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暴雨洪水给渔业养殖带来的灾害及灾后重建的思考
——以河北省灵寿县池塘养殖为例

2018-01-18丁瑞敏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14期
关键词:洪水池塘养殖场

丁瑞敏

2016年“7.19”“7.24”特大暴雨灾害,给河北省大部分地区的水产业带来了严重影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灵寿县水产管理处成立灾后管理小组,组织技术及渔政人员及时对灾情进行了解,并对灾后重建工作进行了部署。灾后管理小组不顾严寒酷暑,深入到各养殖场进行灾情了解及灾后重建工作指导,使我县水产业尽快恢复了生产。

1 灾情发生的原因

(1)我县多数养殖场为了减少运营成本,大多选择依河而建,这样可以得到充足的水源,降低养殖成本,而且多处于河道底部,枯雨年份也可为养殖户带来收益,但丰水年份易被冲垮,多年收成毁于一旦。

(2)暴雨发生前,虽然第一时间告知养殖户暴雨洪水信息,通知各水产养殖户加强科学管理,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并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确保在第一时间内知晓相关信息并作出处理。但是由于养殖户麻痹大意,而且是我县20年来不遇的暴雨洪水,仍然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可逆的损失。

2 核实了解受灾情况

管理小组深入养殖场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灾情了解及灾后重建工作指导,并深入养殖场面对面指导,针对当前洪水特点给养殖户提出了防洪意见,要求养殖户及时做好鱼塘排水和塘埂加固工作,确保水产养殖户的生命财产安全。经过核实调查,暴雨造成我县养殖池塘被冲毁或淹没面积达1207.2亩,产量损失1268.5吨,直接经济损失1655.23万元。损坏增氧机26台,水泵9台,投饵机21台,鱼料合成机4台,冲毁堤坝、围栏、饲料房、生产用房若干,沉没船只17艘(6只机动渔船、11只非机动渔船),直接经济损失84.268万元。损失饲料14.8吨, 总计经济损失1739.498万元。

3 制定灾后水产养殖管理措施及灾后重建规划

3.1 制定灾后水产养殖管理措施

针对灾情制定了灾后水产养殖管理措施,通过发放明白纸及微信群中发放信息对指导养殖户进行灾后生产,共发放水产养殖灾后管理措施明白纸50份。

3.1.1 检查、维护池塘基层设施

对于受灾不严重的池塘进行加固、修复;检查电路、电器,保证用电安全;检查供排水管网,清除堵塞,保证畅通。除清池内垃圾、淤泥。

3.1.2 调节水质

(1)养殖池要加大换水量,尽快恢复池塘水质清新,普通池塘适当换水,使用沸石粉之类吸附剂,尽快降低浑浊度。

(2)生石灰、二氧化氯、漂白粉等消毒剂对水体消毒。消毒后,用微生态制剂调整水质。

(3)灾后池塘水比较瘦,可以施放有机肥料,培养饵料生物。比如施放鸡粪、猪粪等,用量为200~300kg/亩,但不能直接投入鱼池中,以免肥料在水中腐烂分解,消耗氧气,释放出有毒气体。施肥时,要先将肥料堆放池边,用塑料膜封盖,经过一段时间使其发酵,然后均匀泼洒池中。尽快培育出养殖所需要的水,如:①黄褐色水(包括褐色水,褐绿色水),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以硅藻门、绿藻门的藻类为主,硅藻是许多水生动物及其幼体的优质饵料。当硅藻大量繁殖时,水体的颜色呈黄褐色,该种水色是养鱼的上好水色。②黄绿色、草绿色水,水体中所含的藻类主要以绿藻门的藻类为主。一般情况下,生长绿藻的水体颜色呈黄绿色,绿藻繁殖较多时水色呈鲜绿色,绿藻可以大量吸收氮肥,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所以以绿藻为主的水体是较稳定的,是养殖者所期望的水色。这两种水色的水质比较好,水体中所含的浮游植物一般都是鱼类易消化的种类,有利于养殖生产,要注意保持。

