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因素对种公鸡繁殖性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2018-01-18孙丹彤杨光刘娇李忠秋
孙丹彤 杨光 刘娇 李忠秋
(1,沈阳安捷动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110141;2,沈阳波音饲料有限公司 110141)
1 能量(代谢能)
能量是保证种公鸡正常生长发育的基础,在实际生产中,能量是考虑的第一要素,只有能量得到满足,其他各营养物质才能正常发挥各自的生理作用。种公鸡对能量水平较为敏感,过高或过低的能量对种公鸡整体性能具有显著影响。长期使用低能饲粮会导致公鸡精液密度降低,精子活力减弱,精子畸形率上升,同时还会影响精液成分,降低精液质量。肉用种公鸡研究发现,能量摄入量是影响体重的重要因素,而体重又是影响公鸡繁殖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能量可以通过体重的改变来影响公鸡的繁殖力。体重偏轻的公鸡睾丸发育迟缓,且体重过轻会使公鸡产生 “心理性阉割”,这些公鸡在配种时易被母鸡威吓而使交配失败[1];体重超标的公鸡维持需要增加,导致精液品质下降,同时超标体重会导致种鸡交配欲望降低,受精率降低。翟娅玲和魏忠义(1996)对AA父母代种鸡实行地面平养、公母分饲,分别让种公鸡摄入不同的能量(1.36、1.43和2.06MJ/只·d),结果发现,第3组(2.06MJ/只·d)体重极显著高于前两组(1.36和1.43MJ/只·d),且公鸡腿脚病率随能量水平升高有升高趋势,受精率第3组极显著低于前两组;因此提出,繁殖期公鸡推荐代谢能为1.36~1.43MJ/只·d[2]。高小芳等(2010)在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三黄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中发现,日粮能量水平极显著的影响精子密度和精液pH,显著影响有效精子数,且当能量为11.7MJ/kg时,公鸡的精液量和有效精子数最多,精子密度最大[3]。王竹伟(2011)在研究能量水平对北京油鸡后期繁殖性能影响时发现,种公鸡精液品质受能量浓度的影响,低能组精子密度显著高于高能组,高能组精液量显著多于低能组,且最适能量水平为11.72MJ/kg[4]。梁远东(2003)同样也发现,要使公鸡产生大量的精液和保证良好的精液质量,饲料中应有11.30~11.72MJ/kg代谢能[5]。综上所述,能量摄入量对种公鸡具有重要影响,其需要量在11.30~11.72MJ/kg为宜。
2 蛋白质
蛋白质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是机体物质结构(细胞)、代谢活性物质(激素、酶、抗体)的主要成分,但已有大量研究表明,公鸡繁殖期对代谢能需求较高,但对蛋白质需求较低。黄松明和袁扬忠(1997)在研究不同粗蛋白对笼养种公鸡繁殖性能的试验中发现,适宜温度下,种公鸡的受精率随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降低[6]。李志芳(1997)在研究蛋白质水平与钙含量对父母代种公鸡精液质量及受精率的影响中发现,8周龄前的种公鸡饲料蛋白质含量不宜低于18%,否则对繁殖期受精率有负面影响,但9周龄以后饲料蛋白质含量不宜过高,10%~12%为宜,蛋白质过高虽能提前精子发育时间,但过量蛋白质不仅浪费饲料,而且会影响种公鸡后期的繁殖性能,导致受精率下降;当蛋白质低于12%,但不低于10%时,虽然种公鸡体重会稍有下降,但对公鸡性成熟期,睾丸重,精液量,精液pH,精子密度无显著影响,且能延长公鸡使用时间[7]。刘素洁等(2002)在研究不同蛋白水平(12%、14%和16%)对39~50周龄肉中型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时同样发现,在一定范围内,粗蛋白摄入量与种鸡精液品质、精子代谢活性关系不显著,饲喂低蛋白日粮(12%)对其繁殖力无负面影响,还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8]。综上所述,种公鸡(肉用型、蛋用型)在繁殖期对蛋白需要量较低,一般饲粮中蛋白含量保持在11%~12%即可满足繁殖期需要,且低蛋白饲粮对肉用型种公鸡尤其重要,其能保证公鸡具有较好体况,延长使用寿命。
3 氨基酸
有关氨基酸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研究较少,且主要集中在蛋氨酸、赖氨酸及精氨酸上。王志跃等(1999)发现,低蛋白日粮中,适量添加蛋氨酸,赖氨酸(额外添加0.19%蛋氨酸,0.24%赖氨酸)对种公鸡体重及有效精子数有显著影响[9]。精氨酸和蛋氨酸直接参与精子生成,在日粮中适量补充精氨酸能显著增加种公鸡精液量。在精子少质量差的公鸡饲粮中额外添加50mg/只·d精氨酸,其精液量显著提高了3倍,精子浓度提高了6.2倍,精子活力提高4倍[10]。
4 维生素
