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6年琼海市宫颈癌筛查分析报告
2018-01-18吴玉
吴 玉
(琼海市妇幼保健院健康教育科,海南 琼海 571400)
宫颈癌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第二大癌变类型,需要加大宫颈癌的筛查力度,尤其是对于比较落后的农村,更应该认真落实宫颈癌的筛查工作,并提高农村女性对于疾病的认识,提高其疾病预防的意识和知识[1]。为此本院特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2016年琼海市参与宫颈癌筛查的女性共56800人,以本次参与筛查活动的受检者作为本次探究的对象。参与者年龄35~64岁,平均年龄(45.6±5.3)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探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采取常规巴氏涂片法。将患者的宫颈尽可能地暴露出来,将宫颈外口设定为圆的中心点,在宫颈管内部与宫颈外部鳞柱上皮交汇处,通过宫颈细胞刷刷三周至五周,确保宫颈不受到损害而导致出血,进而对检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患者含有过多的白带,首先要利用无菌干棉球轻轻地对粘液擦拭干净,再刷取标本。将刷取的标本涂在干净载玻片上,然后将涂片放入95%酒精中固定至少15分钟。涂片时应顺同一方向轻轻均匀推平,不宜太厚,切忌来回涂抹。将固定的玻片装盒后送检。用于固定涂片的酒精,浓度不应低于90%。对所有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ASCUS及对上述患者的阴道镜与组织进行检查与活检[2]。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处理,(%,n)表示计数资料结果,x2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结果,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统计
经统计,参与筛查者的宫颈细胞脱落主要以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为主,各年份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细胞脱落情况,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数据见表1。
表1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统计结果[n(‰)]
2.2 不同年份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结果
经统计,参与筛查者的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结果以CIN1为主,各年份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细胞脱落情况,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年份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结果 [n(%)]
3 讨 论
目前,乳腺癌是导致女性死亡的首要因素,其次就是宫颈癌,被称为第二大恶性肿瘤。近几年来,人们的健康意识有所提高,广泛开展肿瘤普查工作,结果显示早期宫颈癌的发病率正处于升高的趋势,且患病患者逐渐趋于年轻化,为此,需要加大宫颈癌的筛查力度[3]。本次探究分析结果显示:参与筛查者的宫颈细胞脱落主要以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为主,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的病理诊断结果以CIN1为主,各年份所占比例均高于其他情况,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
针对以上情况,需要进一步改善防癌检查工作的实施,要提高防癌检查相关专业性。首先,基层妇幼保健机制与医疗卫生组织应当开设有关排查两癌专项的科室,与此同时要安排相关妇科专业的工作人员,鼓励相关工作者参与到国家与省级单位所组织的排查两癌的项目培训当中,实时学习新的知识内容与新的科技,增强管理能力、业务素质水平与排查疾症的能力,减少宫颈癌之前所发生病变与漏检机率[4]。其次,需要积极地宣传有关健康教育内容,提高预防广大妇女对疾症的意识。通过不同的媒体渠道方式,来对在农村的排查两癌的项目与政策进行宣传,尤其是那些政府下达的免费服务、免费的排查两癌项目以及相关妇幼保健的知识内容,加大对国家主要卫生服务内容的宣传力度,对妇女防治宫颈癌内容、生殖健康内容、生理卫生内容进行宣传与普及,使妇女们提高个人卫生,降低引发疾症的机率,增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意识,鼓励妇女积极地去排查疾症,督促育龄妇女按时对妇女生殖健康进行检查,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做到对疾症进行及时地防范,发现疾症尽早治疗,进而提高农村妇女的生活健康水平[5]。
综上所述,通过进行宫颈疾病筛查能够及时发现广大农村妇女的患病情况,做到疾病的早发现早治疗,但同时还需要提高疾病知识宣传力度,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1] 窦 岚,井明霞,王小丽,等.新疆宫颈癌筛查项目宣传材料的内容分析:社会营销传播策略的角度[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6):706-710.
[2] 孟 雪,张红杰,杨 楠,等.进城务工女性宫颈癌筛查相关知识及服务利用行为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10):915-918.
[3] 董 丽,胡尚英,张 倩,等.山西省宫颈癌筛查队列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别分布10年动态变化规律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7,38(1):20-25.
[4] 沈芳玲,殷玉明,夏敏娟,等.海宁市宫颈癌筛查高风险人群评估及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23(9):595-599.
[5] 王佳华,吴 正,吴琼水,等.基于光谱成像技术的宫颈癌TBS与细胞DNA定量分析联合筛查方法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7,37(2):545-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