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乌鸡饲养管理要点
2018-01-18张孟杰
张孟杰
(河北省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 063600)
1 乌鸡的特点
乌鸡是一种小型鸡,公鸡成年后的体重能达1~1.5kg,母鸡能生长到0.75~1kg,适应能力较强,且性情柔和,适合养殖。乌鸡有较强的就巢性,在产蛋20枚左右时会停产一段时间,此时适宜自然孵化。新生雏鸡的体重27~30g,生存能力较弱,不耐寒,潮湿环境影响存活率,所以乌鸡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较为关键,要为雏鸡提供干净、干燥、通风、保暖、安静的环境。乌鸡喜好砂浴,应在鸡舍内放置砂浴槽,有助于乌鸡清洁羽毛,同时能促进其生长发育[1]。
2 加强育雏期的饲养管理
2.1 育雏舍的准备
雏鸡入舍前7d应对育雏舍进行清洁和消毒,具体流程为:清扫鸡舍内的垃圾粪便,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进行消毒,放置好饲养过程中使用的器具设施及垫料,紧闭门窗使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消毒时间持续24h以上。
2.2 器具设施的准备
育雏舍需要用到的设备和器具包括开食盘(纸)、饮水器、清洁用品等,日常饲养中要定时消毒,采取平养方式养殖的鸡舍内要准备足够的垫料,并且保持垫料干净、舒适。定期对取暖设施进行检查维修,防止供暖设备破损导致的雏鸡死亡。进雏前提前增加舍内温度,保持养殖环境的舒适。
2.3 育雏舍环境控制
乌鸡雏鸡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对育雏舍环境的控制较为重要,4日龄以内的雏鸡生存环境温度保持在34~35℃较为合适;5~8日龄的雏鸡环境温度控制在33~34℃,随后每周调整舍内温度下降2~3℃,待雏鸡5周龄后将温度控制在2O~25℃。育雏的第一周,鸡舍内相对湿度为65%左右较为适宜,7日龄后控制相对湿度为55%左右。在控制舍内湿度和温度的同时要合理的通风,保持环境内干燥舒适[2]。
在育雏的前3d每天给予23h光照,4d后开始每天光照时间减少2h,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饲养密度同样也是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个事项,乌鸡雏鸡的饲养密度应根据不同日龄进行设置,在14日龄以内,每平米饲养40~50只为宜,15~28日龄时每平米饲养20~30只,28日龄以后每平米饲养15只左右[3]。
2.4 开食
30%雏鸡有啄食现象时可以开食,开食后要注意营养供应,确保乌鸡的生长发育正常。
3 成年鸡饲养管理要点
3.1 鸡舍地点选择及建造标准
乌鸡放养地点需保证地势较高,避免雨季过于潮湿甚至发生水灾;同时养殖地要避风、向阳、水源充足,远离市区及嘈杂地段,尽可能保证乌鸡的正常生长。
成年乌鸡饲养通常以放养为主,所以多数为棚舍。棚舍建造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适度的简单、经济。而放养场地则需用围栏圈起来,避免乌鸡丢失,同时可以避免受害。围栏通常可以选择尼龙网、竹片及钢塑网等材料,经济实惠、坚固耐磨。围栏的高度应该保证在1.8m左右,过低会有乌鸡丢失,过高会提高造价。
3.2 育雏过渡
雏鸡在脱温后,可以选择一个晴朗的上午,将鸡群从育雏舍内赶出至放养棚舍内,随后让其自由觅食。执行放养后,应对育雏过后的乌鸡进行条件性训练,从而让鸡群可以适当服从指挥,降低人工压力。
3.3 疫病防控及治疗
乌鸡的抵抗力较比肉蛋用鸡强很多,很少发生疫病,死亡率较低,更容易防控疫病,但不可忽视。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态度,每日对棚舍清洁打扫,每周对棚舍进行一次全面性消毒;保持棚舍干燥、通风良好,避免病菌滋生;妥善保管饲料,避免饲料霉变,若发生霉变则需要及时处理,不可以饲喂给鸡群,避免患病。
3.4 养殖规模
养殖的具体规模应根据放养场地实际情况合理规划,避免乌鸡群饲养密度过大,造成自由采食量过低,影响乌鸡品质;同时也尽可能避免乌鸡饲养密度过低,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乌鸡放养的合理饲养密度应当保证在3~7m2/只,每群乌鸡的数量不可以超过500只,同时采取轮换场地的方式养殖,可以保持长期性的生态养殖,避免因过度开发造成几次养殖后土地贫瘠无法继续饲养。
3.5 养殖品种选择
乌鸡的品种主要有以下6种:泰和鸡、黑凤鸡、余干乌黑鸡、江山白毛乌骨鸡、雪峰乌骨鸡、金阳丝毛鸡。在饲养前,需根据当时的饲养地点及条件等实际情况对品种进行适当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