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祥云县山区 “十三·五”畜牧产业发展
2018-01-18杨武龙云南省祥云县普淜镇畜牧兽医工作站672106
杨武龙 (云南省祥云县普淜镇畜牧兽医工作站 672106)
近年来,祥云县围绕 “抓龙头、促加工、建基地、强规模、重监管、保安全”的畜牧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山区牧业,全县畜禽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牧业产值跃居大理州第一,畜牧产业的支柱地位进一步凸显。
1 “十二·五”期间畜牧工作成效显著
1.1 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
通过积极引导,县内一批畜禽养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云南翼通宏茂牧业公司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已完成存栏1260头原种猪的核心养殖场建设,二期工作稳步推进;祥云温氏畜牧公司年出栏1500万羽商品肉鸡养殖项目已完成种鸡场、孵化场及总部一期建设,已发展养殖户200余户;龙溪10万羽蛋鸡养殖场、天沐500头肉牛场、华邦公司万头猪场、天云康林种养合作社千头肉牛场、滇龙种养合作社300只努比亚山羊种羊场、宝益养殖合作社500头肉牛养殖场、大有公司5000头生猪养殖场等高标准建设的规模养殖场建成投产,示范带动周边养殖场 (户)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1.2 规模养殖水平全面提升
全县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766个,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生猪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00个,存栏5000羽以上的蛋鸡场387个,存栏5000羽以上的肉鸡场55个,存栏50头以上的肉奶牛养殖场59个,存栏2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29个,存栏500只以上肉兔养殖场26个,蜜蜂存栏50箱以上10个。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资源优势不断转化。
1.3 草食畜产业取得新突破
在市场拉动和政策驱动下,草食畜牧业呈快速发展势头,全县建成存栏300头以上的规模肉牛场3个,在建500头以上的标准化肉牛场3个;建成存栏200只以上的肉羊养殖场29个。推广种草养畜,全县建成规模连片草场3块,草地面积达20000余亩,草食畜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跻身全省前列。
1.4 畜牧生产实现跨越发展
“十二·五”期间,全县畜牧业生产实现连年高增长。2014年末全县生猪存栏34.94万头,位列全州第一,肥猪出栏56.71万头,位列全州第2;家禽存栏896.44万羽 (其中蛋鸡存栏550.14万羽),位列全州第一,出栏352.47万羽,禽蛋产量5.46万t;肉牛存栏5.57万头,出栏2.76万头;奶牛存栏0.29万头,牛奶产量0.84万t;肉类总产6.41万t,全县畜牧业产值达22.81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50.29%,畜牧业产值位列全州第一,全省第12位。2015年全县实现生猪存栏35.90万头,肥猪出栏61.78万头;牛存栏6.89万头,出栏3万头;羊存栏9.52万只,出栏4.35万只;家禽存栏876.13万羽 (其中:蛋鸡存栏554.26万羽,出栏657万羽;禽蛋产量5.8万t;牛奶产量1.02t;畜牧业产值达23.75亿元。 “十二·五”期间全县畜牧产值年均递增15.13%。
2 制约畜牧业发展主要困难和问题
2.1 养殖扶持争取难
祥云县畜牧业主要以生猪、禽蛋产业为主,近年来肉牛、奶牛、肉鸡养殖业发展势头迅猛,创建了一批规模养殖示范场,但对规模养殖的政策性扶持资金较少,项目争取困难,立项难度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规模养殖户的积极性。
2.2 动物疫病防控难
祥云县交通便利,畜禽及其产品流通活跃、交易频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严峻,任务十分艰巨。同时,畜禽在注射口蹄疫病、猪蓝耳病、禽流感病等疫苗后会出现流产、发热、死亡等副反应,导致个别群众对免疫工作持抵触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的开展。
2.3 生态环境保护难
随着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环境法规不健全和资金短缺的问题日渐凸显,部分养殖场未充分考虑畜禽粪便处理等一系列问题,致使不少养殖场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村庄鸡粪遍地,蚊虫满天飞,严重污染周围的环境,也直接影响养殖场本身的卫生防疫,降低畜产品质量。畜牧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日益加剧,直接影响畜牧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4 重大项目推进难
尽管社会对畜牧产业投资积极性较高,但受多方因素制约,重大产业发展项目推进缓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畜牧养殖用地申请审批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不够完善,土地使用审批程序复杂,土地需求量较大项目用地落实难度较大。二是畜牧养殖户贷款难,由于养殖户没有符合银行要求的抵押物,而且畜牧投入周期长,养殖风险高,银行对此类抵押品难以有效监控和监管,不愿冒险借贷。三是科技人员老龄化严重,全县畜牧科技人员近半的人员年龄偏大。由于年龄断层明显,加上专业技术培训不足,知识结构老化问题突出,直接关系到祥云县畜牧产业的有序快速推进。
3 “十三·五”畜牧产业发展思路
按照区域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要求,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山区牧业, “十三·五”期间进一步优化畜牧产业结构、改变生产方式、提高生产能力、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养殖小区向山区发展,改善畜产品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力争到2020年畜牧业产值达40亿元以上。
3.1 注重3个发展
3.1.1 细化规划,发展规模养殖
细化重点工作,围绕一个目标,更新两个观念,突出3个重点,即围绕农民增收的目标;更新传统畜牧业生产观念为现代畜牧业产业化生产观念和更新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从属地位为核心地位的观念;突出发展规模化生猪生产,突出以标准化蛋鸡养殖为主的家禽业生产,突出发展肉牛等草食畜生产。实施优质畜产品区域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战略,为畜牧业发展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3.1.2 重视环保,发展生态养殖
正确处理产业发展同生态保护的关系,加强技术指导,山区有得天独厚的天然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养殖污水等有机物质作为肥料还田还林或者制取沼气,使畜禽养殖废弃物通过综合利用的形式变废为宝,最终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推进 “美丽祥云”建设。
3.1.3 加强监管,发展安全养殖
