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匠人匠心

2018-01-18

上海工运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人民广场技术人员上海

当上海沉入梦乡时

50年后的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工程规模之大,施工作业之难,是上海地铁建设史上罕见的。

若问,此项工程难在哪?第一,人民广场地处上海市中心,人来车往,“地下空间”施工,不啻在上海交通的主动脉上动手术。第二,人民广场四周,商业网点密布,施工要进行,商店不能关门,这又是一个必须化解的矛盾。第三,施工现场,紧靠上海地铁一号线,两者共用一堵地下连续墙,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地铁一号线,乃至二号线运营。第四,人民广场地下管线多如牛毛,搬迁难度大。这些难题和难点,制约了“地下空间”的施工,给人民广场综合改造带来了许多困难。有人形容,广场“地下空间”施工,有点像在上海的心脏地带动刀的意思,这是一场极为艰难的巷战!

如何破解矛盾?建筑工匠们经受着考验。

时间,回到50年前。跑马厅改建为人民广场和人民公园,正是以中国著名造园专家程世抚为主规划和设计的一项工程。要将如此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项目规划好、设计好,绝非易事。程世抚和参加此项工程设计的专家们进行了许多次会诊,一次次勾画草图,一次次构思方案,最后形成了规划图,为两大工程建设定下了基调。50年后的“地下空间”建设,同样折射了中国建设工匠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比如说吧,建设地下车站,必须先行开路,进行地下基坑开挖,待地下车站稍具规模再进行结构封顶,这是开膛破肚式的施工作业方法。这样的施工作业,当然不错,几乎成为了地下工程建设的铁律。但是,人民广场地处闹市中心,地理位置相当独特,如果沿袭开膛破肚的施工作业方法,交通必然受阻,行人必然受阻。不光这样,根据规定,广场附近的九江路、西藏路一带施工,必须在公交车停驶以后进行,也就是说,每天的作业时间只有5个小时。“后门”紧紧的,规定严严的,要在短短12天时间里完成全部地下管线搬迁,这太难了!翻遍上海市政建设史,这是绝无仅有的!

负责这项工程的建设单位是久负盛名的上海市建一公司,为了“工程不断”“交通不断”“行人通行不断”,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了一遍遍现场踏勘,从资料收集,到确立施工方案,再到形成施工计划,直到制定管理纲要,可谓焚膏继晷,耗尽心力,一条条精心策划的建设方案形成了,一项项行之有效的举措出台了。据称,为了配合道路翻交和车站施工,减少对西藏路交通的影响,技术人员夜深了还在潜心研究,他们结合施工方案,会同项目有关人员,耐心、细致地在电脑上进行绘图,以及实地放样、车流分析,终于研究出了“一天法”!

什么是“一天法”?说穿了,也并不复杂,换句话说,也就是“蚂蚁啃骨头”。西藏路施工,长300多米,技术人员按计划将这300多米分成了好几段,每挖一段,就填埋一段,一连数天,天天如此。当时的建设场景是:当上海进入了梦乡,挖掘机、土方机、运输车,以及各种各样的机械设备开赴现场,几百名施工人员一齐动手,迅速将一段路面上的水、电、煤、雨水、电信等管道埋入西藏路的车道下,随后对路面铺设沥青。天,开始蒙蒙亮了,公交头班车驶来了,这里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路畅其流,车畅其流。但是,谁又能知道,这300多米西藏路工程背后的故事呢?

猜你喜欢

人民广场技术人员上海
上海电力大学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上海之巅
上海谛霖邹杰 Hi-Fi是“慢热”的生意,但会越来越好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在人民广场吃炸鸡
◎严彬的诗
马纯栋:维修技术人员应提高诊断仪的利用率
上海──思い出の匂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