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2018-01-18董红丽
董红丽
(公主岭市秦家屯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公主岭136100)
1 品种选择
科学选种是保证水稻高产优质的第一步,是基础环节。大多数农户凭借多年的水稻栽培经验都可以选好种,但并不代表所有农户都能选种成功。为此,广大农户在水稻选种方面要因地制宜,在此基础上选择性状相对优良的水稻品种。所以水稻选种第一原则,因地制宜,适地适种。之后,要考虑适种品种的性状是否优良,要优先选择生命力旺盛,抗病虫害能力强,抗倒伏能力强,总之尽量选择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为主。同时注意选择在市场上销路好,口碑好的水稻品种为主,以保证水稻销路。建议农户务必去正规经销商处购买水稻种子,保证水稻品种质量。
2 种子处理
选择优良品种固然重要,但是播种前对于种子的处理也很重要,种子处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水稻种子的发芽率以及发芽势。一般首先要进行晒种工作,选择地势平坦且干燥的地面,选择无风晴朗天气开展晒种工作,将种子平铺于地面,厚度以3厘米左右为宜,而且要经常翻动种子,才能保证晒种均匀,尤其是中午高温时要增加翻动频率,以免高温灼伤种子组织,影响种子发芽率及发芽势。同时注意药剂浸种环节,药剂浸种有利于避免种子带菌,避免病虫害的发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有利于保证发芽率及发芽势。部分地区也有使用种衣剂的习惯,这种方法也十分可行,建议农户可以适当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水稻病虫害问题是影响水稻生长发育,威胁其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做好病虫害防御工作是关键,防患于未然是重点。当然预防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一旦发病还是要及时采取具体措施。
3.1 农业防治
水稻生长过程中要在农业防治目标指导下做好栽培技术的提升,以全面控制水稻病虫害。水稻病虫害发生后治理环节非常复杂,需要各个环节进行融通,选择优良品种、实行高产栽培技术、科学进行田间管理,施足底肥,做好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工作是关键。
3.2 利用天敌防治
应在水稻生长过程中保护好天敌,利用低毒农药进行喷洒,以不伤害天敌为目的,使水稻田间实现生态平衡,利用天敌保证水稻正常健康生长。
3.3 适时利用化学农药防治
水稻生长的秧苗期易发生立枯病,此时需要将稻田水排干,再用清水洗田2次左右,之后使用氯氰尿酸进行喷洒处理。在秧田前期和中期,需要重点防治二化螟,发现水稻叶心枯黄,就要选用双大粒剂进行喷洒。当水稻发生稻瘟病时在做好周边防治的同时进行农药喷洒。水稻拔节时期要做好日常监督,以便发现纹枯病等,早发现早防治,防止病情蔓延,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水稻在我国种植面积广,在农业生产结构中占重要位置,为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水稻病虫害种类的增加,水稻产量急剧下降,要熟识病虫害种类,做好预防措施,运用生物、农业、化学等方法减少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以促进水稻健康生长。
4 田间管理
4.1 追肥
每亩施尿素 10~15公斤、过磷酸钙 15~20公斤,钾肥 4~5公斤、硫酸锌1.5公斤作追肥。在移栽后10天左右追施提苗肥,促进有效分蘖,占总追肥量的30%~35%;在孕穗期追施攻粒肥,占总追肥量的65%~70%,以提高结实率并促进籽粒饱满。
4.2 合理灌水
在水稻生长期间为促进根系生长良好,增强吸收能力,促进水稻生长健壮。在水的管理上,以增氧通气、养根活根为中心,增强根系活力为目的。返青期以适当深水灌溉有利返青,孕穗期、始穗期至齐穗期保持浅水灌溉,灌溉条件较好地区其余时期均以保持湿润为主。
分蘖期要求浅水促蘖,分蘖后期宜适当晒田控蘖,减少无效分蘖,增加通透性,促进水稻生长健壮,在晒田控蘖时不宜重晒;干旱季节,要抗旱灌水,以免脱水影响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用品质;灌浆成熟期要做到干湿壮籽;黄熟期排水晒田,促进成熟;收割时,做到田间无水,以免稻谷浸泡在水中影响米质。
5 结语
水稻栽培从选种到田间管理,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必须认真仔细,建议农户提前咨询技术人员,不能盲目栽植。农业相关部门要积极普及水稻栽培知识,让更多的农户受益,为水稻高产丰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