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瑞彬从脾虚血瘀论治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经验
2018-01-18季永胜陈祖平张海燕黄周红
季永胜 杨 瑾 李 譞 陈祖平 张海燕 黄周红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 江苏 启东 226200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是指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中发生的消化性溃疡。黄瑞彬主任中医师是启东市中医院的老中医,长期从事脾胃病工作,从脾虚血瘀论治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经验丰富,现将其诊疗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老年人溃疡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者居多,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脘痛或胀满,或吐酸嗳气,或仅表现为黑便,容易合并出血,并转变为胃癌。该病属中医学“胃痛”“痞满”“便血”等范畴。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而老年患者因正气不足,脾胃亏虚,气血生化无权,加之溃疡耗伤气血,其虚更重。《脾胃论》曰:“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诸病之所由生也。”黄师认为老年性溃疡者年过六旬,正气渐衰,天癸将绝,脾胃亏虚,运化失常。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脾胃亏虚,气机不畅,故胃胀,胃痛。脾统血,脾虚则统摄无权,易出血及穿孔。该病以脾虚血瘀为主,气虚推行无权,故血瘀即至。
2 治法特色
黄师提出老年性溃疡病的治疗以补益脾胃,活血散瘀为法。他特别强调血瘀是老年性溃疡最常见的病因,同时伴有脾胃虚弱症状。临床也常表现为神倦乏力,食少纳呆,胃脘胀痛或胀满不适,黑便,舌质淡有瘀斑、苔白或白腻,脉虚弦等等。黄师认为,老年患者脾气虚弱易致血瘀内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自拟生肌愈疡颗粒治疗,方由党参、炙甘草、白芍、熟大黄、三七、白及、乳香、没药、五倍子、象贝母、煅牡蛎、仙鹤草、延胡索组成。其中党参、炙甘草补中益气,健脾助运;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三药合用,气旺血盛,胃膜得养,溃疡易愈。熟大黄、三七寒温互调,共奏化瘀止血之功效,祛瘀而不动血,止血而不留瘀,达到祛瘀生新、营养胃膜、修复溃疡之作用。白及、乳香、没药三药寒温中和,共同起到消肿止痛、活血止血、生肌敛疡的功效。五倍子性寒味酸涩,象贝母性寒味苦,两者共用可化痰散结,消除胃黏膜充血糜烂。煅牡蛎收敛固涩,抗酸愈疡。仙鹤草收敛止血,兼能补中。延胡索行气活血,解痉止痛。此外,方中熟大黄、延胡索、党参等具有杀灭幽门螺旋杆菌的作用。方中大量运用活血行气的药物,也体现了黄师“行气血”的治法。同时结合老年患者特殊的生理特点,加用补益脾气之品,意在提高免疫力,促进溃疡修复。笔者在临床运用生肌愈疡颗粒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疗程4~6周,取得较好的效果。
3 典型病案
胡某,女,68岁。退休。2014年7月15日初诊:患者数年来胃脘部隐痛反复发作,食后明显,偶发胃胀嗳气,无反酸呕吐,无黑便。3月前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窦见约0.4cm×0.3cm溃疡,表面白苔,底部平整,周围黏膜充血水肿。予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及促胃动力药物治疗后效果不显,故来本院门诊治疗。诊见:神疲易倦,形体偏瘦,面色微黄,胃脘胀痛,嗳气频作,无反酸呕吐,纳差,大便稍稀,1~2次/日,舌淡稍紫、苔白,脉沉细。西医诊断:胃溃疡。中医诊断:胃痛。予生肌愈疡颗粒加味。处方:党参20g,炒白芍15g,熟大黄、乳香、没药、象贝母、延胡索、苏梗各10g,煅牡蛎、仙鹤草各30g,炙甘草6g。7剂。二诊:服药后胃脘疼痛减轻,胀闷不适感仍存,无嗳气反酸,大便正常,纳尚可,舌稍紫、苔白,脉沉细。效不更方,原方减牡蛎,加枳壳、白术各10g。依前方加减治疗3个月左右,症状消失。复查胃镜提示: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愈合。
4 结语
老年性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一般为精神刺激、劳累过度、饮食不节、外感六淫等致病因素,引起脾虚、血瘀、阴阳失调所致。患者脾胃多虚,故见疾病反复发作,临床多表现为乏力倦怠,纳差,胃脘隐痛,舌质淡等脾虚之象。《医林改错》云:“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脾虚不能运化气血,日久瘀络而见胃脘胀满不适,或有胃脘刺痛,食后痛甚,舌质有瘀点等血瘀之象。本病患者虚实夹杂,故治疗上多益气活血,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