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针刺手法中的阴阳五行蕴意

2018-01-18姜青松罗建罗才贵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阴阳五行内经阴阳

姜青松罗建罗才贵#

1 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绵阳621000

2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610075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理论体系分为《素问》与《灵枢》两个部分,实际上就是基础理论与治疗方法两部分,先秦时期药物的广泛流通尚存在诸多实际的困难,当然就更显出针灸的重要性,在那个时代,针灸在中医治疗中的作用要比后世大得多。

在这两大部分中,气一元论、天人合一与阴阳五行是贯穿始终的理论核心,可以说也是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古人用以解释自然和人体奥秘最重要的核心理念。顾颉刚先生认为:“汉代人的思想的骨干,是阴阳五行。无论在宗教上,在政治上,在学术上,没有不用这套方式的。”[1]阴阳五行是先秦诸子的公共思想根源,是汉代经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汉人的思想主干,更是理解汉以下儒家哲学思想的前提和基础。庞朴先生对此高度总结为:“阴阳五行是中国文化的骨架。”[2]

临床用药讲究理法方药,针灸治疗讲究理法方穴,仅仅认识到穴位还远远不够,必须要讲究手法,正如有了好的药物,还要讲究炮制以及煎服方法一样,若不能从气一元论的根本上把握针刺手法的含义,不可能把针刺的疗效发挥到最好。《内经》成书于两汉时期,其中的针灸思想当然会受到彼时主流哲学观念的影响,针刺手法就是在当时的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内经》以降,针刺手法逐渐发展,不断丰满,其中当有一条发展的主线,沿着此主线逐渐外延出各种不同的手法来,惜历代针灸著述中并没有将此处点明。我们今天学习《内经》的针灸理论,很有必要把路反过来走,从各种复杂的手法中寻找最简单的元素,继而一直寻找到其思想的根源,这样才能更深刻地认识针刺手法的蕴意。笔者认为,针刺手法与阴阳五行的核心观念关系密切,阴阳五行是理解时间、空间和功能统一性的金钥匙。

1 所有针刺手法都可以还原到提插与捻转两种

针灸治病最讲究操作技术,《灵枢·官能》云“徐而安静,手巧而心审谛者,可使行针艾”,若不能够心灵手巧,熟练掌握针刺方法,即便有下针前一系列析理、辨证、取穴的正确,完全可能因手法问题功亏一篑。故历代针灸医家无不对针刺手法格外强调,清代医家李守先在其著作《针灸易学》中论针灸之难时曾云“难不在穴,在手法耳”,切中肯綮。《灵枢·根结》说:“用针之要,在于知阴与阳。调阴与阳,精神乃光。”指在实施针刺治疗前,要明脏腑经络的阴阳常数,属理论范畴;下针作用要达到纠正不调的效果,为实践要求。针刺效佳的关键在理论和实践的始终贯穿,把调阴阳的观念与调阴阳的手法结合,才不落于玄谈。本文所讨论的大抵为一经一穴范围内的微观调整层面。

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针刺手法主要可以分为提插与捻转两大类。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不同的复式手法,方法繁多、眼花缭乱,治疗的作用也各不相同。透过这些复杂的现象回归到简单的本质,是我们能够执简驭繁的关键。实质上,任何一种针刺手法,都是提插及捻转两类手法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的重新组合,掌握这两种手法的根本蕴意,就可以理解不同手法的作用机制,甚至“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地,自由灵活地,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地变化出新的针刺手法来。

2 提插的蕴义在交通阴阳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之根本在天地之气,天为阳,地为阴,阴阳和合而化生万物,人是阴阳二气最为调和的杰出代表。人的经络功能正常发挥必要通过一定的阴阳组合规则方能体现,《素问·血气形志》中说:“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这是十二经脉的气血常数。阴阳的分布都遵循着“外为阳,内为阴”的法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物质与功能是一体的,阴阳需要各自为政,并且要很好的沟通,不在其位而谋其政的越俎代庖,就是不能守住各自之位,就是阴阳混乱,可称之病态;同样,阴阳不相交通也是病态,若再精细一些,可知在具体的每一经、每一穴中,阴阳之数也有一定的大概比例,有常就有变,此变超出一定的程度,也是病态;针刺治疗,就是和调阴阳的过程。

《内经》中并无“提插”法的概念,但在《灵枢·官能》中有“伸”“推”的方法,言:“泻必用员,切而转之,其气乃行,疾而徐出,邪气乃出,伸而迎之,摇大其穴,气出乃疾。补必用方,外引其皮,令当其门,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必端以正,安以静,坚心无解,欲微以留,气下而疾出之,推其皮,盖其外门,真气乃存。”实际上,伸推就是提插;《难经·七十八难》中说“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3],这里的伸推也是提插;宋代琼瑶真人《针灸神书》中多处讲到“提按”法,是提插手法的另一种表达;直到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才正式提出“提插”一词,并言“治病全在提插”[4],说明了提插法的重要作用。

