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内蒙古新闻媒体对国家认同的构建
2018-01-18邢渊渊
邢渊渊?
摘 要:内蒙古是蒙古族聚居地,构建国家认同一直是内蒙古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宏观层面,内蒙古传媒以融媒体为发展方向,但其融合性程度较低,特色还未形成。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内蒙古传媒以构建政治认同为重点,议题范围还需进一步扩大。最后从新闻叙事来看,庄重严肃的叙事风格较为明显,故事化、细节化等表现手法较少,还需提升传播技巧。
关键词:内蒙古;新闻媒体;国家认同;构建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12-0064-02
关于国家认同的定义,学界尚未统一认识,差异主要在于对认同范围的界定和分类,有学者指出“国家认同是诸多群体认同的一种形式,完整的表达应为民族国家认同,兼备‘认同感和‘认同行为双重内涵”[1]。也有学者从两方面阐述国家认同:一是指公民對领土、主权、人口于一体的国家共同体的认可,是归属性国家认同;二是指公民对国家政权系统的认同,可称之为赞同性认同[2]。更有学者认为“政治认同、民族认同、地域认同、文化认同、制度认同、实质上都是国家认同”[3]。虽然这些定义各有侧重,但它们直指认同的广泛及复杂确是一致的,建立国家认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传媒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内蒙古是蒙古族聚居地,构建受众的国家认同是内蒙古传媒的重要职责。本课题组对蒙古族传媒使用和国家认同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221份问卷,本文将结合调查结果,梳理内蒙古传媒在构建国家认同方面的成绩与问题。
一、宏观格局:以融媒体为方向给构建国家认同提供保障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年来,传媒产业发展迅速,截至2016年末,内蒙古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2%,自治区和盟市两级出版报纸29601.8万份。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内蒙古日报社致力于打造“中央厨房”和建设“两微一端”,将“先网(屏)后报”和“策采编发”作为重构采编流程的重点,已经形成了13种媒介,34个媒体(机构)以及30多个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媒体矩阵。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将建设五网、五端、三微等移动互联网发布终端作为着力点,与传统媒体形成“多屏互动、多媒互动、立体传播”的新体系。一些盟市媒体也以融媒体为发展方向,例如今年适逢《锡林郭勒日报》创刊70周年,该社举行了锡林郭勒日报社融媒体指挥中心——《中央厨房》暨《锡林河》新闻客户端上线运行启动仪式。这些规划兼顾了蒙汉双语媒体的发展,在体现民族特色的同时,也为传媒构建国家认同提供了宏观保障。
但传统媒体依然是构建国家认同的主要阵地,新媒体特色还未形成,影响力有限,媒体的融合性、市场化程度较低。截至2017年10月,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日报,北方新报等新浪微博发文量在1.8万到4.6万条之间,转发、点赞、评论数均不足百次。在新媒体平台上,传媒依然保有传统的单向式传播方式,没有发挥出新媒体的互动性这一基本优势,用户缺乏参与热情。纵横新闻和大草原新闻两个客户端,在安卓系统的下载量均不超过1万。除此之外,一些收视率较高的新闻节目,例如《新闻天天看》微博发文8千余条,0转发,4次评论,9个赞(截至2017年10月26日),亦未能和新媒体很好结合。公信力、新闻价值、和互动反馈都是传统媒体在走融媒体之路时需要重视的基本问题。根据本课题组调查,受众对传媒的信任程度和对国家的认同程度是正向相关的,这提示了传媒应继续提升公信力,同时对新闻价值的判断需要结合受众心理需求,走融媒体之路,是在拉进受众和传统媒体之间的距离,所以传统媒体从观念到技术都需要进一步调整。以大草原新闻客户端为例,用户反馈石沉大海,制约了客户端影响力的提升。
二、中观呈现:新闻报道中的国家认同
通过新闻报道反映国家面貌,是传媒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方式,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中解释了新闻报道的作用,他认为报纸从两个层面塑造了共同体:一是加强了对共同体的“同时性”认知——此时此刻这个共同体内发生了多少事情,我们都是“知道”的;二是作为印刷术的产物,报纸在数量上的庞大保证了共同体内部的人可以同时消费——一个人在看报纸时,他会发现或意识到还有无数人和他干着一样的事情。新闻提供了受众观察社会的脚本,教养理论认为传媒“教导了共同的世界观、共同的角色和共同的价值观”[4],正面宣传在培养受众的国家认同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据本课题组调查,蒙古族民众的国家认同程度较高,被访者中超过六成的人会关注国家最新动态,为中国感到自豪。
