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附红细胞体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诊治

2018-01-18张旭辽宁省海城市岔沟动物卫生监督所114211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猪链球菌出血点猪病

张旭 (辽宁省海城市岔沟动物卫生监督所 114211)

猪附红细胞体和猪链球菌均是养猪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其中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引起的,而猪链球菌病是由败血型链球菌引起,两者发生混合性感染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或用药不及时极易发生大量死亡,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两种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对两种疾病的混合性感染提出相关预防与治疗措施。

1 临床症状

患病猪出现体温升高,温度可达39.5~41℃,精神出现忧郁,食欲不振,患病猪耳部和鼻前段发绀,结膜有潮红,背部部分出现部分潮红,毛孔内有出血,四肢内侧及腹下皮肤有散在出血点,发红发紫的皮肤指压不褪色。部分病猪皮肤发白半夜轻度黄染,病情严重的病猪全出现黄疸,有红褐色的尿液排出。部分患病猪有运动障碍,出现跛行。死亡前口流涎,四肢呈划水状。

2 剖检变化

解剖病死猪可见皮下组织及浆膜存在轻度黄染。胸腔内含水量较多,成黄色含有纤维素;心包内液汁量多,心冠有脂肪、心肌及内膜有出血斑点,心肌呈现柔软扩展状。喉头内的黏膜及气管环间出现弥散性出血点,气管内存有大量血泡沫。脾脏出现肿大,颜色呈现暗红色,质地呈柔软脆,包膜下有不同规格的出血点,部分边缘存在梗死区。淋巴出现不同程度的水肿、充血及出血等现象。肝脏肿大呈土黄色,质地发脆。肾脏充盈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表面有零散的出血点。关节囊内有出血,表面粗糙,关节液呈浑浊状。胃肠黏膜存有不同程度的零散点状出血点。

3 实验室诊断

3.1 镜检

从患病猪耳静脉取血一滴,加入适量生理盐水加盖片进行镜检,可见血液内的红细胞呈星状、锯齿状、菠萝状等不同的形状,在血浆内和红细胞存在运动的球形活体虫。

3.2 涂片检查

用瑞氏染色血涂片镜检可见淡紫色的红细胞边有淡蓝色附着物,且红细胞变形,残缺不全,形如菠萝状,确诊为附红细胞体。用革兰氏染色法染色组织涂片 (病猪脾脏、肝脏、淋巴结涂片)镜检可见有大量单个、成对、大部分呈短链状排列、菌体呈卵圆形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可诊断为链球菌。

3.3 细菌学检查

采血液、肝、脾、脓汁用肉汤增菌培养后,再转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在37℃培养24~48h,即可见很多有溶血环或绿色溶血环的细小菌落,做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球菌。

3.4 生化试验

将得到细菌纯培养物接种糖发酵管中进行糖发酵试验,结果细菌能发酵葡萄糖、麦芽糖、乳糖、山梨醇、产酸不产气,甲基红反应阴性,V-P试验阴性。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确定该群猪为链球菌病与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

4 防控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有效预防疾病暴发的重要措施,养殖过程中可通过强化饲养管理,让猪群有一个良好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为提升猪群良好的营养供给,建议给予猪群全价饲料,提供良好全面的营养供给,在饲料中添加蛋白和富硒等物质,提高猪对疾病抵抗力。加强猪舍及周围环境卫生消毒工作,及时清扫猪舍内外排泄物,为猪群生长提供健康的饲养环境,也可以通过有效的消毒工作,最大限度内消灭已有病原,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疫病传播和感染几率。

4.2 积极治疗

使用磺胺5-甲氧嘧啶和盐酸土霉素拌入饲料内饲喂全群猪,一天饲喂1~2次,连续饲喂5d。对病猪用3mg/kg头孢噻呋,5mg/kg血虫净,0.2ml/kg黄芪多糖注射液,分别进行肌肉注射。对贫血严重的病猪可以注射铜铁钴注射液、肌苷注射液、VB1注射液和VB12注射液等药物,以促进猪机体造血功能。

5 讨论

(1)猪链球菌与附红细胞体均是猪体内较为常见的病菌,在正常饲养情况下不会轻易发病,但生猪如遭受不良应激,如仔猪断奶,长途运输,饲养方式改变,突换饲料,营养不良、饲养密度大及感染疾病等情况下,猪体自身免疫功能出现突然下降,原本体内存在的病菌趁机会大量繁殖,会出现混合感染发病,并导致疫病呈区域性流行传播。该病常在疫情稳定后一段时间内又反复暴发,不能很好根治,在引种和饲养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各种不良应激给猪群带来的影响。

(2)日常猪群饲养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猪群自身机体的免疫功能为目标,养殖场内一旦发现病猪,应第一时间对患病猪进行隔离饲养,并采取有效方法对患病猪和隐性感染猪进行传播源控制,杜绝与健康猪交叉感染,同时杜绝各种传播媒介接触猪群,做好防鼠灭虫等相关工作,有效切断病原传播媒介与途径。为猪群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注意猪舍的温度与湿度,加强通风与保温工作,确保猪舍内空气清新,严防猪舍内氨气等不良气体超标。日常饲养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应进行经常性的清理并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

(3)猪病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发生时,给临床诊断增加了很大的难度,目前猪病暴发呈现出新的特点,各种疾病往往呈现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化,诊断难度极大,如不能及时进行确诊治疗导致会发生更大的死亡率,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同时单一猪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面对猪病新的流行趋势,我们应积极做好各种猪病的预防性工作,通过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疾病暴发几率,强化饲养管理和有效的药物预防及免疫接种等措施,可有效减少疾病暴发,最大限度的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猪链球菌出血点猪病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猪链球菌病的中西药治疗和预防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猪链球菌与猪流感病毒混合感染促进溶血素基因缺失型链球菌侵入呼吸道分子机制的研究
半胱氨酸蛋白酶ApdS介导猪链球菌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
Mutually Beneficial
我国生猪养殖业是多灾多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