的创作都是以其自身的主体意识为基本依托,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也会寻求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最终成为一种独特的女性创作意识,同时在这个过程当中女性也会逐渐认识到自我对世界认知的重要性。
“我将关注更加广阔的空间以及身边的万物”,“我必须超越个人的命运和爱情,把目光放到更远的地方”。诗人在创作摸索中,逐渐发现了“自身生命的欠缺和个人经验的有限”及其“本能的自恋、自我中心主义以及情绪化的偏狭”,极大地束缚了诗人的创作,使诗人无力关注自身以外的事物。女性作为人类的一部分和男性共同构成了这个世界。在女性意识不断崛起的条件之下,有些女性过度关注与女性意识而导致起对于现实世界的关注程度不足,最终陷入到一种狭隘的观念当中,在这种自我迷失的过程中,女性意识的崛起也是导致创作者痛苦的根本来源。同时女性对现实世界的探索也因为女性意识的存在而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自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在当代诗歌中女性意识的地位逐渐开始下降,尤其是在后现代主义诗歌当中,女性的形象已经不再局限在“圣母”、“勤劳”等正面形象当中,同时陷入到一种“泼妇”与“市井小民”的范畴当中,这种转变本质上并不是对女性意识的抹杀,其主要目的在于女性诗人正确的认识到男性、女性与世界的关系,真正的女性意识崛起并不是单纯的从女性意识的角度进行诗歌创作,而是应该和男性诗人一样从客观世界的角度出发才能有效体现出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才是女性主义的真实体现。再次之后,当地诗歌中的女性意识逐渐逐渐开始与男性视角融合在一起,创造的重点也不再局限于女性世界的客观环境当中,而是建立在客观世界的基础之上。
三、结语
在当代诗歌当中女性意识的崛起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女性进步的重要体现,但是完整的女性意识并不是单纯的从女性角度来阐述这个世界,而是应该从更加客观公众的角度反映客观世界,对于女性意识的高度关注反而导致女性意识陷入到更加狭隘的范畴当中。
参考文献:
[1]应克荣.诗篇调态人皆有 细腻风光我独知——论薛涛诗歌的女性意识[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3,34(03):74-78.
[2]方雪梅.于夹缝中绽放一线光芒——试析隋代女性诗歌中的女性意识[J].名作欣赏,2012(05):88-89+92.
[3]西渡.黑暗诗学的嬗变,或化蝶的美丽——以翟永明和池凌云为中心,论新时期女性诗歌意识[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04):11-18.
[4]张晶晶.从“拯救”到“彻悟”——舒婷、翟永明诗歌中女性意识的嬗变[J].理论学刊,2008(05):123-126.
(作者单位:四川科技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