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能力培养导向下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设计
2018-01-17孙智慧
孙智慧
摘 要:对英语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的设计基础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教育界需要探索如何将思辨能力的各项子能力融入商务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的英语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等模块,采用分析式、案例式等多元教学方法,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
关键词:新国标;课程模块;商务英语专业;思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8)05.0100.05
Abstract: The National Criteria of Teaching Quality for Undergraduate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puts forward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of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By comparing the curriculum modules of English majors and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o integrate the cultivation of the subskills of critical thinking into the teaching of each module, and suggests proper teaching methods. This paper aims at enhancing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awareness and skills.
Key words:New National Criteria; Curriculum modules; Business English majors;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高等學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提交给教育部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表述:……在语言技能训练中往往强调模仿记忆却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2018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国标”)指出: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突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做出了以下表述:学生应具有英语应用能力、商务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与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能从事国际商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新国标强调了培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必要性和时代要求。英语界学者文秋芳、孙有中、王守仁、仲伟合等已撰文对此现象进行了思考和探索。有的研究者就此问题进行了实践调查,从某一具体的语言技能或课程出发,比如写作、演讲、口语等,提出了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建议和方法。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商务英语专业教育也应符合这一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设计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模块和课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思辨能力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
思辨能力(Critical Thinking Skills)是正常人类必须具备的思考辨析能力。美国“The Delphi Project”给思辨能力的定义是:“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它能促发对证据类、方法类、标准类或背景类等考虑因素的阐释、分析、评价、推理与解释”[1]。思辨能力由认知技能(cognitive skills)和情感意向(affective dispositions)两部分构成。认知技能一般包括阐释、分析、评价、推理和说明等能力。情感意向指思辨能力活动中应当具备的思维态度和思维习惯等,包括探索真理、思想开放、分析性、系统性、公正性、自信心、好奇心等七个维度。培养思辨能力,既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也要关注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精神和思维习惯。
黄源深教授曾观察到英语专业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时存在思辨能力不足问题:“学生遇到争论需要说理时,写文章需要论述时,听讲座需要发问时,常常会脑子里一片空白,觉得无话可说;或者朦朦胧胧似有想法,却一片混沌,不知从何说起……这种缺乏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思考、辨析能力所造成的现象,我们称之为‘思辨缺席。”[2]不少一线教师已经关注到,很多大学生相对欠缺分析、评价、推理和说明的能力,思辨和论证缺乏深度和广度。由文秋芳、王建卿等学者组织的我国首个大规模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调查研究发现,外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尽如人意,总体处于底下水平,甚至外语专业学生入学时的思辨能力优势到三年级时就基本不复存在了[3]。造成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是外语专业学生接受的训练多局限在记忆、模仿、重述层面,而不是分析、推理、评判等方面。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座式教学为主,以知识传递为目标,忽视了思辩能力的培养。
教育部2000年版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附录III)指出:在外语教学中模仿和机械的语言技能训练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批评和论辩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实现这一目标,文秋芳指出:“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逻辑推理能力、创新思辨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创新研究与实践能力、综合评价能力等,这些能力共同构成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4]大学时期是认知发展的重要阶段,大脑认知机制已经成熟,提升学生的思辨意识,将思辨能力训练融入到课程体系之中,可以为知识性和技能性学习提供思辨能力的支持。
