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合作视野下的高校心理辅导模式探索

2018-01-18黄维锋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合作高校

黄维锋

摘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遵循“学校—学院—学生”三级网络工作模式,但在实践中这一模式过于简化。研究在总结高校心理工作实践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系统理论探索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实际结构。结果表明,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处在生态系统中,“小—中—外—宏”四个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构成了一个富有层次的高校心理咨询生态系统,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小系统和中系统基于功能性分工的协同合作。

关键词:生态系统理论;高校;心理咨詢;合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1-0113-02

一、生态视野下高校心理辅导系统的层次性及相互作用

高校心理咨询同样处在这样的小—中—外—宏系统中,这四个系统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和作用,构成了一个富有层次性的高校心理咨询生态系统。

首先,在高校心理咨询生态环境中,小系统与中系统相互作用。高校心理咨询师与前来寻求帮助的个案学生位于模式的中央,工作重点除协助学生改变之外,也重视与学生有直接关联和影响的生态系统进行调整和改变。这个系统主要在学校心理咨询室内完成,但咨询师的服务对象又不仅限于接受咨询的学生,还包括学生辅导员、学生的同伴、驻校值班心理医生、学生家长等,后者所在的系统属于中系统,主要向小系统提供支援和咨询室外的辅导和帮助。反之,小系统也会对中系统产生重要影响,如一个学生在心理中心咨询,势必会加大辅导员对其关注及联系,家庭成员也可能因此而忧心忡忡。

其次,在高校心理咨询生态环境中,小系统也会受到与之互动的外系统和宏系统的重大影响。从宏系统上看,国家在《教育部 卫生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2005)中曾经提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部门和高校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需的工作经费和条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这意味着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高校心理中心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咨询服务,也因此成为社会公共机构重要职能的一部分,使学生可以及时得到所需的心理资询和服务。从外系统上看,舆论对于心理咨询的接受度和价值观会通过媒体等途径传播开来,这会影响小系统中的学生对自身困扰的看法和对心理咨询的接纳程度,从而影响自发寻求帮助的行为。

二、高校心理辅导的系统模型构建

基于高校心理咨询系统的层次性,我们在定义系统要素的时候,需要同时考虑每个系统要素所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咨询师与学生构成基本的咨询小系统,并通过与中系统中各个单位的个人之间构成相互关系,来实现小系统的目标。每一个中系统,都担负着一定的功能。

(一)心理中心的主要功能是建立个案管理和分工合作机制

作为中系统中的主要一环,心理中心一方面要对咨询个案学生的动态进行管理和跟踪,另一方面要针对个案的实际情况与系统中的其他要素实现分工,并达成有效合作。

(二)学院的主要功能是运用校内辅导资源

对于个案学生来说,学院是开展专业学习和校园生活的主要阵地。学院强大的软硬件设备和校友、企业联系,为个案学生提供多种资源,而学院辅导员作为个案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主要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奖助学金评选、党建工作、寝室文明建设、班团骨干建设、谈心谈话等一系列的培养职责,小系统中的咨询师通过和学院辅导员联系,能够获得很多关于个案学生日常表现的信息,也能够从学院的角度提供帮扶对策,促进个案学生在咨询室外的改变。

(三)班级的主要功能是追踪个案资讯

个案学生在教室中学习,班级是学生最直接的影响源之一,班级特色文化存在着无形的塑造和教育力量。个案学生在校内的主要人际活动之一就是跟班级同学的交往,因此,咨询师可以通过个案学生的寝室同学、班委、班内好朋友等追踪个案发展的资讯和动态。而个案的人际交往现状很多时候又是咨询师在咨询室中与个案学生工作的重要素材。

(四)家庭的主要功能是为个案提供系统支持

家庭成长环境对个案的身心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有时候会发现,仅仅对个案学生开展工作效果并不大,学校咨询师必要时需要联系家长,引起他们对个案发展的重视,让他们产生共识,愿意参与到整个历程中来,为个案提供家庭方面的支持。这种支持对个案的发展方向有着良好的预测作用。

(五)医院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校外专业资源

有些个案的困扰依靠单纯的咨询过程无法解决,需要结合医院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咨询师通过让学生去当地医院的精神卫生门诊,或者由精神科大夫到学校心理中心坐诊,为学生提供专业心理诊断和治疗服务。这种专业性的支持,对心理咨询师和个案学生组成的小系统的改变是非常必要的。

相比于中系统,外系统和宏系统对于咨询室内小系统的直接影响力相对较小,更多是在价值层面、需求和分配层面影响中系统内各要素。因此,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基本追求应是超越小系统的限制,或者说是在中系统范围内与小系统协同工作。根据这一思路,高校心理咨询生态系统的整体工作内涵可以如下图所示。

总的说来,咨询师和个案构成的小系统和学院、班级、家庭与医院构成的中系统的合作是一种基于功能性分工的合作方式,其中既有校内的沟通互补(如辅导员的资源提供、学生的资讯交换),又有校外的系统支持(如家庭的关心配合、医院的治疗服务),其合作成效与咨询师的专业素养、学院的合作共赢能力、校外系统的支持力度、父母的觉悟和协助等都有重要关系。

三、高校心理咨询生态系统模型对心理服务者的启迪

(一)重视高校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提高

高校心理咨询生态系统模型对于高校心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心理咨询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成长和生存环境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善于从人与环境互动的角度去寻找学生行为的深层原因,除了提高自身心理咨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之外,还能充分发展自己的合作性,利用系统环境对学生进行干预。endprint

(二)重視与校内其他部门的合作

保持心理中心与学院和其他部门的互动,积极整合资源,除了争取学生所在学院的关注和配合之外,还可以通过与就业中心合作,开发学生就业资本;与教务处合作,提高学生学习动机;联合保卫处,一旦危机发生,能够迅速联动。

(三)重视家长和社会力量的参与

家长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和观念,社会舆论和社会组织对于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参与,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通过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个人心理健康成长,通过社会不断破除对心理问题的刻板印象,共同营造重视心理健康的家庭和社会氛围,促进学生离开咨询系统以后的心理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本研究主要探索并构建了高校心理咨询系统模型,这一模型在现有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基础上向前更进一步,将现有模式与生态学观点结合,关注并描述了人与环境互动中各个系统的相互作用。未来研究中如能进一步探索高校咨询师如何与学院、校内职能部门、精神科医生、家长等达成有效合作的具体方案,并通过质性和量化研究检视其有效性,将进一步增加我们对高校心理服务工作全貌的理解。希望这一研究结果能够有助于拓展高校助人和育人工作的思路,增进高校一线工作者的工作胜任感。

Abstract: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llow the "School-college- student"three-level model,which is still too simple to follow in practice. On the basis of the practice of psycholog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research explores the actual structure of university counseling service. The result shows that university counseling service has been in the ecological system,and the micro-meso-exo-macro systems interrelate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forming rich levels of university counseling ecosystem.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this system is the co-work of microsystem and mesosystem which is under the func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Key words:theory of ecological system;university;counseling service;co-work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理论合作高校
关注学生个性实施因材施教
小学教育内容设计及其教育策略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