VA和VE是公鸡必不可少的维生素,饲料中VA和VE的含量与精子发生、成熟有关。缺乏VA可引起公鸡性腺和性上皮细胞病变,使种鸡繁殖功能紊乱,精子活力下降,种蛋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下降[11]。缺乏VE时公鸡睾丸变性萎缩,精子运动异常,甚至不能产生精子[12]。李志芳和江永辉(2002)研究表明,在正常饲粮中额外补充VA和VE可改善试验后期公鸡精液品质,且发现VA和VE具有协同作用[13]。张磊和刘岐(2009)也在饲粮中强化了VA和VE的含量,结果发现,VA和VE强化组对30周龄种公鸡睾丸质量、睾丸纵径、睾丸横径、平均射精量、精子密度、畸形率、精子活力和受精率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且在试验条件下VA推荐添加量14000IU/kg,VE推荐添加量45mg/㎏[14]。有研究表明,VC有利于睾丸内曲精管上皮功能和其他生理功能的正常运作。在73.4℉的环境下,饲粮添加VC后精液量、精子密度和一次射精的精子数显著增加[15]。刘国晓(1999)在安卡红种公鸡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VC(200、250和300mg/kg),在热应激条件下测定各组精液质量发现,300mg/kg组的精液品质、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推荐日粮中VC的最佳添加量为250mg/kg,夏季应增到300mg/kg[16]。李丹等(2009)也发现,300mg/kg VC有利于提高公鸡精液量。
5 矿物元素
矿物质中常量元素钙、磷在种公鸡中研究较多。但在实际生产中仍有部分养殖场未将钙磷水平加以重视,繁殖期仍让种公鸡使用母鸡饲粮,从生理功能上分析,繁殖期公鸡和母鸡营养区别主要在钙水平差异较大,公鸡对钙的需求量为0.8%~1.2%,母鸡为3.0%~3.5%。且从营养元素吸收方面考虑,公鸡饲粮中高钙可与微量元素产生拮抗作用,过量摄入钙会影响其他微量元素的消化吸收,特别是对繁殖性能相关的元素,如锰、铜、锌等,导致继发性锰、铜、锌缺乏,影响种公鸡繁殖性能。黄松明和袁扬忠(1997)在种公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钙(0.9%和3.3%)也发现,高钙组钙含量是低钙组的3.5倍,但受精率比低钙组低3个百分比,这表明钙水平对受精率影响很大,同时推荐种公鸡饲粮中该水平保持在0.9%,且钙磷比例保持在1.5~2∶1比较好[6]。李志芳(1997)等研究发现,与其他组相比,高蛋白、高钙组种公鸡的精液量,精子密度,受精率均显著降低,这说明过量的蛋白质和钙会抑制种公鸡的繁殖性能[7]。同时进一步证明父母代种鸡养殖中公母分饲十分必要。
微量元素对种公鸡繁殖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微量元素缺乏会引起内分泌激素分泌失调,酶活性降低,生殖器官组织结构异常,其中锌、锰、硒对在不同方面对种公鸡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饲粮缺锌会导致种公鸡生殖道内酶活性降低,性激素分泌不足,生殖器官发育受阻,同时还会延迟种公鸡性成熟时间。尚德隆等(1990)在研究锌对雄鸡生长发育的影响发现,5和10mg/只的锌可显著增加种公鸡睾丸重量、鸡冠体积,使公鸡第二性成熟提前。张伟和张克英(2007)在研究锌对肉种鸡生长发育期性成熟的影响时发现,不同浓度的锌对15~25周龄种鸡的体重、睾丸发育情况、曲精细管管径、生殖上皮厚度和间质细胞核径有显著改善作用,且适宜添加量为75~85mg/kg。硒具有抗氧化功能,可以清除体内氧自由基、氢过氧化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为精子的生成及成熟和胚胎发育提供保护。有研究发现,在种公鸡饲粮中硒可以提高精子活率,降低精子畸形率,从而提高公鸡的繁殖性能;同时发现有机硒的生物学效价好于无机硒。张建新等(2004)在1日龄种公鸡饲粮中添加0、1、5、10、15、20mg/kg的亚硒酸钠,饲喂22周后屠宰发现,饲粮中添加硒极显著的改善公鸡体重、睾丸重及睾丸体积,对照组(0mg/kg亚硒酸钠组)曲精细管发育受阻,试验1组(1mg/kg亚硒酸钠)曲精细管发育良好,生精上皮细胞层数多,关闭后,管径大,管腔中含有大量游离精子,精子状态良好,但试验2~5组随着硒含量的增加,曲精细管发育及管腔中精子量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没有精子存在。这表明低浓度的硒(1mg/kg以下)可以促进公鸡睾丸发育和生精机能的改善,但高浓度或持续过量添加硒对种公鸡具有毒害作用。日粮缺锰对导致种公鸡琥珀酸脱氢酶活力降低,睾丸发育受阻,睾酮分泌减少,曲精细管管径变小,精子数量减少。史好赞等(2010)在研究中锰水平对海兰褐种公鸡精液品质的影响时发现,日粮中添加锰可以显著提高公鸡射精量、精子活率、精子密度和受精率,且推荐添加量为138mg/kg。但李丹等(2009)在研究锰对良凤花父母代种公鸡精液品质及种蛋受精率的影响时发现,高浓度的锰(100和150mg/kg)对种公鸡繁殖性能无正向作用,且种公鸡射精量显著下降,并且推荐最适添加量为50mg/kg。因此,锰的添加量仍需进一步研究,避免因其添加量超标造成损失。
6 小结
综上所述,为保证繁殖期种公鸡的体况及受精能力,公鸡饲粮中需要较高的能量,但对蛋白质需求量不宜过高(12%及以下蛋白),同时在配制饲粮时应保证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充足、平衡。现场实践者在能量、蛋白、氨基酸水平上可参考安伟捷2016版营养标准,矿物元素可参考安伟捷2016版营养标准,但锰元素的添加还需根据种鸡品种及场内情况具体考量,维生素水平应根据场内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宜多不宜少,尤其是在应激条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