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2018-01-18朱瑞雪
朱瑞雪
【摘要】现代教学的标准要求不断提高,教師除了要传授给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想学生渗透教学核心素养,学生在充分了解了核心素养的内涵后,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还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其后深入探讨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 核心素养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9-0151-02
在 2011 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核心素养”这个词汇曾多次出现,明确指出“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课程深化改革的关键。就国际情况来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也是各个国家增强自身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必要前提。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核心素养”源于“素养”,“素养”指的是个人应对复杂社会应具备的各种能力的综合体,涵盖范围较广,包括个体的情感、知识、态度、技能以及价值观。而“核心素养”是指其中最为关键、最核心的部分,具体来说就是学生在经过教育后,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态度的综合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数学能力不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一种更高水平的综合能力,它是数学知识技能的具体体现,代表了数学的思想与本质,通过数学学习,能够形成更加整体、持久的数学能力。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内容和目的密切相关,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学科知识,并提高课程设计与教学评价的合理性。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对策
1.形成良好数感
培养数学意识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进而养成科学的直觉。数感指的是学生对于数学的敏感程度,一般来说,对数学较为敏感的人往往生活中的直觉都比较灵敏。学生的数感要从小培养,问题来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促进数学问题朝着生活化转变。如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练习册中,有这样一道题目:小明同学有 300 元,足球六十元一个,羽毛球五十元一个,以上物品每样最多能够购买多少个?恰恰是因为这些生活中的问题,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意识的培养大有助益。由此可见,在学生初期,要把握好教学模式,以便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感。
2.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著名数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能够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这就是思维过程。再加上小学生年龄小,接触外界少,因此好奇心重,容易对对未知事物感兴趣,求知欲也较强。基于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挖掘学生的认知潜能,在教学过程中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探索机会,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素质与逻辑思维能力。
3.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陷入僵局,思绪无法展开,适当的实践活动恰好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四年级的数学学习中,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度无关。这一知识点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而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在亲手裁出正方形后,经过仔细观察发现正方形大小不一,但它的角都是相等的。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识,还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以便于在数学领域中更好的发展。由此可见,通过亲身的实践对于事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于发展的整体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4.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任务。在小学数学核心素质的培养过程中,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问“为什么”,这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因此,数学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信心,鼓励学生提问,在提问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促使学生形成思维求异心理。比如,在解答应用题时,教师除了要教授学生题目的常规解法,还要指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其它解题方法。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除了日常课后作业,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增加几个开放性的数学问题,告知学生答案不止一个,进而引导学生全面思考,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不断探索与发展,根据小学生的特性进行针对性教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教育本质的具体体现,也是教师教学的核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大核心素养的培育力度,最大限度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参考文献:
[1]汤胜国.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 思维与智慧,2016,(26):20.
[2]陈六一,刘晓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要素分析与界定反思[J]. 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5):57-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