本文随机抽选2017年1月至8月《内蒙古日报》24个头版共计141篇新闻作为分析对象,统计发现正面宣传、成就报道是主流,文化新闻占6%,社会民生新闻占2%,其余为政治、经济建设类新闻。报道中的主体多是政府和领导人,党建工作、政策落实、经济建设成就是主要内容。由此可见《内蒙古日报》在构建国家认同过程中更多的呈现了政治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较少。在另一份都市报《北方新报》中,头版为要闻导读,时政新闻、经济建设成就依然是重点,其它版面以民生新闻为主,关注社会热点话题,文化、体育、娱乐等新闻皆有展现,专设有草原往事版面,但总体上民族地区特色体现不明显。为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内蒙古日报》和《北方新报》策划了系列成就报道,8月7日至11日,《内蒙古日报》的成就报道数量达到高峰,8月8日共刊出84版,8个特刊版,18个70周年珍藏版,从31版至84版是“壮美内蒙古,亮丽风景线”。在这些成就报道中,政治认同依然是构建重点,经济建设成就展现较为充分,对于草原保护、教育、食品安全、文化发展等方面有所涉及,但数量较少。《北方新报》的成就报道亦有雷同,其中以“我是建设者”为题面向社会征文,以读者的视角展现社会各领域建设成就,较有特色。
所以内蒙古新闻媒体构建国家认同的重点在政治认同领域,议题范围还需要进一步扩大。据本课题组调查,关注社会新闻的被访者是最多的,六成的被访者会首先选择汉语新闻,但是他们对涉及内蒙古或蒙古族的新闻满意度不高,平均分2.91(满分5分),在询问原因时,传媒新闻报道内容较为单一、宣传色彩较重、缺少深度报道、没有考虑到蒙古族的兴趣等原因较常被提及。所以传媒设置议题应考虑:一是要将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更好的结合,草原文明与农耕文明不同,传媒单方面决定议程会影响传播效果的实现,强调国家认同的同时要体现出民族特色。二是要将国家认同和公民身份认同更好的结合,根据本课题组调查,个体对国家认同的程度和个体被社会认同的程度是相关联的,学历较高、占有较多社会资源的人,其国家认同程度就较高。在民族地区,经济利益和社会公正的实现与民族文化传统的保护是相辅相成的,个体若产生不被社会认同与尊重的感觉,国家认同程度就会相应降低,所以传媒应注重平衡经济建设、社会公正、民族文化三方面的新闻报道。endprint
三、微观表达:新闻叙事中的国家认同
新闻叙事的核心是事实,围绕事实形成文本,遵循所谓客观性原则。而文学叙事强调情感,对真实性要求不高,可以看出作者的倾向性。但是在成就报道和典型人物报道中,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并不是泾渭分明,读者不难感受到记者饱含情感的笔触,情感与事实相交融,且这类新闻报道偏向于选择宏大叙事作为叙事结构,在尽可能大的时空环境内展现社会进步画面或是人物生活轨迹,提升新闻报道的社会作用和意义,所以叙述必然是概括的、跳跃的。内蒙古传媒的成就报道,多有这个特点。就本文所选样本来看,庄重严肃的叙事风格较为明显,故事化、细节化的表现手法较少,常用数字展现成就,考虑到群体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数字虽然准确但不够清晰,赋予数字画面感将提升受众的阅读兴趣。虽然网络新闻的“标题党”不可取,但这一现象的存在提示了受众接受心理的变化,求新求异求亲切,媒体保持教育者的身份在传播中可能遇挫,将传统新闻写作平移至新媒体平台也无法适应用户需求,反之传统媒体自身也应考虑吸收新媒体新闻写作的长处,与时俱进。
针对少数民族的新闻报道,正面宣传是必须坚持的原则,但受众同时也会接受到许多社会“风险”信息,所以正面报道不能和“风险”信息没有交集,形成两套不相干的话语。传媒需要考虑少数民族在生活状况、生活环境、历史传统方面遇到的危机。新闻专业主义依然有重新提起的必要。虽然目前来看,发展新闻专业主义似陷入迷途,“在一个价值感残缺而分裂的新闻界,无论是依靠道德勇氣,还是市场空间,新闻专业主义没能培育出它的理想面貌,未能廓清它在中国情境中的内涵和外延,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5]”但是抛开争议,至少部分实现专业主义还是可能的,例如强调平衡叙事,这将有助于传媒提升传播技巧。风险社会中,传媒应在正反观点、专业与非专业观点、精英与平民观点等多重层面重视平衡叙事,避免过于强调“赐恩意识”,保护少数民族利益的同时帮助他们正确评价风险,避免不必要的争议,从而维护传媒公信力,也有助于国家认同的实现。
综上所述,内蒙古新闻媒体在构建国家认同方面着力颇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亦不应忽视,提高媒体融合程度,扩大议题范围,以及改进叙事技巧可以为传媒构建国家认同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王卓君,何华玲.全球化时代的国家认同:危机与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3(9):16.
[2] 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77.
[3] 金太军,姚虎.国家认同:全球化视野下的结构性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4(6):9.
[4] (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著.郭镇之译.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92.
[5] 黄月琴.象征资源“褶皱”与“游牧”的新闻专业主义:一种德勒兹主义的进路[J].国际新闻界,2015(7):62.
[责任编辑:思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