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小学课堂绘本阅读策略研究初探

2018-01-18葛婷婷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32期
关键词:课堂优化阅读策略绘本教学

葛婷婷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低年级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五万字以上。低年级学生因识字量少在阅读中受到限制。绘本作为一种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的阅读材料,顺应了这一阶段儿童的阅读特点。课堂上的绘本阅读能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提升阅读素养。教学过程中,应以优化儿童阅读课堂为宗旨,并基于实践探索提出儿童阅读指导的三步策略,分别从读前激趣、读中细品、读后延伸三个层面进行绘本阅读指导的尝试,帮助学生走进绘本,有效进行课外阅读。

关键词:绘本教学;阅读策略;课堂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1B-0053-03

精美画面和朴拙文字的完美邂逅,成就了“绘本”。 绘本故事画面明丽,主题鲜明,意蕴深远,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培养学生感知美、创造美的品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课堂上的绘本阅读不仅能帮助学生发展语言能力,形成阅读素养,还能帮助其提升思维品质。本文以优化儿童阅读课堂,基于实践探索提出儿童阅读指导的三步策略,以期运用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核心素养。

一、读前激趣

谁抓住了儿童的好奇心,谁就把握住了孩子前行的方向。的确,阅读乐趣是儿童阅读的出发点和内动力,儿童生性好动,对新鲜事物好奇,喜欢游戏,这一切都可以带入阅读,成为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小学生的阅读学习处于依赖积极共情的学习氛围之中,伙伴的启发,老师的引导对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培养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积极的阅读策略往往对于培养阅读兴趣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古德曼认为阅读是建构意义,他甚至说“阅读是预测形式、结构,最重要的是预测意义”。中国海洋大学儿童文学研究生所所长朱自强教授也在《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法》中提出,应该考虑在阅读教学中将“预测”作为一种阅读能力,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的培养。

边猜边读是绘本阅读的重要途径。绘本往往“先声夺人”,或者“故布疑阵”地在封面上呈現关键线索,而这些细节往往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暗示着读者猜想的生发点。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封面后,就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线索猜想故事情节,既能拓宽学生想象空间,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会作者的巧妙构思。当学生对故事发展好奇,对人物命运关切的时候,阅读兴趣就像一只有魔力的小手,挠得人心痒痒的时候,教师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鼓励学生勾画在阅读过程中所遇到不懂的内容,可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问互答来解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就这样,学生自主体会阅读的价值,感受自己在阅读体验中的厚积薄发。而成功的阅读体验促成了学生阅读的持久性,自发自主的阅读从此便有了可能。

与此同时,在分享与交流、提问与解答中,学生打开思路,展开想象,为绘本的理解与感知架设桥梁,为故事情节的感知,故事人物内心世界的探索做好铺垫,为后面的细读与感悟奠定基础,在自由表达中,发散思维,培养阅读能力,提升阅读品质。

二、读中细品

著名的阅读推广人周其星老师曾经说过,“阅读的胜景总是盛开在重读的路上。”的确,绘本的内涵往往会因为学生初读时无暇顾及或者缺乏深思而成为“沧海遗珠”。缓慢而坚实的阅读咀嚼才会生发出无穷的滋味。教师所要做的,就是通过帮助学生细读绘本、感悟内涵,培养学生语言素养,积淀阅读品质,成就阅读经历,为学生阅读天空引来一道智慧的光,从而达到“开渠引流”的效果。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绘本故事的情境中通过看、听、读、演、说等方式走进文本。

通过绘本的阅读,可以让学生喜爱阅读,学会阅读,让学生的心智得以成长。绘本看似浅显易懂,但简单文字背后却蕴藏着丰富的信息。单从字面上推敲是不能发现这些内涵的,这就需要教师指导阅读时,引导学生关注绘本的细节。比如遇到故事情节起伏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观察绘本中人物的穿着、表情甚至是环境的变化,从而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

儿童喜欢听大人声情并茂地讲故事。细读感悟过程中,教师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对绘本内涵的感悟、对人物情感的体会、对发生事件的看法,通过朗读绘声绘色地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在聆听中理解故事,体悟情感,学会朗读,享受阅读。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多样的阅读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减缓阅读疲劳,更能为学生不断地积累阅读体会,使阅读成为儿童自主持续的行为。开火车,叠罗汉,分角色,配乐读,比赛读……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式进行赏读,平长仄短,依字行腔,摇头晃脑,韵味无穷,就这样,在自由愉悦的朗读中培养阅读兴趣。

绘本故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结尾耐人寻味,给人以启示。儿童是天生的表演家,他们言语生动,肢体语言丰富,举止大方。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熟悉角色性格的基础上,可以把自己阅读视角下的故事情节生动演绎出来,在演绎中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走近人物的内心世界,升华绘本的故事内涵。从而获得真实独特的体验,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喜爱,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我们进行“课前三分钟演讲”,介绍绘本、评价绘本,训练口语表达和思考的能力。开设班级读书小组,定期举行好书推介会,分享好书,交流读书体会,鼓励学生表达个性思维。

课外阅读是儿童进一步操练阅读策略并将其内化为个性阅读品质的良好途径。阅读策略的迁移、运用,可以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培养良好的习惯。这一阶段的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阅读绘本的能力,使学生深刻体会文字、图画所表达的信息。学生掌握了绘本阅读的方法,可以举一反三,解决今后阅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取得开渠引流的教学效果。

三、读后延伸

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加工还原绘本,创编属于学生自己的绘本故事。endprint

儿童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着自己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和不拘泥于任何假设的认知方式。英国著名的湖畔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过,“儿童是成人之父。”蒙台梭利也提出:“儿童不是事事依赖我们的呆滞的生命,也不是需要我们填充的空容器。”的确,创造才是儿童的生命力,因为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更精彩,更丰富,更有趣。

这一阶段的教学,教师在学生理解绘本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观察、想象与阅读经验相结合,借助绘本内容的趣味点,引发学生共鸣;针对绘本句式排列的特点,引导学生模仿;依据绘本情节空白点,激发学生想象,指导学生根据故事情境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练说、创编绘本故事,再根据自己的故事制作插圖。在绘本创编的过程中,学生们率真的情感得以激发,表达的欲望被激活,灵动的思维被打开,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他们尽抒童真、童趣,用童言、童语在广阔的创作空间里雕梁画栋,自由表达。

总之,都说童年的记忆是刻在石头上的,而儿童时代的阅读,就是播种,通过阅读播下儿童精神幸福的种子。绘本作为一种阅读媒介,能有效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绘本阅读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更应该在阅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形成良好的语言品质,掌握阅读学习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因此,在绘本教学课堂上,我们努力通过初读、细品、创编三个步骤进行绘本阅读指导的尝试与探索,帮助学生走进绘本,叩开课外阅读的大门。

责任编辑:赵赟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Criterion makes clear that underclass pupils should finish reading over 50000 Chinese characters out of class. However, underclass pupils are plagued by their limited numbers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picture-book, as a kind of reading materials with more pictures and fewer characters is right for childrens reading features. Classroom picture-book reading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ir linguistic ability and form reading literacy. Such stragegies can be employed in the proc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s pre-reading interest sparking, while-reading savoring, and post-reading extens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put their hearts into reading and open the door of reading after class.

Key words: picture-book teaching; reading strategy; class optimization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堂优化阅读策略绘本教学
高中英语课堂中的有效导入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开展郊区初中学校英语课外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的优化
巧用策略,“悦”读绘本
以阅读策略为导向的阅读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培养聋生阅读解题能力
在追问现实困境中寻求优化教学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