笔者认为,把气看作人或者信息,理解起来就很方便了。提插手法就是利用针为载体,首先要在针刺“得气”的基础上,沟通气血阴阳,譬如针为船,气血为人,以船载人,从此岸到彼岸,再从彼岸到此岸,频频在两岸间往返载人,这就是阴阳两岸间的沟通途径,这种沟通要保持一个度,不能太过,即提插速度不宜过快,太过则阴阳胶着,气血聚集壅塞,发生“致气”出现局部肿胀,甚至造成“致气则生为痈疡”的情况;同时,也不能不及,即提插速度也不宜太慢,太缓则阴阳两隔,难成既济之势;总是能使阴阳气血隔者能合,疏者能聚,坚者能散,达到阴阳气血“和”的目的,便是提插手法的关键,以中人奔走于矛盾双方之间,居中调和双方矛盾来理解这个问题就会很简单,实为天人一也。《灵枢·五乱》中还有“徐入徐出,谓之导气,补泻无形,谓之同精,是非有余不足也”,此出入也是提插,导气就是交通阴阳,只要这个最基本的手法含义明白了,其后稍复杂些的补泻也就可以理解。

在提插调和阴阳的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出“补泻”作用的呢?《灵枢·官能》说“泻必用员(圆)……补必用方”,是指用泻法是泻邪气,如改正错误,定要当机立断,不可犹豫迁延,若壮士之断腕,不能忍痛割“爱”,怎能迷途知返?然在具体针刺“泻”的过程,一定是先找到问题所在,即针刺必须以“得气”为先,得此邪气之时是突然的,常有猝不及防的突然性,感觉非常强烈,是为“如鱼吞钩饵之沉浮”,抓住不放然后将此邪气缓慢引领出来,太快是不行的,提针过程中会断了针感,如以绳牵物,若速度太快会绳断物脱,笔者体会,这个过程,一定要慢要细,始终把握针下的手感,保持患者的针感,始终保持鱼在钩上的感觉,缓缓从深部领至浅部,效果才会很明显,这是《灵枢·小针解》中所说的“疾而徐则虚者,言疾内而徐出也”,《针灸大成》中称之为“疾入徐出”,《医学入门》中称为“紧按慢提”。补法则不然,补如百年树人,培养一个好习惯,定是要日积月累,不断熏习,缓慢积功才能做到,一曝十寒不足以养成好的习惯,补如不断学习,一定需要外在的知识熏修其内,故需从阳分取气,缓慢到达阴分,到达后急速而出,再次到达阳分,再缓慢到达阴分,多次循环往复,应渴求知识,如饥似渴之象,岂能一蹴而就?犹如对大饥大渴之人,绝不可一次进食过度,过度则壅滞而不称其为补,定要循序渐进,补是小量的逐渐积累,没有很大的耐心与毅力,定不足以完成。笔者体会,在针行提插补法过程中,首先在浅部得气,缓慢将此气引领入深部,针入深部即如推车载物卸入库房,快速提针至浅部如空车返回,不断循环往复,最重要的也是不能失去插的针感,但得正气与得邪气的感觉大相庭径,得正气是缓慢的,逐渐加强的,得气的突然性要小得多;这是《灵枢·小针解》所说的“徐而疾则实者,言徐内而疾出也”,《针灸大成》称为“徐入疾出”,《医学入门》称为“紧提慢按”。这里的方圆是果断与持久的含义,方正更多能体现出原则性,而圆润则更多体现出灵活性,中国人习惯说“外圆内方”就是这个含义,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同样,徐疾和紧慢也不应从力量和速度上理解,而应从态度与意念上理解。在当代针刺手法上,我们常用强刺激为泻,弱刺激为补来界定补泻,实际上有一个如是的思想转变、语言转换过程的。

提插手法经过历代针灸医家的不断丰富,衍生出了很多复式手法,如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留气、青龙摆尾、苍龟探穴等,不过是从最基本处,做了一些适当的调整,加强了某一方面的意而已,并不神秘。

3 捻转的蕴义在平衡五行

捻转类手法大行其道并不在《内经》时代。但《内经》中已经多处提及五行,五行的配属关系是其主要论述的内容,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系统地阐述了五行、五脏、五志、五音、五气、五味的相互对应关系,从《内经》中的五行内容来看,即依赖五行这种思维工具,建立起了天地的外五行系统,与人的内五行系统,一气因所在时空的具体条件不同,化成五种相互制约又相互依赖的五种气,五行代表着一气的不同形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继起,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正常,则表示气的运动在不断转换流变的过程中保持着顺畅的状态,五行关系失常,则意味着不同功能态相互转换中的困难,用五个齿的齿轮啮合,互相传动来具体化这个模型可能是较为恰当的;五五相合,相互传动,共同联接起了天地人的宏观总体结构。

