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学中问题学生的帮扶策略

2018-01-18许文忠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共情化学家庭

许文忠

(平山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河北 平山 050400)

根据网上资料得知,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问题的影响,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以此类推,“化学问题学生”是指化学学习和认知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

我们经常听到“XX是化学问题学生”。但根据几十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没那么多问题学生,更多的是遇到困难、遇到困惑和遇到问题,没能解决好的学生。教师只有认真了解了学生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走出困惑,走向新生。因此,笔者建议化学老师不要过早地给学生贴上问题标签。这样往往是把学生推向老师的对立面,使学生逆反心理更重,老师管理更难,使学生不能积极向上的学习和生活,找不到“回归健康之家的路径”。也因此希望老师们从今天起都记住一个新的说法—“化学学习中遇到问题的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他们找到“回家之路”。

怎样让“遇到问题的学生”重回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找到阳光向上的“回家之路”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1 师生共情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师生产生共情的关键是重视这些学生,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和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找到归属感,感到自己被老师所悦纳和理解,迫切需要获得老师的理解和关怀,愿意和老师交心,进行情感倾诉,从而找到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并想办法加以解决。师生共情是建立和发展师生关系的重要因素,应成为每位教师的基本特质,应得到更多教师的关注和推广。

笔者接触的“化学学习中遇到问题的学生”中,有很大比例是由于家庭教育方法不恰当,缺乏亲情关爱,丧失学习自信心,并认为被老师同学嫌弃,这些因素不断积累,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进而产生厌学情绪,上课做出各种引起大家关注的事情。因此,化学教师不仅要以高度的责任感、满腔的教育热情去对待他们,还要积极研究他们的心理,找到他们的症结所在,有效地矫正他们的不良学习行为,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化学学习中遇到问题的学生”最大的特点是:矛盾的心理。正确与错误,思想与行动,愿望与现实纠结着他们。他们不是“脸比城墙还厚”、既无荣誉感又无羞耻心的异类,他们也有强烈的自尊心,也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关注和认可。但实际生活中,这样那样的原因使他们得到的大多是批评、指责和嘲笑,挖苦、歧视和冷遇。在这种矛盾心理的支配下,他们丧失信心,表现冷淡,甚至故意破坏。其实他们最渴望的正是别人的理解。这时,教师就要走进他们的内心,了解他们的需求。他们的一次认真听讲,一回完整的作业,一个微笑,一件好事,教师都要及时地表扬,使他们得到同学们的认可。因此,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契机,给予充分的肯定和真诚的赞扬。

2 师长共情携手学生的改变之路

《三字经》有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可见学校和家庭在中国古代的教育理论中就是一体的。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最完备的教育模式是‘学校—家庭’教育,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说明在教育上,家校合一,也是中外教育家的共识。也就是说只有学习的驾驭者——教师与家长共情,学校与家长共鸣,才能更好促成孩子的健康发展。其实,很多所谓的“化学问题学生”,其家庭也往往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2.1 “不和谐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扭曲”。孩子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下,会对他们身心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很多孩子表现为忧郁、孤僻、不自信、偏激或者易冲动、暴躁、好斗、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等。父母的不和睦让孩子付出了沉痛的代价,甚至成为争斗中的牺牲品。既然有勇气让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父母就有责任维护家庭和谐,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2 “离异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残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性的解放,家庭离异现象愈演愈烈。孩子成为离异双方的累赘,在经济问题或教育问题上相互推委。造成了孩子物质条件上的困难,精神生活的匮乏,使很多孩子产生自卑情绪,丧失学习信心,甚至借助早恋寻找亲情与慰籍。

2.3 “过失家庭”造成“家庭教育的畸形”。家庭成员品质恶劣、作风问题、参与犯罪,而被判刑的家庭,给孩子带来精神上严重创伤,给孩子的生活蒙上了阴影。会让孩子忧郁、偏激、自卑、不自信,更有甚至会破罐子破摔,甚至造成罪错品行。

2.4 “留守家庭”造成“爱与教育的缺失”。外出务工大军的不断扩大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父母外出务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学校或由亲戚托管。这些学生渴望家庭的团圆与温暖,得不到时就会出现任性、恃强、自我为中心、自私、孤独、封闭、畏惧等等情况。并且普遍存在学习困难、纪律散漫等问题。

2.5 “健康家庭”的“强势教育”。此类家庭父母双方大多在工作岗位上有一番成绩,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按自己的理想设计孩子的生活,严格要求孩子,不停地给孩子灌输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能,不能容忍孩子一次的练习偷懒,不能容忍孩子一次的考试失误,更不能容忍孩子不被老师和同学认可,认为自己最关心爱护孩子,认为棍棒之下出才子。结果违背了孩子天性,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

面对这些家庭,教师更要与家长形成合力:引导“不和谐家庭”和谐化,给孩子一个温暖的家;开导孩子做“离异家庭”的好帮手,父母认识自己的义务和责任;教导“过失家庭”的孩子“人非圣贤”,只要亲人改了,大家都会接纳他们。这不是你的错,你应该坚强起来;号召全班同学为“留守家庭”的孩子送温暖,建议父母常回家看看;多做“强势教育”家庭的工作,传授他们正确的科学的教育方法。

3 同学共情帮扶学生的共进之路

从同伴的交往中,得到友谊、支持、尊重和理解,是学生必须的精神寄托。“化学学习中遇到问题的学生”更需要伙伴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要有意安排学习成绩好、性格开朗、阳光向上的同学与他们组成“手拉手”小组,随时给他们树立榜样。模仿是中学生的一个心理特点。健康向上的榜样具有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作用。榜样一旦在他们心中确立,他们就会自觉地效仿,要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确定不同的帮扶伙伴。教师鼓励帮扶榜样在各个方面帮助他们,同时也完成榜样自己的成功体验。教师要寻找班里比较成熟、责任心强的学生,在他们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好的行为品质的模仿一定会使他们更快地回归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找到阳光向上的“回家之路”。

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受教育者的心智在无数次地引导与纠正中得到发展,在无数次地失败与努力中得到发展,在无数次地完善与整合中得到发展,从而使生活从不理性到理性,从不完美到完美,从不成功到成功。允许“化学学习中遇到问题的学生”存在,教育者就会拥有更多的教育体验,但帮助“化学学习中遇到问题的学生”,才更能彰显化学教师的高水平、大智慧。运用各种方法转化他们,才会使他们更快地回归健康的学习和生活,找到阳光向上的“回家之路”。

[1]韦桂美.教育叙事研究:教育科研回归生活的方式[J].教书育人,2004(10):19~20.

[2]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 [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3]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共情化学家庭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家庭“煮”夫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恋练有词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