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话——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
2018-01-18曹育红
曹育红
【摘要】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
【关键词】平等对话 全方位服务 多渠道开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9-0145-01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言: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意义的过程。这里的“对话”不同于以往的“满堂灌”和“满堂问”,它应是师生间、生生间通过言谈和倾听进行的多向沟通,共同学习的方式。通过平等对话,师生间的心更贴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心智得到开启;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于是平等、互动、充满激情的对话成了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全方位服务平等对话
1.以生为本,民主和谐,为平等对话营造环境。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发生的变化令人欢欣鼓舞,但教学中教师霸占话语权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样的课堂剥夺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他们无奈、被动的接受着,其效果可想而知。陶行知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老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营造和谐氛围,创设“平等对话”环境,放手让学生去交流,教师只在必须的时候给与点拨提升,帮助学生拨云见日,走出迷雾,又或是引领学生思维走向深入。这样的课堂充溢着生命状态的自然、活力和喜乐。
2.前置学习,有备而来,为平等对话创设条件。
课堂是属于每一个孩子的,应该为每个孩子提供相对均衡的对话机会。而实际教学中,一个问题下去,举手的寥寥无几,对话成了老师和几个优等生尊享的特权,有时对话会停留在一个层面无法深入,最后只能由老师越俎代庖,這样的对话显然缺乏了广度和深度,效果不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学生之间的差异使然,而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往往等不到那部分后进的孩子找到答案就开始交流了,他们失去了对话的机会,逐渐成为“听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前置学习,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对老师设计的研究问题进行尝试性学习,从而有准备地进入课堂学习。有了前置学习,课上,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那些后进学生也有了说的准备,他们也怯懦地举起了手,好同学因为有了前置的思考,思维也更深入了,课堂对话就能更深刻更广泛了。
3.重组教材,科学有效,为平等对话提供时间。
教学中老师们常常为了赶进度,一个人霸占着发言权,致学生于不顾,这些老师们成了教材忠实的“搬运工”,他们总想着要不折不扣地把教材上的内容搬运给学生。新课标指出:新教材只是给教师教学提供大致的思路和线索,以及学习要点和学生要掌握哪些能力,很多地方还需要我们老师去灵活地运用它、挖掘它。因此,我们应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学情,由教材的“搬运工”向教材的“决策者和创造者”转变,合理重组教材内容、精心选择练习题,使教学过程更流畅,更紧凑,更有效,把时间留于更有价值的生生、师生对话。
二、多渠道开展平等对话
有关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和学生个人的知识、师生和生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因此,我们的对话也应从不同的渠道开展,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
1.与教材的“对话”
教师要教会学生阅读教材,学会与“教材”对话,把接受前人智慧的过程当成对话的过程,学会思考认知性概念的形成的原因,弄清它的来龙去脉,当读书变成一种对话,学习就变得“活”起来。在教学 “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时,我对学生阅读教材进行细致的指导。本课中,乘法的简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所以老师在教学中会通过大量的练习来促进学生的掌握,我在教学本环节时没有把教会学生简写作为唯一的目标,还把的目标设定为: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我先让学生阅读书上有关简写方法的那段文字,等他们都举手示意读懂后,出示“想想做做1”,让他们尝试完成,接着,全班核对,让孩子们开展对话,在相互质疑、纠错中,他们的理解渐渐变得清晰,这时,我再次要求阅读教材,他们豁然开朗。
2.与他人的“对话”
与他人对话包括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有了前置作业的铺垫,学生个个有备而来,课堂上,教师要创设对话情境,大胆的把对话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对话中激发思维的火花,生生对话,既可使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也可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学会从他人身上发现闪光点,修正自身。老师需要做的就是积极的旁观,积极地看、积极地听。在出现不和谐现象时,进行调整;在学生思维还未达到应有高度就停滞不前时,通过师生对话给予点拨提升,把学生思维引向更深处;在积极旁听中了解学生遇到的各种困难,思考下一步教学的策略。在这样的课堂中,师生互教互学,形成学习共同体,达到共享、共识、共进。
3.同自身的“对话”
同自身“对话”即学会“反思”,善于反思的人,能及时地把经历提升为经验,是知识内化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与自身对话,逐步培养学生反思的意识。自身对话可以是与自身所学知识的对话,还可以是与学习过程、学习习惯、学习情感等方面的对话。比如:老师可这样引导学生,我产生的问题是什么?我的新发现是什么?在学习过程中,我开始有怎样的困惑,后来怎么解决的?我觉得自己这节课表现怎样……当学生在教师教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会扪心自问,学会修正自我,他就拥有了一份终身受益的宝贵财富。
总之,新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要成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教师应心中有学生,努力创建和谐的“对话场”,引领学生尽情对话,畅游在新课程那翠色欲滴的绿洲,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琴弦弹奏出创新的音符,让学生的心灵谱写出动人的华章。
参考文献:
[1]赵国忠.《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课堂教学新变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4,第一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