思辩能力的提高需要行之有效的训练和培养,因为,“国外教育机构早已认识到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到20世纪末,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已有40%以上的大学开设思辨能力相关课程。”[5]国内也出现了许多同类探索,用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但是有限的教学时间常常令该类训练让位于知识的传授和语言技能的操练。因此,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兼顾语言技能训练、商务知识传授和思辨能力培养,是有着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为此,英语教育需要依据新国标中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五大模块分类——英语知识与技能类、商务知识与技能类、跨文化交际类、人文素养类及实践教学——思考适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以期实现新国标的培养目标。
二、 商务英语专业课程模块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
2007年,对外经贸大学设立了全国首个本科商务英语专业;2012年,教育部正式认定商务英语专业为独立的专业,与传统的英语专业(侧重于英美文学、语言学和英语国家研究)、翻译专业并列,并规定:“商务英语专业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较系统的国际商务管理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技能,能在外贸、外事、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管理、教学、研究工作的英语高级专门人才。”[6]截止2018年5月,全国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数为367所,已有千余所院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方向课程。
尽管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仍是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但是因为课程设置的差异,商务英语专业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方面拥有超出英语专业的优势。在强调记忆、模仿、重构的语言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商务英语专业开设的与商务、经济课程相关的知识架构和内在逻辑,有利于学生分析、推理、评判等思辨能力的培養。但是,如何利用好这一优势,在课堂教学中教授英语语言技能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不是一件能够轻易完成的事情。本文将从课程模块设计和教学方法改革两方面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凸显商务英语专业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上的优势。
按照新国标对商务英语专业和英语专业课程模块和学时比例的要求,对比两个专业的学时分配,本课题重新整合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并依据特尔斐双维度思辨能力模型,将思辨能力的各项子培养目标充实到具体的课程模块中,明确不同类型课程模块的培养重心(见表1)。
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国家标准的专业知识要求都规定学生需掌握两类必备知识: 英语语言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且都规定语言知识是专业的核心基础知识。综观两个专业的课程模块设置,不难发现,同作为外语学科的分支,两个专业语言知识和技能类课程均占有学时总数的一半以上,区别仅在于承载语言知识点的语料。夯实语言基础,培养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提高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同是两个专业共同的教学重点。语言应用、人文素养、跨文化交际等模块的课时比例也大体相同。两个专业课程模块最主要的区分点是英语语言素材、专业知识类课程内容以及实践教学内容,体现不同的人才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
在两个专业的课程模块设置中,模块内主要课程均按照教学内容和性质划分,各模块不同的知识要求对应不同的能力构成和能力要求。但是,相对而言,思辨能力的各个子能力之间是相互关联和相互融合的关系,本文依照模块间不同的知识内容大体划分,无法一一绝对对应。需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适当调节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课堂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堂教学经常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通过模仿和操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思辨能力。本课题将尝试将思辨能力的培养引入到商务英语各个教学模块中,帮助学生将思考和辨析融入到日常学习中。
(一)英语知识与技能类课程模块
该模块课程占专业课总学时比例的50-60%,包括英语语音、英语语法、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等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在商务的语境下夯实英语语言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阅读等知识输入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思路延展,论据、论证和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掌握基本的逻辑原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避免出现逻辑谬误,混淆视听。在拓展阅读中,针对同一主题或事件,选取多篇不同立场观点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通过对文本的解构、分析、重构等,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对主题和文本的理解,并在写作等课程中通过输出,加深印象。
商务英语专业的写作课程包括两大类:英语写作和商务英语写作。“前者侧重写作基础技能和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通过构思立意、谋篇布局、修改润色等写作步骤,落实分析、推理、论述、评价、监控等认知技能和认知标准。”[7]后者主要遵循固有的规范和表达方式,如写作商务领域中应用频率较高的一些应用文,如投诉信、投诉信回复、感谢信、询问信等。针对这类文体的写作可以采用体裁分析式教学法,通过分析范文的写作步骤和语言特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辨析和总结,找准此类体裁文章的写作思路与技巧。
在语言知识、技能类课程中,可适当提高部分课程的自主学习比重,如语音课、听力课等;提高部分课程的综合程度,关联课程的相关教学内容,使其互为支撑,如商务英语阅读和商务英语写作、语法和综合商务英语课程等。在这个模块的教学中可以尝试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前自主线上学习教师提供的网络教学资源,再回到课堂进行问题解答、协作探究、互动交流等活动进行交互式学习,将思辨能力和语言能力的训练贯穿全部课堂教学。
(二)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
商务知识与技能课程模块包括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国际商法导论、国际商务谈判、国际营销概论、国际商务礼仪、国际贸易实务、实用电子商务等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商务相关理论与知识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熟悉国际商务的通行规则。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掘和利用商务知识的内在逻辑,采用内容依托式教学,把语言教学和商务知识教学结合起来。孙有中教授认为,根据学生即将学习的知识内容组织教学的“内容依托式”的综合训练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8]。
