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8-01-17卢祎华琼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年33期
关键词:肺表面活性物质

卢祎 华琼

【摘要】目的 分析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通气,观察组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 h后,观察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新生儿重症肺炎提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肺炎;肺表面活性物质;机械通气时间

【中图分类号】R722.1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33..01

肺炎为新生儿常见疾病,主要由细菌、病菌等病原菌入侵引发,致死率较高。该病起病急促,进展迅速且易引发较多并发症,需积极治疗[1]。机械通气是重症肺炎患儿有效治疗方法,单独应用时虽可发挥一定效果,但仍有提高空间[2]。近年来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此类患儿治疗中逐渐得到应用。我科近年来尝试在机械通气基础上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效果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重症肺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11例,患儿母亲分娩方式:顺产14例,剖宫产12例;观察组男16例,女10例,患儿母亲分娩方式:顺产15例,剖宫产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所用为Drager8000呼吸机,选取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相关参数为:吸气峰压为20~22 cm H2O,呼吸频率为40~50次/min,吸入氧浓度为30%,呼气末正压为3~4 cm H2O,吸气时间为0.50~0.60 s。

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在插管的1~3 h内,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意大利凯西制药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80429)100 mg/kg,经气管内给药,两次给药间隔时间为6~12 h。

1.3 观察指标

(1)在治疗前、治疗48 h后测定氧合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对肺部氧合情况评价。(2)统计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比。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肺部氧合情况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儿氧合指数、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h后观察组氧合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机械通气时间

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为:对照组(106.35±20.28)h、观察组(79.56±12.35)h,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3,P=0.000)。

3 讨 论

重症肺炎新生儿多数存在呼吸困难,且症状为进行性加重,患儿呼吸道自洁能力减弱,分泌物相对黏稠,肺部氧合能力较差[3]。重症肺炎时机体会释放毒素,损伤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使得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量减少,导致患儿肺部功能下降[4]。

对重症肺炎新生儿治疗时,虽然机械通气可使得患儿症状得到一定改善,但患儿的肺表面活性物质仍然缺乏,机体仍存在缺氧、酸中毒等症状[5]。肺表面活性物质可对肺功能、肺部顺应性予以维持,促使肺部表面张力下降,对肺氧合功能改善,提高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对炎症因子发挥抑制作用,预防病原菌、吸烟等损害到呼吸系统,从而对肺部发挥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为新生儿重症肺炎提供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儿肺部氧合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光辉.小剂量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6,6(34):194-196.

[2] 张亚维,康文清,熊 虹,等.静脉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89-91.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肺表面活性物质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肺表面活性物质在新生儿重症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床边移动DR技术在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价值
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意义
氨溴索气管内灌洗加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模式联合PS在早产儿RDS治疗中的应用
高频振荡通气等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临床观察
不同剂量PS对早产儿NRDS的疗效分析
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