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故事织就的谜语

2018-01-18吴秉杰

书城 2018年1期
关键词:谜语寓言小说

吴秉杰

文学发展到当今时代,小说的创作越来越难了,太多的故事已被重复书写,附托情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有经验的人看了开头部分,或至矛盾高潮部分便能知道故事走向、追求和结尾。好看小说并不难写,有故事吸引力的作品不求高标亦可能随手拈来,但真正的创作,信息时代拥有创新意义的作品则日益少见。那种谜一样的作品,拥有人文精神、拥有张力而直到终点;多种猜测展开,故事中有多少关切,多少疑问,多少寻根溯源的探求,才回到谜语和谜底;中外文学史上由此而吸引人阅读的优秀作品也并不多见,但“谜”的追求则是具有普遍性的。我想,这便是赵本夫的小说新作《天漏邑》留给人的阅读体会,它的艺术创新、特色和奉献。

要简单地概括赵本夫的新作《天漏邑》这一以地名为背景展开的小说有相当的难度。“原罪”说有宗教和宿命的意味。而小说中写到僻处深山的天漏村人时遭雷劈,村庄不仅是与世隔绝的桃花源,又是历史上流放、发配囚徒之地,便与原罪说相呼应,可以视为是一种文学象征手法。《天漏邑》传递出了历史遥远的回声,这儿曾发生了一场舒鸠国被灭的战争,人喊马嘶,千军万马厮杀的声音,是一种超时空的记忆,都可以理解为文学的意象。文学意象要求读者有主观的叠加和想象的展开。原罪说是模糊不清的,天漏邑地处深山,与世隔绝倒是清晰可见。随后发生的战争和杀戮,不仅是原罪,还是暗示。历史上发生的战争和杀戮,以及小说随后写到的现实中的战争和杀戮当然不能简单化地都归之于人类的“原罪”,但可以理解它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性、历史的必经阶段。宗教概念和文学在转折的意义,谜面和谜底在抽象的意义上建立起了一种联系。真正深刻的长篇,总要有一些可供抽象深入的部分。而我们的抽象能力也有限,这是它的难度。

《天漏邑》也被说成是一部寓言小说。优秀的文学作品中都有“寓言”(思想警示)的成分,相信本夫创作中也有这个意思。但寓言仍远不能表达这一作品的丰富性,它所包含的历史精神、人性内涵和生活内容。小说是以具体立足、具象感人的,《天漏邑》的故事已深深地楔入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如果说前两者还容易以寓言的方式来概括,那么,人与人的关系的描写则势必要远远地逸出寓言的范畴。本夫作品的特点是,它写“情”写到了“痴”的程度。宋源、千张子和女县长檀黛云三者之间的关系,包含着强烈、矛盾而又深沉的感情,显然难以用寓言来概括。而不同性格的人物,如宋源表面的凶狠、冷漠、鬼脸黑煞形象,和千张子的追随、女里女气及心细如发,还有七女、祢五常、汪鱼儿等人物不同的人生、情感、命运走向,都突破了寓言。与其说是“寓言”——那是给出结论的;不如说是“谜语”,不仅可以不同立场测度,或许还不止唯一的谜底。

在我看来,赵本夫的小说可以说是一部辉煌的和出乎意料的书。职业习惯总使我要预测小说的品质内容,而优秀的创作则告诉你它所提供的故事总要比你想象的丰沛而又奇特。追求巨大的概括力或许还不足以让我惊讶,它只是叩开了大门,让你有自由想象的空间。譬如中国文化中历来便有观天象而联系人事的传统,而雷劈则传递出了某种“天意”;譬如天漏邑小国寡民、简朴少欲的生活,有着三千年的历史,其生存之道是什么?可能也隐隐含有某种历史的秘密、文化和人性的弱点。但这还不是小说最辉煌的主体部分,主体是小说所表达的历史的脚步,沉重而有力。它延续到了当代历史,延续到了中国历史中最重要、最壮烈而又辉煌的抗日战争,意义便大不一般。我认为,就以抗战题材而言,它也是出类拔萃的。

单纯的先锋理念和形式创新已不能唤起读者的新鲜感和刺激起人的情感,价值的传承与体现要通过情感发展与积累获得新的实现。《天漏邑》中写到的抗战是小说中最激动人心和最重要的部分,决定历史起向的岔路口,它也考验着作家的历史思维和艺术才华。天漏邑这一闭塞的山区、化外之地,由此和外部世界建立起了联系。而我们也逐渐进入了小说的精彩阅读。

《天漏邑》中写到战争的残酷性和惨烈程度毋庸置疑。生与死的考验,民众的组织与前赴后继,屠杀与报复、清剿与反抗,敌后游击战与天漏邑这样看似与世隔绝的地区的那一段战争史呈现了出来。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宋源与千张子是两个不同性格的英雄。宋源脸上有着遭雷劈的胎记,黑斑或黑痣,似乎是天谴或天遣英雄,让敌寇闻风丧胆。千张子则细心周到,女里女气,有着怪癖,同样是杀敌的神枪手。两人性格迥异,但都是天漏邑的产儿,孤胆英雄,不仅有传奇性,因奇而传,天漏邑看来也给了人物血肉与筋骨。

本夫在创作这部小说时,经十年酝酿,收集人物素材,到完成独特构思,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其中,被敌人逮捕、残酷折磨及英勇牺牲的檀县长,其原型就是作者的五舅妈。可见,即使是天、地、人一体的宏大构思,连接寓言的创作,也离不开生活的积累和性格的创造。形式主义追求在小说创新中之所以缺乏艺术的持久性和感染力,并不是因为形式主义小说缺少思想和哲理,而是因为它缺乏合适的故事载体和人物载体。这也是赵本夫新作在艺术创新上给人的启发。

