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 “三导”策略
2018-01-18王雪粉
王雪粉
(河间市沙洼乡东八里庄中心小学 河北 河间 062450)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导研式”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数学“导研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数学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照师生构建的认知策略和探究模式框架,对数学知识和规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内化反思,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遵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流程和规律,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的教学方法。“导研式”教学的三个关键环节:“导问”、“导研”、“导思”是非常重要的。“导问”是激发学生思维的钥匙;“导研”促使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更深层的挖掘数学知识的奥秘,探寻数学规律和结论;“导思”是引导学生深度思维,是对数学学习探究过程的再思考,是“反刍”消化和吸收“营养”的过程。笔者结合小学数学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的教学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导研式”教学中具体的“三导策略”。
1 “导问”—激发学生思考数学问题
“导问”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导问的作用是使学生能够合理的对问题进行提问。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时要注意引导的方法,要使学生对提问的重要性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和善于质疑的习惯。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发展水平。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是对学生的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教学的一切活动要始终围绕着这一目标来进行。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 《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一课时,首先进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生掌握了分数的意义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能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经过自己的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其次,要明确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自主、合作等学习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分数的改写。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这样的“导问”促使学生聚精会神的全面细致的观察实验现象,思考数学问题,摆脱固有思维模式束缚,自主的对遇到的问题进行多方位的思考来解决问题。
2 “导研”—促使学生探究数学问题
“导研”是教学环节的重中之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是数学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在这一关键的教学环节中,要求教师要对学生非常清楚的了解,一是熟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二是把握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学生已经开始习惯抽象逻辑思维,但思维还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仍需具体形象的来支持);三是预知学生探究的难点以及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思维障碍,进而对学生及时指导和必要的帮助,进而促使学生在自主构建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对数学结论进行发掘。
在这样的“导研”环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究过程,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进行反馈。特别是对学生自学情况、讨论状态和学习效果及时进行反馈,并有针对性的及时进行必要的点拨和指导,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着解决问题的方向不断扩展,使学生的探究活动越过一个个思维障碍,使探究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好的收效。
3 “导思”—引导学生开展数学反思
“导思”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引导学生反思要注意引导的方式。一是教师给学生以确定的反思目标,并帮助学生构建反思框架,理清反思路径,对概念与结论进行再思考再辨析。二是给学生提供变式训练材料,帮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进行巩固和消化。总体来讲,通过反思,促使学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所学的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总结学习过程中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以及体会和感悟,使学生的认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实现飞跃,为以后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
例如,在接下来的 《分数的基本性质》导研环节后,紧接着的是引导学生开展一系列的数学反思活动,这一阶段实际上是应用、提高阶段。教师要有预见性地设计一些既有利于巩固学生新的认知结构,又有利于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题。既可以选择一题多变的变式训练,也可从选择形式多样、适合训练学生发散探究的问题:①能否利用刚才的结论来进行定性的证明呢?引导学生自己完成。②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 《分数的基本性质》,并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这一部分训练时,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探究遇到困难时再进行小组讨论,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这样的反思能加深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为以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运用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