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州县食用菌生产现状与发展思考

2018-01-18旷石头

农业与技术 2018年1期
关键词:全州县双孢平菇

旷石头

(广西全州县绍水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广西 全州 541500)

食用菌具有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低热量的特点,含有丰富的无机盐类和可食性纤维素,富含氨基酸、真菌多糖、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尤其是香菇产品,对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具有明显的食疗价值。食用菌有机保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学膳食意识的不断提高,食用菌市场发展潜力很大。因此,开发食用菌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全州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北与湖南省永州市相邻。全县土地面积4021.19km2,辖18个乡镇,人口76.64万人,耕地面积47793hm2,其中水田35473hm2。全州县属岭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热冬冷,春秋温和;春夏湿润,秋冬干旱;夏长冬短,四季分明;光照适宜,热量充足;雨量丰沛,干湿明显,全县年平均气温17.9℃,年降雨量1400~1600mm,年平均日照1569h,境内有平原、丘陵和高山,小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适宜各类食用菌生长。目前全州县食用菌生产已具规模,食用菌生产已成为全州县冬季农业开发的重头戏和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之一。

1 全州县食用菌生产发展与现状

全州县食用菌生产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就生产蘑菇出口,1974—1983年,由外贸组织每年生产盐水蘑菇200t出口,1984—1988年与湖南邵阳灌头厂合作,每年生产蘑菇300t,最辉煌的1989年蘑菇生产面积达10万m2,产量800t。1990年后,由于受学潮影响,蘑菇出口销路不畅,生产基地跨了,产量大幅度减少,生产的蘑菇主要靠本地消费。2003年国际市场对蘑菇需求扩大,全州县蘑菇生产开始复苏,县内生产面积达4万m2,主要分布在绍水、永岁乡、全州镇、石塘镇等乡镇。其他菇类的发展:平菇1983年开始种植,金针菇1992年开始种植,茶薪菇1997年开始种植,香菇、木耳1988年开始种植,杏鲍菇、鸡腿菇从2002年开始种植,产品都是以本地市场为主,部份产品销往广东等省。

目前,全州县食用菌生产以双孢蘑菇为主,以香菇、平菇、金针菇、茶薪菇、杏鲍菇、秀珍菇、鸡腿菇、竹荪等品种为辅,种植面积由2004年开始恢复生产的58万m2,发展到2016年的1262万m2,总产量70756t,其中双孢蘑菇种植922.2万m2,产菇69920t;香菇9万m2,产菇562.5t;平菇5000m2,产菇51t。全州县食用菌生产逐年来形成了以绍水镇、凤凰镇、才湾镇、龙水镇为中心,带动辐射周边乡镇的格局。

2 全州县食用菌生产特点

2.1 双孢蘑菇出菇时间早、周期长

全州县优越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各类食用菌的生长,双孢蘑菇9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中旬开始出菇至下一年的4月中旬,采菇时间早、周期长,相对桂南可提早1个月出菇,延迟1个月结束。

2.2 种植方式多样化

目前大多数农民分散连片种植为主,有少量采取合股种植的场点,2012年成立了顺达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2016年诞生了占地10hm2,以工厂化种植生产双孢蘑菇、姬菇、秀珍菇、草菇等的全州县新军生态菌家庭农场。石塘、全州、才湾等镇利用段木、树枝等建立香菇、木耳等种植基地,每年在70万m2左右。绍水、才湾、咸水、龙水等镇利用冬闲稻田种植双孢蘑菇,采用简易“人字棚”,有的农户利用室内种植金针菇、茶薪菇、平菇等。2007—2008年,全州县探索出“稻(超级水稻)+灯(诱虫灯)+鱼(稻田内放养禾花鱼)+菇(双孢蘑菇)”高效的循环农业模式,真正实现每667m2产1t粮、纯收入1万元的目标。2008年以来在全县推广这一模式种植双孢蘑菇,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的食用菌发展。“稻—灯—鱼—菇”生态循环种植模式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2010年桂林市农业局将“稻—灯—鱼—菇”作为市耕作制度改革示范点向全市推广。

2.3 食用菌品种趋向元样化

现种植的食用菌除双孢蘑菇外有香菇、黑木耳、金针菇、草菇、平菇、凤尾菇、茶薪菇、杏鲍菇、秀珍菇、鸡腿菇、竹荪等,改变了以往食用菌单一种植双孢蘑菇的局面。

2.4 反季节种植,探索出全州县食用菌生产的新路子

利用全州县天湖高海拔低温的优势,在天湖建立双孢蘑菇、平菇、香菇等种植基地5万m2种植反季节食用菌,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 全州县食用菌发展存在的限制条件

3.1 农民分散种植多,规模化程度低

这种千家万户“小而散”的生产方式,先进技术难以到位,栽培设施难以改进,产品质量标准难以规范,很难达到标准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的产业化发展要求。

3.2 食用菌生产投入较大

香菇、木耳等每棒的原材料投入3~5元,蘑菇每平方米的原材料投入需40~45元。加上种植生产相对费时费力,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力。如堆料、翻料、上料盖土、调温调湿管理,出菇后每天要采菇(常常需要半夜3:00—4:00时就起床采菇)和销售等。较大的物资投入和人工投入,影响着农民群众的种植积极性。

3.3 技术力量严重落后

2004年发展食用菌生产以来,全州县没有一个真正农林院校学这个专业的技术人员,所有技术员都是自学成材,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术人员缺乏系统理论知识,掌握生产技能的人员数量有限。

3.4 双孢蘑菇加工滞后,不利于全州县大面积生产

全州县生产的双孢蘑菇以鲜菇销售为主,只有少量作盐水菇加工,由于鲜菇保鲜时间短、销售时间不长,不能长途运输,影响了双孢蘑菇的销售。并且没有加工企业做后盾,受市场的影响比较大,量少组不成车价格低,量大市场消化不了价格也低,极大的挫伤了菇农的积极性。

4 全州县食用菌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食用菌是全州县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为了做大做强这一产业,需要政府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有力支持,调动食用菌种植积极性,同时,必须引进人才,加强培训,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发展工厂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种植效益。

4.1 加强组织领导

引导农民群众利用冬闲稻田、冬季农闲劳动力,发展食用菌产业。

4.2 引进人才,加强技术培训,解决技术难题

农业局要招聘从大中专院校食用菌专业毕业生的技术人员若干名,负责食用菌生产的技术工作。并采取走出去或请进来解决人才不足,技落后的问题,走出去就是与科研院所结对子,请他们给我们解决问题,请进来,就请种植能手和技术能手到现场指导解决难题。

4.3 加快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

专业合作社是带领农民进入市场、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载体。培育更多的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食用菌种植家庭农场,推行“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模式,采取统分结合的办法,将食用菌生产中适合机械化操作,对技术、人员素质、管理水平要求高,农户一时难以做得好的环节,由合作社、家庭农场完成,将费时费工,适宜一家一户分散管理的部分分给农户打理,依靠合作社、家庭农场带动,农户参与,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带动全县食用菌产业做大做强。

4.4 引进加工企业

如果有一个好的加个企业,解决老百姓销售难的后顾之扰,以提高农户种植的积极性。

猜你喜欢

全州县双孢平菇
平菇种植记
与时俱进再同窗—广西壮族自治区全州县老年大学校歌
双孢蘑菇菌种质量检验规程探讨
双孢蘑菇低温保鲜试验初报
西藏野生双孢蘑菇栽培种营养成分研究
平菇冬季提温发菌效果好
广西横县被评为“中国双孢蘑菇之乡”
新疆发现巨型野蘑菇重3.6公斤属于无毒类平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