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基地搭配循环水池种养 试验方案
2018-01-18孙雷雷孙兴华
冯 森 孙雷雷 刘 磊 孙兴华
一、试验背景
1.高集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有高标准钢架结构温室大棚100个,占地总面积460亩,主要生产种植品牌哈密瓜——“高集密瓜”,产品十分畅销。因哈密瓜需要及时打顶、除叉,有大量的鲜嫩茎、叶产生,这些茎、叶平常多丢弃在路边、壕沟,极易腐烂,对环境造成很大影响。鲜嫩的茎、叶含有丰富的纤维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是草鱼的可口饵料,约50kg的茎、叶能养出1kg的草鱼,这种菜叶鱼既是无公害产品,又生态、安全,市场售价不会低于30元/kg。因此每公斤废弃的茎叶又能收入0.6元,每亩大棚可增收近千元。
2.地下井水水温偏低、营养单一,直接灌溉蔬菜,影响积温,对蔬菜的生长不利。通过鱼池使用后,水的温度相对稳定并有所提高,加之鱼的排泄物对水体的富营养培养,排出后的水再用于灌溉蔬菜,非常适应蔬菜的需要。鱼池排出的水,经过发酵后,成为更富营养的酵液,再行灌溉蔬菜,将会更加提升蔬菜的品质和产量。
二、试验技术路线
1.循环水养殖与种植蔬菜的温室大棚结合,进行互补、科学匹配。
2.鱼池以草食性鱼类(草鱼)为主,利用蔬菜生产过程中的鲜嫩茎、叶为主要饵料,辅以蔬菜茎叶干燥后粉碎为主要原料的配合饲料。鱼的质量标准达到无公害食品级以上,生态、健康。
3.根据草鱼喜清水特性,取地下井水先进鱼池供养鱼使用,并采取微流水循环供排。
4.鱼池水流出后,进入发酵池进行发酵,从而形成酵液,酵液作为蔬菜大棚所需的水源、肥源、生物制剂并用。这样,避免了井水直接浇灌蔬菜造成的水温偏低、营养缺乏或重复浇灌等诸多问题,可谓一举多得。
5.此举将形成生态、绿色、循环、可持续、高质量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三、试验主要技术参数
1.试验鱼池面积3亩,水深1.5~2m。池底用三合土拌匀、轧实,厚度30~50cm,防止渗水、漏水。池四周坡、壁进行硬化处理。池底排水口附近设20~30m2的集中集污区域,有栅网与养鱼区域阻隔。
2.池塘水源为地下井水,井水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微流水循环,每日不低于20小时。(在应实际需要或确保有效增氧措施前提下,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3.鱼亩产量设计2000kg,出塘鱼规格2.5~3kg/尾,亩放养数量为800~1000尾,放养鱼的规格0.25~0.5kg/尾。
4.根据鱼的亩产量,按照饵料系数50预计,一个生产周期每亩鱼池约需鲜嫩蔬菜茎叶10万kg。(2000kg×50kg/kg=100000kg)。
5.生产周期:水温在15~25℃之间的季节段,从放养鱼苗到成鱼出塘,约需8个月。
6.鱼的经济效益:品牌生态草鱼按30元/kg计,亩收入为6万元,亩纯利润按50%计算为3万元。
7.每亩消耗鲜嫩蔬菜茎叶10万kg,经过鱼的消化、排泄后,可生产高档有机肥料1~2万kg,价值1万元以上。
8.10万kg蔬菜茎叶的消化处理,可解决蔬菜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问题,可谓变废为宝,同时,美化了生态环境。循环、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结合蔬菜生产和现代农业发展,生态循环水养鱼可为乡村旅游增加垂钓、休闲、美食体验等内容,为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注入新鲜活力,为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有益探索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