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糖尿病肾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的检验结果分析
2018-01-18白静
白静
糖尿病是慢性疾病, 以中老年人为主。目前, 医院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 导致了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类型, 大约有30%的糖尿病患者都患有该并发症, 因此患者的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危害[1]。单纯对尿蛋白进行检查, 不能够对患者的肾脏病变及时的反映, 尿蛋白阳性状态就说明了患者的肾脏已经开始受到了损伤, 尿微量蛋白的诊断可以作为患者临床肾脏病变的一种依据, 可以判断糖尿病肾病。所以, 临床中对患者进行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此次选取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 分析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的意义,给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本院诊治的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实验组, 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27例, 女23例, 年龄最小35岁,最大75岁, 平均年龄(60.5±4.9)岁。对照组男29例, 女21例,年龄最小38岁, 最大78岁, 平均年龄(63.8±4.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集两组尿液样本, 空腹状态进行, 使用分析仪器设备对患者的尿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验, 使用常规分析方式进行对比。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验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尿白蛋白阳性率为100%(50/50), 尿微量蛋白阳性率为54%(27/50);对照组尿蛋白阳性率为16%(8/50), 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0;两组尿蛋白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尿蛋白阳性患者的尿蛋白含量为(148.24±4.26)mg/L, 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26.64±3.19)mg/L;对照组尿蛋白阳性患者的尿蛋白含量为(95.63±3.52)mg/L, 尿微量白蛋白含量为(10.54±3.36)mg/L;两组尿蛋白阳性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在临床中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常见类型, 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2]。一般来说, 糖尿病肾病患者初期症状不明显, 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情况, 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因此其生命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在王曼曼等[3]的研究中, 患者的肾功能没有异常状态时可以对蛋白质进行屏蔽, 尿液内的蛋白含量比较低, 而患者肾功能异常时, 肾小球不完整, 有大量的蛋白通过, 肾小管的功能受到影响, 尿液蛋白水平上升。在侯振江等[4]的研究报告中称, 尿微量蛋白和血液流动现状之间存在关联性, 对肾小球的重复吸收能力造成了危害, 蛋白质从毛细血管中溢出,肾小球的负担能力比较低, 尿液内的蛋白水平比较高, 可是该指标还没有达到蛋白质的指标, 因此就产生了尿微量蛋白[5]。糖尿病患者出现该情况后, 说明其肾小球功能已经有异常状态, 开始变得通透, 而且不断的加剧, 这是初期的明显症状, 肾损伤是能够逆转的, 通过及时有效的诊断以及治疗, 可以降低患者的延缓病情发作, 降低患者死亡率[6]。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实验组尿蛋白阳性率为100%(50/50), 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54%(27/50);对照组尿蛋白阳性率为16%(8/50), 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0;两组尿蛋白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对尿蛋白进行检查, 不能够及时的反映患者的肾脏病变, 尿蛋白阳性状态就说明了患者的肾脏已经开始受到了损伤, 尿微量蛋白的诊断可以作为患者临床肾脏病变的一种依据, 可以判断糖尿病肾病。两组尿蛋白阳性患者的尿蛋白含量、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检验可以对患者的健康情况进行分析,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该指标阳性率高, 蛋白含量高于健康群体, 微量蛋白也高于健康群体。如果尿蛋白检验显示阴性, 患者的肾功可能已经受到损伤, 而且该损伤是不可逆的[7,8]。临床中尽早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对于患者的病情发展遏制具有较好效果, 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9,10]。
总之, 临床中为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早期的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有助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对早期治疗提供参考, 对血糖控制提供帮助。对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验能够对患者的肾脏受损情况进行了解, 针对性的采取措施, 阻止病情恶化, 降低患者的临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