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对策探究

2018-01-18张晓霞张虎天

甘肃农业 2018年10期
关键词:欠发达农业产业主体

■张晓霞,张虎天

(1.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石泉乡人民政府,甘肃 定西 743021;2.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园艺工作站,甘肃 定西 743000)

继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之后,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日前,在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安排部署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三步走”的时间表和“七个走”的路线图,以及“五级书记抓落实”的体制保障,“七个走”中的第七走就是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2020年形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实现全面小康目标,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步。要实现第一步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民,短板在欠发达地区,核心在产业发展。如何抓住核心、补齐短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好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发展这篇大文章,关系到精准脱贫进而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关系到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繁荣,更关系到2050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一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

一、制约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2000年中央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经过十多年努力,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无论从产前的市场信息畅通、生产资料供应,产中的农业机械耕作、农业技术运用,产后的加工增值产品销售,以及生产全过程的社会化服务,都有了突破性发展,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转变了农业经营方式,提高了农村居民收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通过调研发现,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和困难。

(一)市场化程度较低

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一部分农户仍处在自给半自给农业生产阶段,没有面向市场组织生产;部分经营主体法律意识不强,没有签订相关合同或契约,权责不明确,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出现相互“扯皮”现象,诉诸法律又缺少必要证据,生产要素的市场配置程度相对较低,大多数主体的种养良种仍然处在良种企业供给什么或者政府倡导什么就种养什么的阶段;生产经营过程中仍然具有计划经济的影子,个别地方仍有“面子工程”;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无论从品种还是数量来看,只有少数农产品能够实现商品化。由于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大多数农户的市场信息不全面、不对称,“跟风”种养的现象比较普遍。市场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完善。

(二)专业化水平不高

相当一部分生产经营主体仍然具有“这样不成那样补”的思想,难以摆脱“样样有”“小而全”的种养结构;土地流转步伐缓慢,适度规模经营仍有不少困难;由于诸多因素制约,部分农业种养项目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明显;农业科技应用水平不高,粗放型经营特征突出;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存在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水平和层次较低的问题,经营方式亟待完善;大多数新型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经营管理不科学、运行机制不顺畅等问题。

(三)一体化经营薄弱

农业产业链条发展不均衡,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在生产环节收益较大,其他环节收益相对较少;农产品销售和加工环节比较薄弱,市场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十分有限;小主体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未能彻底解决,农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衔接存在较多问题;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依然比较大;农业与非农产业利益分配矛盾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未能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四)社会化服务滞后

从服务主体看,公益性服务主体存在工作经费缺乏、队伍素质不齐、条块分割严重、农业服务资源缺乏统一整合等问题,难以满足一些新型经营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要求的各类服务,特别是村一级集体组织服务能力较弱,难以有效承担现阶段农业社会化服务职能。社会化服务相关扶持政策仍然比较欠缺,尤其缺乏针对新型经营性服务主体的扶持政策,从服务内容看,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结构不协调、不对称。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户经济条件相对滞后,生产经营中对资金的需求首当其冲,金融服务难以适应产业发展的需求,成为农民最“伤脑筋”的头等大事;由于信息网络基础缺乏,信息渠道严重不畅,信息内容真假难辨,信息服务缺乏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再加上交通基础条件落后,农产品及农业加工品的销售成为制约农民收入的瓶颈问题,农户迫切需要联结市场的销售服务。但是,在欠发达地区,公益服务主体更多提供的是技术培训、生产指导,生产资料销售者更多提供的是农业生产资料购买服务,新型经营主体更多提供的是农产品及其加工品销售服务,特别是农户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由于质押、抵押、担保等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原因不能得到有效满足。从被服务对象看,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立地条件限制,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都比较小;由于受教育程度影响,限制了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民采用一些新型农业服务的基本能力;部分农民特别是老年农民固守传统的农业观念,主动采用新技术或新模式的意愿不强,接受起来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特别是目前农村劳动力大多是50岁甚至60岁以上的老人,老龄化现象十分突出,即便有接受现代农业服务的主观需求,也缺乏相应操作农业机械的实际能力。

