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比照观察

2018-01-18周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3期
关键词:米索流产宫颈

周阳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是临床常用的两种方式,其中, 药物流产是借助药物软化扩张宫颈和促进胎囊排出达到流产目的;而人工流产是避孕失败的重要补救措施;两种方式各有其利弊。本研究对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取的148例终止早孕患者进行研究, 探讨了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48例终止早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药物流产组与人工流产组, 每组74例。药物流产组年龄18~41 岁 , 平均年龄 (29.61±5.23)岁 ;停经时间 34~53 d, 平均停经时间(42.21±5.31)d。人工流产组年龄17~41岁, 平均年龄(29.24±5.88)岁;停经时间34~52 d, 平均停经时间(42.21±5.66)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有无统计学(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药物流产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 第1天晨起空腹口服50 mg米非司酮(后均是服药前后2 h内禁食禁水), 之后每隔12 h服用25 mg, 连续服用3次。第3天早晨再空腹服用25 mg米非司酮, 1 h后给予0.6 mg米索前列醇口服, 服药之后观察6 h。人工流产组则采用人工流产终止早孕。采取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手术治疗, 术后观察2 h无异常可离开。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就两组患者流产疼痛水平(评分越高, 疼痛感越强)、阴道出血时间和完全流产情况、流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其中人工流产者主要观察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 药物流产者则主要观察药物的消化道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比较。完全流产:在治疗14 d后完整胎囊排出,经B超检查尿妊娠试验为阴性或未见胎囊, 子宫大小恢复正常水平, 阴道出血停止;不完全流产:在治疗14 d后胎囊排出,但存在胎囊和胎膜残留, 持续出血, 经B超检查显示有残留物, 需进一步进行刮宫手术治疗[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流产疼痛水平、阴道出血时间比较 人工流产组患者流产疼痛水平(5.24±1.91)分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2.14±0.14)分, 阴道出血时间(6.26±1.57)d明显短于药物流产组(12.52±2.4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完全流产情况比较 药物流产组完全流产54例, 不完全流产20例, 完全流产率为72.97%;人工流产组完全流产74例, 不完全流产0例, 完全流产率为100.00%;人工流产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3两组患者流产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人工流产组流产后1例面色苍白、1例胸闷、1例心慌,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5%;药物流产组流产后4例恶心呕吐、6例宫缩疼痛,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51%;人工流产组流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流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上主要有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两种终止早孕的方法, 其中, 药物流产多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流产,其中, 米非司酮可竞争性对孕酮产生发挥阻滞作用, 作用于蜕膜或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 可促进蜕膜细胞变性坏死, 有效促使子宫颈软化和扩张。而米索前列醇是一种新型前列腺素E1衍生物, 其是人工合成药物, 经口服可快速吸收, 且在短时间内起效, 发挥子宫收缩作用, 且半衰期长, 但子宫持续收缩可带来腹痛感。米索前列醇还可对宫颈纤维细胞进行刺激, 加速弹性蛋白酶变异和宫颈胶原分解, 促使胶原纤维出现结构变化, 从而有效发挥子宫肌肉兴奋作用以及宫颈扩张作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可发挥协同作用, 促进流产效果的提高[2,3]。

而人工流产为妊娠早期通过负压吸引流产终止妊娠的方法, 是避孕失败后的有效补救措施, 一般孕周在6~10周的早孕者可通过人工流产吸出妊娠物。负压吸引人工流产具有高完全流产率, 且阴道出血少, 出血持续时间短[4-6]。但负压吸引人工流产可给患者带来较重的疼痛感, 尤其是剖宫产或未婚未产的患者, 其宫颈内口比较狭窄, 容易因扩张难度大而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 甚至损伤宫颈。因此, 对于剖宫产或未婚未产的患者, 若存在恐惧和心理顾虑, 应首选药物流产;若有自然分娩史以及早孕反应严重的患者, 则可选择负压吸引人工流产[7-10]。

本研究中, 药物流产组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 人工流产组则采用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结果显示, 人工流产组患者流产疼痛水平(5.24±1.91)分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2.14±0.14)分, 阴道出血时间(6.26±1.57)d明显短于药物流产组(12.52±2.45)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流产组完全流产54例, 不完全流产20例, 完全流产率为72.97%;人工流产组完全流产74例, 不完全流产0例, 完全流产率为100.00%;人工流产组完全流产率明显高于药物流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组流产后1例面色苍白、1例胸闷、1例心慌,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5%;药物流产组流产后4例恶心呕吐、6例宫缩疼痛,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51%;人工流产组流产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药物流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效果的临床效果各有优势, 其中人工流产完全流产率更高, 且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更短, 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则可明显减轻疼痛。无论是药物流产还是人工流产, 均可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1] 郑皆红, 许琴仙.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人工流产中的临床有效性评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14, 22(5):340-342.

[2] 张蓉, 王琼, 周春利, 等.人工流产及流产后关爱服务的现状分析.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6, 16(20):3989-3991, 3893.

[3] 杨毕康.影响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结局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进展.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2016, 35(5):433-436.

[4] 宋淑玲.人工流产术与药物流产术后继发不孕的原因分析.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8):347-348.

[5] 朱敏.药物流产与手术流产对女性生活质量以及再次妊娠的影响.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21):79-81.

[6] 李洪霞.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效果的对比研究.吉林医学, 2014, 35(9):1810.

[7] 冯连梅.无痛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对比的临床观察.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13(17):55.

[8] 丁国文, 杜株梅.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的临床对比.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8):21.

[9] 陈超燕.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终止早孕临床效果比较.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2, 23(8):1226-1227.

[10] 綦红妮, 许静.药物流产与人工流产终止早孕效果的对比研究.当代医学, 2014, 35(25):48-49.

猜你喜欢

米索流产宫颈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把好宫颈这道“安全门”
别自责,自然流产不一定是你的错
为什么不能隐瞒不愿提及的流产史
怀孕后宫颈管短怎么办
这几种“宫颈糜烂”需要治疗
HPV感染——“宫颈的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