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树虫害草履蚧和枣瘿螨的发生与防治

2018-01-18郑光继易海坤张玉涛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息县叶色虫口

郑光继 易海坤 张玉涛

(1淅川县林业局 河南 淅川 474450;2息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河南 息县 464300;3息县林业局 河南 息县 464300)

草履蚧若虫和雌成虫常成堆聚集在枣树的腋芽、嫩梢、叶片和枝干上,吮吸汁液危害,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出现早期落叶现象。枣瘿螨主要为害枣树叶片,使叶片卷曲,叶色发灰,落花、落果、落叶严重,果面具锈斑,果实品质降低并大幅减产。

1 草履蚧

属同翅目蚧科枣树害虫,又名树虱子、草鞋虫。在我国分布广泛,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河南等省(区)均有分布。若虫早春群集枝条嫩芽上吸食汁液,导致芽枯、树衰,大量落花、落果。

1.1 形态特征。卵椭圆形,初产淡黄色,后呈褐色。若虫与雌成虫相似,体小色深。雄蛹圆筒形,棕红色,长约5 mm,外被白色绵状物。雌虫无翅,扁椭圆形,体长10 mm左右,似草鞋状,赤褐色,被白色蜡粉。触角丝状,黑色。足黑色。口器暗褐色,着生前足之间。雄虫紫红色,体长5~6mm,展翅10mm。翅1对,淡黑色,复眼球形,黑色。

1.2 生态习性。该虫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初春随着气温的上升,卵孵化为若虫,开始若虫留居在卵囊内,当树液流动时,若虫破囊出土上树,3月为出土盛期,若虫多在气温高的中午前后活动,上树吸取汁液。4月上旬若虫第1次蜕皮后,虫体增大并分泌蜡粉,4~5月若虫第3次蜕皮后,雄性若虫在皮缝、树洞内化蛹,10 d左右雄成虫羽化,雌若虫3次蜕皮后达到性成熟。雌雄交配后,雄成虫死去。5~6月雌虫下树,钻入地下5~7 cm土层中,分泌白色绵絮状卵囊,产卵其中,越夏过冬。

1.3 防治方法。一是人工防治。做好田间整地,挖出卵囊灭虫。同时,结合抚育管理,清除枯草、枯叶,并集中烧毁,以降低虫口密度,减少虫源,减轻该虫危害。二是生物防治。保护红环瓢虫等天敌,减少虫口密度。三是化学防治。在若虫孵化盛期用药,喷施30号机油乳剂30~40倍液,喷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20%杀灭菊酯6 000倍液加40%氧乐果1 500倍液。

2 枣瘿螨

属蜱螨目瘿螨科枣树害虫,又名枣锈螨、枣壁虱。河南、甘肃、宁夏、安徽、浙江等省(区)均有分布。枣树被害后,叶片卷曲,叶色发灰,落花、落果、落叶严重;果面产生锈斑,造成果实减产,品质下降。

2.1 形态特征。卵圆球形,乳白色,光滑,透明。若螨为胡萝卜形,体形小于成螨,乳白色或淡黄色,具附节2对,腹部光滑,略显横纹,尾部略尖。成螨胡萝卜形,长0.15 mm。初为乳白色,后呈淡黄色,半透明,具光泽,头胸部附肢2对,其中螯肢(羽爪)1对,短粗;螯爪较小,先端钝圆,基节前侧有棕斑1个。喙针状,位于头下螯肢间的后方。胸部背板宽近圆形,腹部有许多横纹。

2.2 生态习性。该虫以成螨、若螨在枣股鳞片或枣枝皮缝中越冬。该虫繁殖快,抗逆力强,蔓延迅速,分布广,不易防控。春天枣芽萌发时,越冬螨开始活动、取食,密度小时,多集中在枣叶背面三主脉两侧,活动半径甚小,但有借风力迁移的习性,扩散为害速度快。6月份达到危害高峰期。叶的两面均可为害,但以背面为主,受到为害的叶面向上纵向卷曲,叶色由绿变灰,叶质发脆。在气温高、大气湿度相对低时,不利于该虫发育。7~8月高温天气时,螨虫由叶片向鳞芽转移越夏,叶片上该螨的数量减少。9月该螨的繁殖速度下降,虫口密度变小。9月底以后,该螨入蛰越冬。

2.3 防治措施。一是做好苗木检疫工作,防止该虫扩散危害。二是做好浇水、除草、施肥等管护工作,增强树势,以提高苗木的抗虫性。同时,结合冬季修剪,去除病虫枝,刮除老翘皮,集中烧毁,消除越冬虫源。三是在枣树发芽前,喷1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成螨和老龄若螨。在5月上中旬,及时喷20%的螨死净2 000倍液、2%阿维菌素4 000倍液、50%灭蚜松1 000倍液或20%扫螨净3 000倍液。四是保护和利用天敌,如瓢虫、小花蝽等,减轻该虫危害。

[1]陈贻金.枣树病虫及其防治 [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2]曹景金.草履蚧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2~83.

猜你喜欢

息县叶色虫口
息县城区防洪形势分析及工程措施建议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夏 荷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息县
息县自然资源局调研多测合一工作
泰安气候条件对‘黄金芽’茶树新梢呈色及生化成分的影响
水稻突变体库的构建及部分性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