抗日战争小说至今不能让许多读者滿意,也和我们对战争的理解有关。抗战是中华民族史上以弱抗强的典范,理应充满着悲剧精神和英雄主义,而摧枯拉朽的战争只是一种廉价的想象,以强击弱就很难说得上英雄主义。《天漏邑》中有一幕写到了彭城(徐州)的民众替檀县长报仇和面对日寇的报复而不屈不挠,慷慨赴死及视死如归的场面,让人难忘。这也是民心所向,民众的英雄主义。本夫小说对于悲剧精神有着多重的理解和发掘。

檀黛云的被捕是宋源与千张子人生和命运的分界线。是谁出卖了檀黛云县长?这位“叛徒”其时的心理和其后的表现又如何?是小说提供的又一悬疑故事。也是作家要把历史之谜和人物之谜坚持到底的表现。它在价值评判上难倒了读者,也使彭城人民、包括天漏邑、九龙山的民众产生了分歧,然而这也是本夫小说的贡献。鲁迅先生曾在《这个与那个》中感慨:“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抚哭叛徒的吊客……”(其实是有的,如戏曲《四郎探母》)本夫似乎也预见到了这种必然会出现的争议,他在书的封页上便写下了,“我们的世界大得足以容纳许多真理”。引用了茨威格《异端权利》中的话。其实以想象为发端的小说故事,是最有权利走向异端的。endprint

上面已说到,本夫的这部奇书,虽然是一种天漏邑虚拟的历史(还有待考察)和实有的战争的结合,但它仍是把“情”写到了极端的程度。这不仅指的是感情强度,更是指的是感情的持久性。前者,生活中常见,也易于达到;而后者则不易始终保持。所谓“痴”便缘于此。男女情,师生情,朋友情,乡里情,在“天漏邑”这部谜一样的小说中都贯串始终,反映了价值指向和价值追求。宋源、千张子和檀黛云之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男女之情,或含有对于美丽与文化、气质与知识的崇敬。七女与宋源之间的男女关系和与千张子的一夜情,也是不求回报的,且充满信任与关怀。把功利主义置于一旁的,还有祢五常与汪鱼儿,以及罗玄、柁嘉、乔惠等学生之间的师生情、同学情。小说最后主人公宋源的失踪与转变,似也受了“情”的困扰和影响。这些和故事、人物、谜语发展联系紧密的感情,都可以用“脱俗”来代表。情到极端,便要脱离其表象,从深处找原因,其中也不乏民族生存与发展,凝聚与繁衍的大道理。写大道理的书通常都不好看,但没有大道理的小说,则不可能成为一部大书。

讲了《天漏邑》的成就与贡献,现在就该说到其不足之处了。创新总会带来缺点和问题。《天漏邑》结构上分为两大板块:历史部分与现实部分。历史部分是通过祢五常及其研究生弟子组成的一支大学考古队,满怀热情地进行田野调查,探寻天漏邑古国或古村落的秘密,他们的生存之道、九龙山洞窟中的竹简文书记载而展开。现实部分则是描写了抗日战争,直至新中国成立,并继续延伸下去。历史终不能完全复原,被作者完全改写的“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新“桃花源”在神秘、原始的面纱下若隐若现,天漏邑的人们,包括宋源、千张子、七女等仿佛都带有天漏村的遗传密码。然而这两部分能否真正天衣无缝地融洽,构成新作,是一个问题。

《天漏邑》的考古部分和现实部分本身都能独立成篇。祢五常、罗玄、汪鱼儿等师生的性格、心理、感情追求,遇到的磨难及对历史真相的探寻,也构成了有吸引力的阅读。而这两部分的人物与故事完全没有交叉的内容——对于祢五常及其男女弟子而言,似乎是同时面对的遥远的历史和当代的历史——在精神上则是若即若离。我想起了同样融入历史想象和历史考察的另两部作品,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贾平凹的《高老庄》,自然本夫的这部新作较之这两部小说写得更好也更充实。基原因就在于《天漏邑》的谜语结构。小说的结构问题,反映小说的思想问题,两部分独立成篇,难以完全整合,意味着作家的创作遇到了困难。但作品的精神追求则是始终如一的。

《天漏邑》的故事回荡虬结,笔势劲敛顽强,好看而又出乎意料,得益于它所提供的谜语。这部新作的出现和创新还可以认为是对于乡土文学的新贡献。本夫是一位典型的、一贯的乡土作家,但乡土作家、乡土文学的含义到他那儿便已发生了质的变异。传统乡土都写我们熟知的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農民的精神属性和苦难;而本夫笔下的家乡,从“天下无贼”到《无土中国》,则已大大地扩大了乡土的属性和范围。它把历史、哲学、寓言、神秘性都结合到了乡土中,留给人无穷遐想的空间。疾恶如仇、英勇杀敌的宋源为何最后几乎成了一个和平主义者,或许是《天漏邑》留给我们的最后一个谜语。

本夫寄这部小说给我的时候,我曾问他新作写的是什么(其时我未读、也未想到会写篇文章)?本夫告诉我:说不清。但你看后大概是不会失望的。果然如此。《天漏邑》不仅好看,吸引人,让人广泛猜测,联想很多;有些地方还想不通。但小说似没必要都处处通透,都想通就乏味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谜语寓言小说
How to read a novel 如何阅读小说
时装寓言
倾斜(小说)
识字谜语
《伊索寓言》是谁写的?
谜语
文学小说
谜语两则
谜语两则
不在小说中陷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