二、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紧紧抓住国家脱贫攻坚的历史性机遇,准确把握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按照市场化谋划、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构建综合性新型服务体系,全面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农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增强市场化谋划能力

无论是经营主体还是服务主体,都要树立市场意识、效益意识、诚信意识、法治意识和风险意识,遵循价值规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要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市场中选择优化组合生产要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力;生产经营主体要充分享有生产经营自主权,在发挥市场决定作用的基础上;政府要在农业信息畅通、生产资金融通、适用技术指导、新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制定实施有利于农业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逐步引导农业资源向优质、高效、环保产业集聚。示范带动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前提,通过总结推广经济效益好,且区域特征明显的示范基地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市场体系,由于西部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需要中央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需要发达地区的全力支持,也需要本地政府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和市场体系建设。

(二)要依据自然禀赋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有效措施,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

要依据本地自然禀赋,探索有利于市场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的有效措施,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进行专业化生产。要按照市场行情、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生产经营主体自身实际,选择恰当产业形成较大规模,开展集约化经营,加速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进程;要探索农产品良种化生产模式,依托农业项目引领,利用本地特殊自然地理条件,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专业院校合作,建立良种企业、生产基地、种养主体三位一体良种生产体系;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地方主导产业分布与各自适宜的经济区域完美结合,从而提高农业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实现效益最大化;要在良种培育、种养生产、贮运经销、加工转化等环节,全面提高科技应用水平,增强科技支撑力度,特别是政府要做好示范引导;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健全市场化营销机制;要加强新型经营主体经营管理,从设立主旨、运行程序、管理机制、作用发挥等方面逐步规范,不断理顺运行体制机制。

(三)要因势利导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元创新,实现一体化经营

一要培育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发挥他们农业发展先进理念、资金、技术力量、市场经验等优势,不断提高农业土地生产率、农村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二要积极探索适度规模经营新路子。根据不同区域因地制宜,对土地收益好、农村劳动力较少转移、农户耕种或租种土地比较成熟的水川区,要积极引导发展综合服务型规模经营;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充分、土地收益较好的浅山区,要在全面进行土地综合整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以土地股份合作或者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价入股等形式,建立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土地规模经营;对农户大量转移、土地收益差的深山区,要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发展草畜产业、林下经济和旅游产业,实现生态规模经营;鼓励村级集体组织中未就业大学生、返乡农民工、退休人员等组织和个人创办或领办家庭农场、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等,发展现代农业,培育新型农民。三要努力实现农业产业一体化经营新格局。探索建立健全集生产、销售、加工、科技、市场、信贷、保险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经营格局,在各自适应的区域范围内集聚生产经营的相关要素,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使主体在生产经营链条的各个环节上都得到较好收益;要积极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稳定、紧密、具有较强约束力的合作关系,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合作共赢的经济利益共同体。

(四)要健全完善经济新常态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开展社会化服务

一要强化公益性服务建设,在创新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使公益性服务机构的服务覆盖农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并为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切实发挥其在农业产业服务中的主导性作用。二要大力倡导新型服务主体更多参与到农业生产服务的全过程,在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农业新技术推广、农机配套作业、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产品营销加工、农业信息畅通等方面提供个性化、特色化服务,另外要健全完善社会化服务竞争机制,采用政府订购服务、定向委托第三方服务、奖励补助特色服务、招投标目标服务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新型经营性组织参与公益性服务。三要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要在金融服务、信息服务、销售服务、保险服务等的服务方式上下功夫。四要健全完善政策导向机制,税务、农业等部门要对实行规模经营的新型主体在税收、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倾斜、优惠和扶持,同时按照“谁种田谁受益”的原则,对达到一定经营规模的示范性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奖励补贴,提高各项补贴的精准性、指向性和引导性。

猜你喜欢

欠发达农业产业主体
关于欠发达地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的思考
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优化路径分析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论碳审计主体
欠发达农村环境下村民治理环境意愿的实证分析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欠发达地区大学生人才招揽政策评析
何谓“主体间性”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