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播期的合理选择

2018-01-18李志壮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耕层播种期生育期

李志壮

(辽宁省锦州市松山新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辽宁 锦州 121013)

锦州市松山新区位于锦州老城区与锦州滨海新区之间,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玉米是松山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80%。近年来,当地农业技术人员对合理选择玉米播期做了研究和技术总结,以适应当地玉米密植品种的大面积推广,应对近几年当地春、夏季干旱频发的极端天气。

1 影响玉米播期的因素

1.1 地温。玉米播种的适合地温应5d内稳定通过10℃。如果因为抢墒播种等原因,地温稳定通过5℃也可以播种。地温低会使玉米出苗时间延长,地温过低时还会造成冻害而影响出苗;而玉米出苗时间延长,会加大病害的侵染和地下害虫的危害,同时出苗率降低,苗势不整齐。在玉米发芽的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地温越高,发芽和出苗越快、越整齐。晚播有利于出苗,但要考虑一定满足本品种的生育积温要求,避免遭受霜冻后籽粒不能正常成熟、籽粒含水量过高。

1.2 土壤湿度。玉米发芽和生长要求地表10 cm土壤相对湿度为70%~80%。湿度过大,影响种子呼吸,造成烂种;湿度过小,种子在土壤中不能吸水膨胀发芽,或是发芽不充分、不能正常出苗。

1.3 品种生育期。当地露地籽粒用春玉米品种,生育期最长为138 d(基本为高秆稀植品种),最短为120 d,大部分当地主栽的密植品种生育期为120~130 d,当地初霜期在10月5日左右。因此,只要正常在初霜期收获,生育期超过135 d的品种在5月初以前播种为宜;密植品种在6月1日以前播种即可。

1.4 极端气候因素。近年来当地春旱、伏旱频发,严重影响玉米的播种、生长和产量。春旱造成玉米不能适时播种,伏旱影响玉米抽穗、吐丝和授粉,秋吊影响玉米产量和籽粒饱满度。适当调整播期,可避开极端气候因素对玉米生育和产量的影响,如抢墒播种、干埋等雨播种应对春旱,调整播期应对伏旱等。

1.5 病虫害因素。由于当地玉米重茬连作现象严重,病虫害特别是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发生较为严重。除了药剂控制等方法外,调整播期也能控制一些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近年来,当地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活动猖獗,农民群众在播种时尽管采用了杀虫种衣剂包衣、杀虫颗粒剂随种肥施入土壤等措施,但依旧效果很差。实践证明,在耕层地温达到17℃后播种,金针虫由于不能忍受耕层土壤的高温,会深入到耕层土壤以下地温较低的土层活动,而不会危害玉米幼苗。在地温较高时播种,种子发芽较快,一般7 d即可出苗,能够减轻土传病害对种子和幼苗的侵染。

2 播种期对玉米各项生育指标的影响

2.1 产量。一般来说,能够达到玉米正常成熟的前提下,播种越晚产量越高。当地试验表明,生育期125 d的玉米品种,以4月20日为产量基数,4月30日、5月9日、5月19日播种,增产幅度分别为3.85%、9.53%和11.60%。从考种数据分析,穗数差异不明显;但越晚播种的处理,穗粒数越多,千粒重也越重。

2.2 植株形态。不同播种期的玉米植株形态略有差异。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植株、穗位高度增加;单株玉米叶片数量变化不大;播种越晚,单株叶面积越大,叶片光合作用时间越长。

3 玉米播期的合理选择

当土壤温度至少有5~10 d的时间已达到10℃时可以正常播种,适宜的耕层土壤相对湿度为70%~80%。根据影响玉米播期的因素、播种期对玉米各项生育指标的影响和当地普遍选用生育期为120~130 d的玉米密植品种的生产实际情况,建议当地玉米适宜的播期为4月20日~5月20日,特殊的生育期较长品种应在5月10日前完成播种。如前期土壤墒情较好,可在4月末前完成播种;如前期土壤墒情较差,5月10日前可等雨待播;5月10日后如土壤墒情仍然较差,可以抗旱播种或干埋待雨。此外还可适当调整播期,使玉米躲避病虫害及干旱气候的影响。

猜你喜欢

耕层播种期生育期
大豆生育期组鉴定分组方法的比较研究
镇平县依据冬前气温变化对小麦播种期及播种量的调整探索
土壤侵蚀对紫色土坡耕地耕层障碍因素的影响*
吉林水稻关键生育期延迟型/障碍型冷害时空变化*
不同生育期大豆品种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轮作制度对敦化市土壤主要理化性状影响的研究
江西省双季早稻直播适宜播种期的区域划分*
基于遥感ET数据的辽宁地区典型农作物生育期耗水规律分析
耕层构造对土壤三相比和春玉米根系形态的影响
红壤坡耕地耕层质量特征与障碍类型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