(4)定期检测水体pH值。洪水过后,水体中可能带有各种有机物质,对水体pH值造成影响,要定期检测水体pH值。如:pH值过低,变化幅度过大通常是水体变坏,水体中溶氧降低,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增加的综合体现,pH值过低或下降过快都会降低和削弱鱼类血液的载氧能力,造成其生理缺氧和应急;亦会降低水体中磷酸盐的溶解度,进而导致浮游植物的繁殖减弱,有机物分解速度降低;而且在酸性的水体中鱼类更容易感染寄生虫。采取措施:①可以将池中水排出1/4~1/3,注入新水,反复2~3次,以调节水体中的pH值;②每半月泼洒生石灰水,每亩用量5~15kg,既可以调节水体pH值,又可以防治病害发生;③加速培植浮游植物,形成新的藻类,对于形成的蓝藻要及时控制,必要时追施无机肥料,促使优良藻类繁殖;④充分增氧,控制还原型物质的生成。如:pH值过高或上升过快会腐蚀鱼类的鳃部组织,使黏液凝固,严重时体表黏液成丝状;而且pH值过高的水体中易形成蓝藻水华;pH值过高的水体同样也会形成难溶的磷酸三钙,从而导致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循环减缓。采取措施:①用滑石粉调节,用量为每亩1~2kg;②每亩用0.5~1kg明矾,全池泼洒;③对pH值过高或升幅太快的水体也可用醋酸泼洒,少量多次泼洒后,及时测定水体pH值;④多施有机肥,以肥调碱。

(5) 发现池水发黑、发臭。表明洪水过后,给池中带来了较多的有机物,不仅消耗大量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致使池塘底泥发黑、发臭危害鱼类健康,造成鱼类机体免疫力差,易发细菌病害,甚至泛塘。防治方法:①更换底层池水,加注新水,同时采用二氧化氯、溴氯海因等消毒池水,并充分增氧。②注入新水,增加藻群,并加施磷肥,及早培育出新的优势藻类。

3.1.3 对病鱼死鱼进行无害化处理

对死亡鱼体及时清理,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大水过后常出现大量死鱼,应及时打捞死鱼,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忌将死鱼随便乱扔。无害化处理措施包括深埋、集中高浓度消毒剂处理、集中高温处理等。通常以生石灰、漂白粉等消毒处理后再深埋1m以上。

3.1.4 加大增氧

洪水过后,养殖池塘基础生物量还没有完全恢复,光合作用降低,水体溶氧则减少,容易引起水质恶化和鱼虾缺氧泛塘,应当采取措施合理增氧,尽快清除水中有害气体。当池塘中溶氧不足时采取的措施有:(1)合理使用增氧机:池塘中溶氧主要来源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晴天中午开动增氧机可以使水体表层富氧水带入水体下层,达到增氧的目的;在使用增氧机时,要遵循“晴天中午开,阴天凌晨开,雨天半夜开,夏季天天开;傍晚不开,雨天白天不开,低温季节不开”的原则。(2)合理换水:由于灾后池水带有大量泥沙,要排出老水,注入新水,使水中所携带的氧气进入水体;(3)逐渐培育出所需适用的藻类;(4)合理使用增氧剂:如过硼酸钠、过氧化钙、过碳酸钠等。

3.1.5 合理投喂

对于过期变质的饲料不能再投喂给鱼类,要选择大品牌、质量好的饲料投喂。洪水过后,鱼体活动能力减弱,摄食没有恢复正常,投喂时结合过去的投喂量进行调整,适当减少一到两成投喂量。

3.1.6 提前预防,投喂药饵提高鱼体免疫力

洪水过后,水质变化很大,鱼类已经引起应激反应,因此提高鱼体自身免疫力要引起足够重视。在饲料中可适当添加免疫增强剂、微生态制剂、大蒜素、EM菌、芽孢杆菌、中药三黄粉、免疫多糖等,以改善鱼类消化能力,增强抗应激能力与抗病能力。管好水质减少鱼体应激。

