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8-01-18苏晓
苏 晓
(惠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 惠州 516023)
1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特点
1.1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1.1.1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发展
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国家的富强是至关重要的,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程度对我国经济的发挥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但是目前,就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现状来看,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所以要想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保证有发展的视野,只有注重农村的发展,才可以使得农村村民的生活得到较好的保障。
1.1.2 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据一份有关水资源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愈发严重,并且现有的水资源也受到了大范围的污染。在城市的周围存在较多的黑臭水体,而且湖水存在营养化的问题,以及污水问题较为突出。全国土壤点位超标率16.1%,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19.4%,尤其是工业土地的金属污染较为严重。因此,想要改善目前的农业经济发展,就必须要重视这些问题,尤其需要对资源进行节约,以及污染的问题进行较好的解决。
1.2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特点
农业经济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所追求的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多元化、生态可持续的发展。在农村实际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基础存在不足,如果经济体系较为单一,无法较好的带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只有构建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同时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环节进行丰富,同时重视科技发展,这样才可以促进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最重要的表现就是,所开展的所有农业生产活动,都是以自然绿色的资源为基础开展的,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问题,例如对水资源的利用,无污染无浪费,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无富营养化以及肥沃化,生物资源的运用高效科学,保障生态环境的稳定是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只有维护好我国各地区的生态环境才能够确保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使我国的农业经济得到更好的发展[3]。
2 发展生态农业所遇到的问题
2.1 缺少系统的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由于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发展生态农业,但是最初的发展阶段,对于其关注度不够,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是缺乏较为完善的生态农业理论,同时政治理论体系的建设也不足,这对生态农业在我国的实际定位,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缺乏相关理论的支持和引导将导致对生态农业的实际执行和监督工作无法进行,我国的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发展生态农业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也是实现我国经济能够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存在的问题就是,与生态农业相关的理论、政策体系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所以绿色的生态环境以及未来可持续的动力还有所欠缺与不足[4]。
2.2 生态农业未能完全实现集中经营的方式,难以提高其运行效率
分析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并综合具体情况来看,还是处在一种“未成年”的状态,最主要的特点就在于经营的方式,大多数都是分散的个体经济,离循环、高效的预期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与距离。生态农业在我国长期处于分散的个体经济状态,这一点是有据可循的,是因为其最早建立在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较难改善其分散化的特点,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生产能效的不足与低下问题。
2.3 生态农业的生态、文化等功能,仍需进一步深入挖掘
和我国之前的传统小农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生态农业涵盖了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多种功能与能力,但是在实际的生产和运用的过程中,人们更多的将注意力放在经济效益方面,而忽略了生态功能与文化功能,这两项对于实现生态农业都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如果确实这两项功能,那么与传统的农业发展也没有什么区别。对于生态与文化两项功能的探索仍处于初级阶段,还有着较为广阔的提升空间,从而最大限度的带动起健康发展[5]。
3 改善我国生态农业发展状况的策略与建议
3.1 完善生态农业理论与政策体系
结合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现状,制定一套系统的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最终目的是寻找到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捷径与方式;对于目前已有的生态农业政策体系要注意完善与恢复,在生态农业稳定进行时,贯彻落实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的正则,确保我国真正的将生态农业发展起来。例如,目前在建立的有机绿色农业产品的评价体系与标准,用高标准,高要求来提高农业的质量,以促进生态农业更加迅速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不断的研究分析,对发展过程中问题不断探索,同时需要对国内外的经验进行总结与分析,保持理论与创新始终处于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一项工作的不断推进与开展,是中国的农业逐步走向生态化、技术化以及创新化的必经之路,同时也为我国的生态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并提供更多技术性的帮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需要技术支持的,尤其可见这一研究可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使农业发展也更加标准化。与此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农业方式,为农民带来更好的效益,提高生活质量,这也是建设新农村,带动农村经济的重要一步,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科学价值[6]。
3.2 促进生态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较难改善其分散化的特点,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生产能效的不足与低下问题,想要改善这种分散化的经营方式就必须要从土地的制度上进行完善,为农业的发展提供制度的保障,进而推动生态农业的有效实行和发展。例如,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规定土地的使用权限、流转权限和收益权限,以土地的方式使我国农业的能够实现集中生产,逐渐的形成规模化生产。为了实现生态农业能够得到快速的推广和落实,就必须要有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我国的生态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不管是深化传统产业,还是在此基础上开展新产业,都需要将生态的工作放在首位,相关部门要有整体的大局利益,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进行项目开发的过程中重视可持续发展,目光不能短浅,所以相关部门尤其需要重视生态环境的发展,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放在首位,保证经济与生态的共同发展,以达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
3.3 深入挖掘农业功能
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优势不单单是经济方面的,在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上也有很大的突出表现,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进一步发掘,可以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其附加值和文化附加值最大化,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与发展趋势,确保我国的生态农业都有特色的发展。
4 结束语
根据上文分析,我国对生态农业示范点的研究已经初显成效,距离国家和社会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其优势是巨大的,文章阐述了生态农业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为未来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包括其中会产生的污染等,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处理方案。
[1]叶少荫.生态环境建设与提高农业竞争力[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2]张凤荣.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0).
[3]赵秀英.基于改进农村生态环境的生态农业经济发展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6(3).
[4]谢梅.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解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
[5]陈金松.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解析[J].农业经济,2016(4).
[6]宋金平.中国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中国软科学,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