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务实有为 创新发展云南水利亮点纷呈
2018-01-18云南省水利厅
高位推动河长制工作
云南省认真贯彻落实“每条河流要有河长”的要求,结合云南实际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在全国率先提出河湖库渠全覆盖、建立五级河长制和三级督察体系。经过一年实践,有力推动了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
以上率下,高位推动。《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印发后,省委、省政府及时召开全省动员视频会议,对全省推行河长制工作进行动员和安排部署。11月28日,省委书记签发了2017年第1号总河长令,要求全省全面加快河湖长制工作;12月22日,又召开省河湖长制领导小组暨省总河长会议,对云南省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2017年以来,省委书记以全省总河长和抚仙湖湖长的身份带头履行河长责任,两次明察暗访河湖长制工作落实情况;省长以全省副总河长、洱海湖长的身份3次巡查指导洱海保护治理和河湖长制推进工作,为全省各级河湖长作出了榜样,16名省级河湖长巡河已达25人次,有力推动了河湖长制落地见效。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一是把九大高原湖泊和水库、渠道纳入河湖长制,进一步加强执法、维护、监管等工作,实现全省河湖库渠实现全覆盖;二是充分调动和发挥村级组织在河湖库渠日常管理、巡查中的积极作用,增加了村级河长,建立了五级河长制;三是健全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四是全面建立省、州(市)、县(市、区)三级督察体系。
高原湖泊抚仙湖保护治理成效明显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各地在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中,大胆创新,摸索出了许多适合当地情况的新路子。例如大理白族自治州启动全民保护洱海等“七大行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结合民族特色设置河长公示牌;昭通市采取无人机参与河湖监控;昆明、丽江、保山、普洱等州市结合本地实际,设置“企业河长”“民间河长”“学生河长”,提高了公众参与河长制工作的积极性。
经过一年实践,全面推行河长制成效明显,有力推动了云南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据统计,2017年10月全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与去年同期相比,达标率达到68.5%,提高了6.1%。
农田水利改革成效显著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田水利改革和高效节水灌溉工作,出政策、抓重点、补短板、谋创新,不断提升农田水利改革内涵,成效显著。
加快补齐农业节水短板。“十三五”以来,国家作出新增1亿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战略决定,云南省抢抓机制,完成了《云南省“十三五”高效节水灌溉总体方案》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复实施。2016年以来,全省已完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53万亩(1亩=1/15hm2,下同),农业节水短板正加快补齐。“十三五”期间,全省计划投入114亿元,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万亩,到“十三五”末,全省高效节水灌溉率将达到25%。
探索农田水利发展新模式。全面推广陆良、澄江农田水利改革试点经验,探索出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坝区农田水利改革模式。2017年,在推进坝区农田水利改革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山区农田水利改革模式创新,通过推进53个山区“小水网”改革试点,优化山区水资源配置格局,逐步构建山区供水安全保障网络体系,丰富和拓展农田水利改革的内涵和外延。
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农田水利改革项目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转变,农业复种指数平均提高1倍,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11.2亿元。山区“小水网”改革试点区由过去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种植向精准灌溉、精细管理的高附加值农业种植转变。据初步统计,山区“小水网”改革试点区年新增经济作物产值2100多万元。
宾川县润民灌溉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投资建设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首部取水塘坝
全面助推脱贫攻坚。农田水利改革项目的实施,夯实了水利发展基础,助推了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据统计,2017年实施的254个农田水利改革项目实现人均增收1450元,带动了1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当年实现脱贫(其中,山区“小水网”改革试点项目带动2.0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
有效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农田水利改革项目暨高效节水灌溉建设本着保护生态、绿色发展的宗旨,鼓励推广精准灌溉、精准施肥的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基本实现项目区灌溉“少用水、高利用、低排放”,项目区氮、磷、氨氮等主要农业面源污染物减排率20%以上。
水利投融资改革稳步推进
2017年,云南紧紧围绕年度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50亿元目标任务,深入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工作,加快构建“政府主导、两手发力”的水利投融资体制机制,多措并举,助推水网建设再上新台阶。
高位推动部署。2017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省级水利资金落实问题作出系列重要批示指示。2017年8月8日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十三五”期间省级水利建设资金问题,9月1日印发《“十三五”省级水利建设资金协调会议纪要》,明确了云南水利融资相关工作。
强化筹资政策。省政府通过系列政策明确了“十三五”省级水利建设资金投入路径,确定要通过调整支出结构、财政拨付、贷款或债券等多种形式,多渠道解决2017年省级水利建设资金刚性需求。目前,省级投入财政性水利建设资金26.31亿元,比2016年全年落实的省级财政水利资金增加6.62亿元、增幅33.61%。
昆明柴石滩水库
陆良县中坝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程项目区
用水专业合作社成立大会
元谋县群众领取水权证
大理州宾川县高效节水项目田间高喷设施
沾益区来远规模化片区高效节水灌溉项目
发挥平台作用。充分利用省水投公司投融资平台,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将中央和省级财政水利建设资金全部注入省水投公司作为资本金,省级财政足额保证并逐年增加对省水投公司的资本注入。通过“政府授权、公司自营、市场化运作”模式,全省各州(市)、县(市、区)级79家水利投融资平台2017年完成融资99.21亿元,专项用于水网项目建设。
积极推广PPP模式。建立重点水利工程PPP省级项目库。稳步有序推动蒙开个地区水资源配置工程、元谋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等列入财政部PPP试点项目建设。着力加大骨干水源工程、水系连通工程、高效节水灌溉项目PPP模式推广力度。目前全省在建重点水源工程PPP项目达36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水利、缓解地方资金压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深化农业水价改革。深化水价改革是推动水利建设融资工作的内生动力源。2017年以来,成立了厅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云南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17年度实施计划》《云南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办法(试行)》等文件。水价改革有力地增强了水利投融资工作深入推进。
用足用好中央惠农政策。积极利用西部大开发、扶贫攻坚、加大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及时提出符合中央投资方向的重大水源、江河治理、农田水利等一大批项目纳入相关规划,最大化争取中央资金支持。2017年以来,共争取中央财政性资金投入云南省水利建设94.31亿元,有效缓解地方建设资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