鉴于以上课程均采用全英教材,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指导学生不要将关注的重心过多停留在语言层面,应重点关注课文的知识体系、内在逻辑以及学术写作的特点和技巧。将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含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与学生“研究型学习”(含主题演讲、学术报告)紧密结合,设计“互动+辩论式”的课堂活动,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陈述、分析、讨论、辩论、评价、反馈等思维活动,实施研究性和问题导向性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主动探索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研究能力。
例如,“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的应用性课程,涉及商务谈判的基本概念及特征、商务谈判策划、商务谈判对象的选择、谈判的方式、谈判的过程与技巧、商务谈判风险管理、商务谈判礼仪等诸多方面。可采用问题导向教学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可通过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查询资料——讨论并修正假设——归纳结论等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三) 跨文化交际和人文素养模块
该模块包含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英语演讲、英美概况、英美文学赏析、欧美文化概论、中国文化概要等课程,旨在传授跨文化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拓宽学生的社会文化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和人文素養。在知识习得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开阔视野和独立精神。在跨文化交际和演讲的课程中,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即以思辨能力为依托、以活动为中心、以反复实践和评估为内容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同时保证小组成员的流动性,以增加学生的情感联系和思维活跃,从假设、质疑、阐释、分析、总结、陈述、评价等维度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辨能力。
英美文学赏析、英美概况等课程,既是语言知识类课程,也是人文素养类课程。这类课程的重点是将学生的认知能力从布鲁姆-安德森认知能力模型中的“识记、理解”初级阶段提升到“应用、分析、评价、创造”高级阶段。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经典型的阅读内容,并基于这样的阅读开展教学。采用内容依托式(Content-based)课程,开展批判性的阅读、研讨和写作,有助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和交流的能力,培养综合思辨能力。
(四)实践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生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约占总学分的9%左右,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与毕业论文写作、学科竞赛、创新实践等内容,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与实践能力。学生参与这个环节的各类实践活动,通过实习实践检验自身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发挥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客观分析和评判问题的能力。以学科竞赛之一的“商务讲演比赛”为例,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真实产品为依托,用英文撰写策划书,内容包含企业运营相关的各种商务活动,如新产品介绍与发布、公司战略介绍、创业展示、营销策划等,并以英文演讲和表演的形式进行展示。这一实践活动的选题、论证、推理、演绎、推介、创新、结论等环节都将学生的英语语言和商务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商务实践相结合,锻炼和考查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创新研究能力和商务实践能力。
四、结语
在现代西方教育体系中,“思辨能力的训练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在完成大学本科学习后就应当具有相当的思辨能力。”[9]2018年3月新发布的《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也对英语类专业思辨能力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用人单位需要的商务英语人才需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思维能力、社会实践能力,但是在目前学生思辨能力欠缺的情况下,单单提倡发展创新能力和主动探索、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商务英语,作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诞生的新专业,更应该重视思辨能力与课堂教学的融合,加强外语人才的复合能力培养,凸显人才培养特色。参考文献:
[1] Facione P A. Critical Thinking: A Staefment of Expert Consensus for Purposes of Educational Assessment and Instruction (“The Delphi Report”)[M].Millbrae, CA: The California Academic Press, 1990:10.
[2] 黄源深. 思辨缺席[J]. 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
[3] 文秋芳,王海妹,王建卿,等. 我国英语专业与其他文科类大学生思辨能力的对比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5):350.
[4] 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等. 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1):37-43.
[5] Sternberg R J,J.B.Baron.A statewide approach to measur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J].Educational Leadership, 1985,43(2) : 40.
[6] 刘永厚.《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解读[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9):56.
[7] 陈则航. 构建英语写作中思辨能力表征框架[J].中国外语教育,2016(3):11.
[8] 孙有中. 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49.
[9] 董毓. 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9.
[责任编辑:吴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