围绕 “确保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目标任务,立足 “重监管、保安全”,坚持一手抓执法监管,强化监管体系队伍建设,积极构建执法监管长效机制,深化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另一手抓标准化生产,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落实质量安全控制措施,大力推进无公害畜产品认证,不断提升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2 稳抓4大产业
3.2.1 稳抓生猪产业
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 “五化”标准,继续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场建设,改变 “小、散、弱”养殖格局,改善养殖环境。到2020年,规格养殖比重占50%以上,全县生猪存栏达45万头,出栏85万头,产值达20亿元以上。
3.2.2 稳抓肉 (奶)牛产业
推进山地种草、退耕还草,推广秸秆青贮技术,力争到2020年,全县肉 (奶)牛存栏12万头,出栏4.9万头,产值达4亿元。
3.2.3 稳抓肉鸡产业
依托温氏公司 “公司+农户,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模式,稳步推动肉鸡产业,到2020年,全县肉鸡存栏450万羽,出栏1050万羽,产值达3.9亿元。
3.2.4 稳抓蛋鸡产业
逐步淘汰养殖污染大、养殖规模较小的养殖户,抓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规模养殖小区向山区发展,稳定蛋鸡产业,到2020年,全县蛋鸡存栏维持在600万羽,实现鸡蛋产量7万t以上,产值达6亿元。
3.3 推进6大措施
3.3.1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畜牧科技水平
加强专业技术人员专项培训和知识更新继续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示范指导,着力培养一批科技带头人。进一步健全县、乡、村 “三级”联动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完善动物疫病预警预报机制,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建立科技人员挂钩乡镇和种畜禽场、规模养殖场、龙头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制度,每年选择部分产业发展重点村,每村安排相关产业科技人员,对产业发展进行全方位技术服务。加大优质种畜禽场建设力度,提高种畜禽自给能力,减少不规范种畜禽流通,降低疫病传染风险。
3.3.2 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规模养殖水平
加强政策引导,拓宽融资渠道,运用财政贴息、补助等方式方法,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增加对畜牧产业贷款规模和授信额度,鼓励设立畜牧产业贷款担保基金、担保公司,为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融资提供服务;创新融资担保等方式,采取联户担保、专业合作社担保、探索活畜抵押等方式,为养殖场 (户)提供信用担保服务;优化发展环境,鼓励民间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畜牧产业。
3.3.3 强化疫病防控,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
健全县乡村3级联动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逐步推行区域联防机制,针对疫情状况,不受行政区域限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加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和疫病监测。实行“政府主导、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推进”的工作模式,保障畜禽强制免疫质量。加大动物疫病强制扑杀准备金储备,为迅速果断处置疫情提供有力资金保障。建立无害化处理机制,坚持统筹规划与属地负责相结合、政府监管与市场运作相结合、财政补助与保险联动相结合、集中处理与自行处理相结合,尽快建成覆盖饲养、屠宰、经营、运输等各环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构建科学完备、运转高效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引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企业,并可以接受委托,有偿对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收集及其他生产经营者的病死畜禽进行无害化处理。
3.3.4 加强畜产品监管,提高屠宰管理水平
加大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力度,规范开展动物检疫工作,确保肉食品质量安全;加强生鲜乳、畜牧投入品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设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满足依法开展畜产品、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检测工作需要,提高畜产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依法完善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规范设置生猪定点屠宰场点,加强屠宰加工、检疫检验环节的规范管理,严格生猪屠宰市场准入机制,提高准入门槛,采取先县城区,后乡镇的办法,分批逐步在全县推行生猪定点屠宰管理工作。
3.3.5 注重招商引资,提高牧业开放水平
加快实施 “走出去”战略,发挥现有龙头企业集群发展的优势,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优化畜牧业投资环境,以引进大企业、大项目为主攻方向,构建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对接平台,吸引省内外知名企业、外地客商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祥云县畜牧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企业之间开展技术、信息等合作,鼓励和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科技研发、新技术运用、新产品开发等合作,促进产业快速发展和企业规模不断壮大,加快建设外向型畜牧业。
3.3.6 完善经营模式,提高牧场经营水平
借鉴温氏、正大、神农、六马集团等龙头公司经营模式,积极引导其他龙头公司走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行之有效的畜牧产业化经营模式,构建和完善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基地和合作社带动农户的运行机制。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户通过流转土地,开展适度规模的种养殖,发展循环农业,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带动和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搭建农民更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问题,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