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解决情境理论的雾霾传播行为研究

2018-01-18郑婷

今传媒 2017年12期
关键词:雾霾

郑婷?

摘 要:根据问题解决情境理论,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采用方便抽样方法,调查56名在校大学生。调查发现大学生对雾霾的问题认知、涉入认知、受限认识等会影响该群体了解雾霾问题的动机,这一动机又将诱发大学生主动寻求雾霾信息,产生相关的信息传播行为。

关键词:问题解决情境理论;雾霾;传播行为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0-0080-02

一、引 言

近年来,雾霾不断肆虐,媒體对雾霾议题的报道增多,公众对健康问题关注度提升,雾霾问题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更是公众普遍关心的气候传播议题之一。其中,气候传播指将气候变化及相关议题的科学知识转化为大众理解的知识,并对影响公众态度和行为的传播活动。[1]

当前,对气候传播的研究主要集中与框架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等,而对认识雾霾的动机及雾霾信息传播研究比较少。所以,本文以问题解决情境理论为依据,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大学生对雾霾的问题认识、获取动机是否会影响其寻求雾霾信息行为。

二、文献回顾与理论依据: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生群体对雾霾问题的认知情况,及其认知是否会对寻求雾霾信息产生影响。相较与传统的传播行为研究,当研究对象被限定讨论某一固定群体时,只是单纯将人口变量作为考察指标,忽略该群体的心理因素,而心理因素更有可能使其行为变化。因此,本文以问题解决情境理论为依据来探讨大学生对雾霾的传播行为。

1966年,詹姆斯·格鲁尼格首次提出公众情境理论。该理论主要受到认知科学、生态心理学的影响。情境理论认为个体与环境有关,相互影响构成一个动态的系统,该系统受到个体、个体心理活动以及环境的影响[2]。

格鲁尼格提出:公众将根据公众如何认识其所处的情境,来决定自身对组织采取何种行为。[3]公众所处的情境是由于组织的某些行为或某些自身公众所带来的影响而形成的。比如环境污染、雾霾问题等等。

公众情境理论有三个自变量,用三个自变量来解释公众对某一问题的信息寻求与信息处理行为。三个自变量为:问题认识、涉入认识、受限认识。

问题认识是指公众在多大程度上,认为该事件已经形成问题。涉入认识是指公众在面对某一问题时,认为自身与问题之间的关联度。受限认识是指个体认为自身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时,受到的限制与阻碍,当个体意识解决问题的限制越大,实际的解决行为就会受阻。

现实环境变化,理论验证发展,公众情境理论的不足出现,2011年,美国传播学者金姆与詹姆斯·格鲁尼格对该理论进行修正,提出问题解决情境理论。[4]该理论被运用于公共关系领域、与公众议题相关的传播行为中,如政治传播、气候传播等。问题解决情境理论将参考标准、情境动机引入。其中,参考标准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时自己所具有的经验以及主观判断。参考标准来源于自身知识、能力的认知,参考标准形成于解决问题的开始阶段。问题解决情境理论将传播行为:信息获取、信息选择、信息交流。

三、研究假设与结果分析

研究者根据问题解决情境理论设计调查问卷,将问题认识、涉入认识、受限认识、参考标准四个变量作为自变量来解释大学生的雾霾传播行为。旨在探讨大学生对雾霾的问题认知、情境动机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大学生对雾霾解决的情境动机与实际的传播行为(信息防御、信息接纳、信息转发、信息分享、信息搜寻、信息参与)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

1.研究假设

根据问题解决情境理论,当个体意识到事件成为问题,感知到问题与自己关联度高,获取该问题的信息难度低,受到的限制小,自身对问题的认识全,积累信息丰富,寻求与问题相关信息时会倾向于主动。这表明问题认识、涉入认识、参考标准与情境动机存在正相关关系,个体感知对问题的受限认知越低其解决问题的动机就越强烈,这表明受限认知与情境动机存在负向相关性。

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假设主要有:

大学生对雾霾的问题认识与情境动机有相关关系。

大学生对雾霾的涉入认识与情境动机有相关关系

大学生对雾霾的受限认识与情境动机有相关关系

大学生对雾霾的涉入认识与信息获取存在相关关系

2.研究结果

本文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通过问卷星软件在线发放调查问卷,调查某高校在校学生,回收有效问卷56份,研究对象学历主要为硕士在读,本科在读。

问卷题项根据以往文献进行设计采用七级量表。首先,对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

根据要求系数大于等于0.9时说明量表的信度较好;当系数在0.8——0.9之间时,说明量表可以接受。由表一可知,本研究中问卷的Cronbach Alpha系数为0.800是可以接受的,说明可以进行假设检验。

假设1验证的是大学生对雾霾的问题认识与情境动机之间有相关关系,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检验,得出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格可知,问题认识与情境动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24,p值为0.363>0.05,说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问题认识与情境动机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否定研究假设1。说明,大学生虽然认识到雾霾是个问题,但不会产生与认识雾霾问题的传播行为。

假设2验证的是大学生对雾霾的涉入认知与情境动机有相关关系,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检验,得出结果如表3所示:

根据表格可知,涉入认识与情境动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54,p值为0.007<0.05,说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涉入认识与情境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假设2成立。说明当大学生意识雾霾问题与自身相关时,就会想去了解与雾霾相关的信息。

假设3验证的是大学生对雾霾的受限认识与情境动机有相关关系,将数据输入spss软件,进行检验,得出结果如表4所示:endprint

根据表格可知,受限认识与情境动机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96,p值为0.003<0.05,说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受限认识与情境动机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假设3成立。说明大学生受到外界干扰与既有知识水平情况会影响其了解雾霾信息的行为动机。

根据表格可知,涉入认识与信息获取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49,p值为0.000<0.05,说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涉入认识与信息获取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假设4成立。说明大学生意识到雾霾问题与自身相关时会去了解雾霾信息,并会主动与他人就雾霾展开讨论也会广泛的搜寻与雾霾相关的信息。

四、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提出4个研究假设,根据数据分析,其中研究假设1被否定,其他研究假设成立。研究证明:大学生虽然意识到雾霾问题,但了解雾霾动机比较弱,只有当大学生意识到雾霾问题与自身相关时才会去了解雾霾信息。

本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据研究对象反馈,采用问卷星线上搜集形式存在题项过长,填写项采用滑动条,不易操作。同时,根据描述性统计发现调查对象的性别比例与学历分布集中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希望在接下来研究中加以改进,并将人口变量等因素考虑进去。研究缺乏比较鲜明的创新点,这也是本研究的问题,研究后续会继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郑保卫,李玉洁.论新闻媒体在气候传播中的角色定位及策略方法——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报道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0,(11):33-36.

[2] Kim.j.N.,Ni,L.,&Sha,B-L.Breaking down the stakeholder environment; explicating approaches to the segmentation of publics for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J] Journalism& Mass Communiication Quarterly, 2008:85,751-768.

[3] 賴泽栋.问题解决情境理论:公众情境理论的新进展[J].国际新闻界,2014,36(02):164-176.

[4] 李莹,林功成,陈霓.性健康信息在农民工群体的传播研究——以问题解决情境理论为基础[J].人口与发展,2016,22(02):82-90.

[责任编辑:思涵]endprint

猜你喜欢

雾霾
抱团取暖
新德里雾霾
首尔紧锣密鼓备战“雾霾季”
雾霾自古就有
利空雾霾减散 创业板行情崛起
“仙境”
扫清“霾”伏
有些日子没被某编毒舌插刀了,雾霾都散了!
雾霾经济账
雾霾里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