3.1.7 早晚巡塘及时发现鱼病

在洪灾过后恢复生产的关键时期,尤其要坚持早晚巡塘,观察记录鱼的活动情况、摄食情况、水质变化情况以及天气变化情况,做到勤观察,细分析,找原因,快处理,坚持对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进行消毒处理。暴雨洪水过后,水底氨氮及亚硝酸盐上冲至水体中层,造成水体缺氧及中毒现象,要及时换水巡塘;高温气候应该选择在早、晚换水,换水量不超过50%,不宜在中午换水;发现鱼虾等浮头,说明水体缺氧,应及时换水,配置增氧机,合理增氧;加强水体消毒,一般在晴天的早、晚施用药物,同时施药后要密切观察鱼类反应,如有不适反应要及时换水。对于养殖成品,及时捕捞上市,保持池塘内合理的养殖密度,促进养殖对象良好的生长发育。

3.2 制定灾后重建规划

根据池塘不同受灾情况,管理小组指导养殖户进行了灾后重建工作。

3.2.1 在原址上修复养殖设施的养殖户,应注意① 改变原有的养殖布局,做到合理规划,适当降低养殖风险。② 建立独立的净水设施,养殖用水不能直接排入河道,应建立高位砂滤池,建设独立的进排水渠道,有条件的养殖场建立循环水养殖设施,形成独立的封闭环境,保证养殖用水质量,减少疫病。

3.2.2 对于重建的养殖场,应选择地势稍高地域建设新场,可抵御30年洪水水位,即使增加部分运营成本,降低了养殖效益,也要做长远利益考虑。

3.2.3 摒弃依河而建水产养殖场的想法,增加安全意识。选择河旁高处建场,不但可抵御洪灾也可为今后休闲渔业建设打下基础。

3.3 强化服务,务求实效,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初见成效

在我县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截至目前,修复受损池塘1146.2亩,对11只非机动渔船进行了打捞维修,并维修或更新设备60台,共计投入资金35万元;投入资金6.8万元对沉水的6只机动渔船进行了打捞维修;投入资金18.5万元投放了鳙鱼夏花100万尾。渔业灾后修复共计投入资金60.3万元。严重受损的池塘计划重建,预计年底前完工。

4 存在的问题

重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部分养殖户依赖的思想和等待观望现象比较严重,自力更生、自主救灾的积极性不高,总希望当地政府为自己代包代揽;二是在灾后重建中,部分养殖户对实施科学技术在水产生产上的意义认识不足,养殖户在饲养管理、环境卫生、疫病防治等方面都存在认识误区,对科学生产、疫病防疫等认识不够;三是受灾严重的养殖户在发生灾害后,有的因灾致贫,给家庭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养殖设施灾后修复及重建池塘缺少资金,养殖户自筹资金困难。

5 下一步渔业灾后恢复工作计划

5.1 加强灾后生产自救的技术指导

灾后恢复生产自救,任务重,责任大,我们要继续派出技术人员,深入养殖场,积极举办技术培训班,让受灾养殖户尽快掌握生产自救中的关键措施和关键技术。

5.2 加强物资筹措

灾后生产自救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继续发挥渔业养殖合作社、渔业养殖协会、养殖龙头企业等的作用,及时组织苗种、消毒药剂、肥水物资、调节水质药物、饲料等生产所需物资,确保灾后生产自救工作顺利进行。

5.3 继续做好疫病防控

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渔业养殖场,做好疫病的监测与防治工作,全面加强养殖水域环境消毒工作,紧急开展疫病综合防治,防止鱼类疫病发生和流行,消除疫情隐患。

5.4 强化督促检查

督促养殖户进行生产自救,严格按照养殖标准进行生产养殖,定时检查养殖户的生产记录,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抓紧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发动渔民尽快修复水毁池塘。并总结经验教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猜你喜欢

洪水池塘养殖场
热闹的池塘
洪水时遇到电线低垂或折断该怎么办
又见洪水(外二首)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池塘
洪水来了
夏天的池塘
论设计洪水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