捻转手法,就是通过对针体冠状面上的运动控制,针在每一个相位运动,则运动相应相位之气血,不同相位对应不同的五行属性,看起来是针的捻转,实际上是气血的旋转,针体不断的旋转正如搅拌器一般,意味着气血在一个固定平面上的调和。从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来看,木火土金水相互制约,又相互扶助,构成稳定的动态平衡结构,五行相位需不断地顺畅转换,不顺畅就是病态;只有结构的平衡才能保证功能态的转换正常,如一个圆圈,必须保持其圆满才能顺利地滚动,若有缺口,则在滚动的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困顿,滚动速度越快,则对圆圈的精确度要求越高,这是同样的五行不和程度在不同人身上表现出客观症状与主观感受不同的原因。然而,人与机械有很大的不同,机械的圆圈一经固定,便不可再移动,而人的五行之气则皆由一气化生,可以把一种相位上的气,引导到另一相位上,可以进行转换,针刺得气后进行捻转,就是要将此一层面上的木火土金水五行之气进行转换,所谓调和就是引有余而补不足,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恰似把一个不圆的面团擀为圆饼的过程。

4 提插捻转相合即是阴阳五行相合

阴阳是一定要与五行相结合的,《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说“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5],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可以体现出阴阳五行的道理,如烟囱中冒出的烟,是旋转而出的,上下为阴阳,旋转为五行;再如一处的水流旋转而入地面的孔中形成漩涡,漩涡的方向是固定的,反之,同处之水从漩涡中旋转而出,从水面下向上看,则与旋入的方向相反,旋入代表了阳气入于阴,旋出代表阴气出于阳;《素问·举痛论》中说“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我们同时也应理解为“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只有把两句话合起来理解,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针刺手法中,往往都是提插与捻转共同使用,是符合自然之道的。“直则折,曲则圆”,我们可以观察到,自然界中的出入方式,都是以螺旋的方式进行,这就是古人取法天地,设定提插捻转结合以行针刺的根本依据。我们还可以观察到,大多数人为右侧利手,故所有的标准螺丝钉都是一个方向,符合右手用力特点,旋入是前臂外侧肌群发力,为手三阳经气血支配,而旋出为前臂内侧肌群发力,为手三阴经气血支配;也有少量非标准螺丝钉,是为左利手设计,与标准螺丝方向相反,符合左手用力特点,同样是旋入为外侧肌群发力,旋出为内侧肌群发力。这些现象提示我们,阳气入阴并无特定的顺时针与逆时针区别,正如地球南北半球的漩涡方向大体相反,但会因为各种其他相关因素而发生改变一样,螺丝钉亦然,总是方便用力攻入为阳入阴,方便用力退出为阴出阳,总以方便顺手为合道之大旨,而方向上并不固定,但应有概率上的不同。人为天地之灵,人影响的以及影响人的因素实在太多,气血的出入旋转方向当无一定之规,但会有时代的共性特点。《内经》后世尤其是明代针灸著作中,非常注重针刺的捻转方向,有大指向前向后为补为泻之说,就应是从这个概率上来说的,概率大的被称为规范,有今天的操作标准之意;而反观《内经》中绝无这样的固定规定性,只是强调“迎之随之,以意和之”,认为掌握了意,即自然之道与人对道的理解,就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手法,故言“针道毕矣”,《内经》中的“以意和之”,是高于一般规范的规范,是扎实基本功之上的灵活运用,提示我们,只有理解规范背后的含义,才能灵活地遵守规范,不被规范缚死。明代的规范是否还能继续适用于今天,是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提插捻转相结合的手法,如盘法、赤凤迎源、白虎摇头、龙虎交战等,可以参照这样的思路来理解。

5 结语

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决不能离开哲学文化。医学是直接服务于人的科学,更不能离开人的感触谈技术。目前针灸界普遍存在一种倾向,试图使用某个穴位,或几个穴位的组合,或再辅以特定强度、频率的电刺激以加强之,便欲规范化、包揽性地治好某一种类疾病,已经使得今日的针灸医生很大程度上称为了针灸匠人,而“补虚泻实”“调和气血”这些最基本的针灸观念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反倒很少有人去思考,出现针刺如插秧的现象当然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笔者并不反对以现代科学的理念研究中医和针灸,但单纯使用数据等所谓科学的东西来论证是走不通的,短期看似推广很快,长久则“欲速不达”,失去了思想文化的根源,最终会找不到回家的路;而用中国式的理念却往往会达到“不求而至”的效果,实为理解中医药的捷径,明确本末关系,是学习中医的首要问题。中医重视心法,历代中医针灸大家,都有很好的文化根基,善于从心上做功夫,这是不争的事实;还有,中国式的学问,既有深刻的理论,也不会离开具体的生活,日用平常是最大的学问,学问让人听不懂,是中国古人不愿为的事。

[1]顾颉刚.秦汉的方士与儒生[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

[2]庞朴.阴阳五行探源[J].中国社会科学,1984(3):75.

[3]秦越人.难经[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38.

[4]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针灸大成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470.

[5]董仲舒.春秋繁露(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1975:457.

猜你喜欢

阴阳五行内经阴阳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服药先分阴阳
Yin and Yang: Finding Balance and Understanding
法于阴阳
“阴阳五行”并非不科学
“阴阳五行”并非不科学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阴阳五行思想对汉代艺术的影响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