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对重度烧伤患者的疗效及对愈合和增生情况的影响

2018-01-17雄婉玲高桂云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炎症因子

雄婉玲 高桂云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对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愈合情况和增生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植皮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采用自体皮和异体皮混合植皮术)和观察组(采用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皮片存活率、换药次数、皮片融合时间、瘢痕指数和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片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换药次数、皮片融合时间和瘢痕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对重度烧伤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皮片成活率和瘢痕增生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度烧伤;自体皮移植;水疱微粒皮;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8)11-011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autologous blister skin grafting o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burn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healing and the recovery of hyperplasia. Methods The severe burn patients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6 to Octo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skin grafting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utologous skin and allogeneic skin mixed skin graft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autologous blister skin grafting).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The survival rate of skin graft, times of dressing change, skin fusion time, scar index and the difference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5.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urvival rate of skin graf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number of dressing changes, skin fusion time and scar index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levels of IL-6, hs-CRP and TNF-α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P<0.05). Conclusion Autologous blister skin grafting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severe burn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skin graft and scar hyperplasia, and has good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severe burns; autologous skin grafting; Blister microskin; inflammatory factors

重度燒伤是烧伤科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具有救治难度大、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重度烧伤后创面的恢复和功能的改善是评价烧伤科治疗效果的重点,需要接受皮片移植。但由于自体皮源紧缺、异体皮源难求,临床上常采用自体皮和异体皮混合植皮术治疗。但异体皮价格昂贵、保存条件要求高、易发生感染、排斥反应,并牵涉到宗教、伦理等问题,影响其应用[1]。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是采用薄纱扩张自体皮片,实现1:4、1:6、1:9的扩大植皮,可提升自体皮肤移植速度,缩短手术时间,较好地解决了自体皮源紧缺的问题,又避免了异体皮的诸多缺陷[2]。本研究探讨了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对重度烧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愈合情况和增生恢复情况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6年3月-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接受治疗的重度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周岁;②烧伤深度为符合重度烧伤的标准[3];③无明显休克征象,无重症感染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器官功能衰竭者;②不愿参与本项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研究对象40例,其中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8~63岁,平均(52.98±5.82)岁;深Ⅱ度烧伤12例,Ⅲ度烧伤8例;烧伤面积为(45.68±2.34)%。观察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29~64岁,平均(53.05±6.11)岁;深Ⅱ度烧伤15例,Ⅲ度烧伤5例;烧伤面积为(45.68±2.34)%。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吸入伤,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烧伤深度和面积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本项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评审通过,且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补液治疗,24h补液总量(ml)=2 000+体重×烧伤面积×1.5,晶体:胶体=1:0.5,前8h输入总量的一半,后16h输入总量的另一半。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在休克得到基本控制后及早进行创面清理。采用1:2 000新洁尔灭液清洗创面及周围皮肤,再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周围皮肤采用医用酒精消毒,必要时剃去创面周围毛发。同时采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支持治疗,伴吸入性损伤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1.2.1 对照组:采用自体皮和异体皮混合植皮术,植皮区为非功能区。行全身麻醉取异体大张皮,取皮面积为本次手术面积的50%~60%,剪成5mm×8mm大小。行全身麻醉取自体皮移植,取皮面积为本次手术面积的40%~50%,剪成3mm×3mm大小。彻底清创后充分止血,生理盐水冲洗3次。将自体皮和异体皮按照1:1~2混合相间移植于创面,创面加压包扎。

1.2.2 观察组:采用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术,切取自体皮片,厚度0.2~0.3mm,粘贴至专用软木盘行二次切割,制成3mm×3mm微型皮片,表皮面喷洒专用医用胶水,并将皮片粘附至碳纤维敷料中,扩大后将皮片薄纱贴附至清理好的创面上,植皮扩大比例1:6,关节部位1:4。

两组术后均常规包扎处理,给予抗感染、营养支持、皮下注射生长激素等处理。分别于术前、术后2周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3 000r/min离心分离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IL-6、hs-CRP和TNF-α水平,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3 评价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皮片存活率、换药次数、皮片融合时间、手术前后炎症因子(IL-6、hs-CRP和TNF-α)水平的差异。治疗效果的评价:优:皮片存活,创面瘢痕轻度增生,大关节功能良好;良:皮片存活,创面瘢痕增生,大关节功能尚可;一般:皮片存活,创面瘢痕增生严重,大关节功能严重畸形。优良率=(优+良)例数/总例数×100%。其中瘢痕随访时间为术后半年。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录入后,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分析。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例和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两组患者皮片存活率、换药次数、皮片融合时间、手术前后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由表1可知,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典型病例见图1~2。

2.2 两组皮片存活率、换药次数、皮片融合时间和愈合指数比较:由表2可知,观察组皮片存活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换药次数、皮片融合时间和瘢痕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由表3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重度烧伤一直是烧伤科临床工作的研究热点,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严重损坏或丧失,发生感染、休克的风险较高[4]。重度烧伤的临床处理比较棘手,创面处理是重度烧伤治疗的关键环节[5]。重度烧伤患者丧失了大面积的正常皮肤功能,创面形成大量的坏死组织,为细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一旦发生严重感染可进展至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是引起重度烧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6]。烧伤后的瘢痕增生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影响关节功能而致残,给患者造成巨大的身心痛苦[7]。早期切痂、及时封闭创面是预防感染、促进创面恢复和功能改善的关键[8]。

对重度烧伤患者应及时进行植皮术封闭创面,对皮源的选择应兼顾到创面修复质量、功能恢复等多个方面,必要时可联合使用多种植皮方法[9]。异体皮的来源有限、价格昂贵、易传播致病微生物而发生感染[10]。此外,随着医学伦理学的规范化、制度化,同种异体皮的获取受到严格限制,严重影響重度烧伤患者的救治[11]。

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以薄纱扩张自体皮片,实现扩大植皮效果,有助于提升自体皮肤移植速度而缩短手术时间,是重度烧伤患者的福音。本研究中采用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术治疗者治疗的有效率高达100.00%,明显高于采用自体皮和异体皮混合植皮术治疗者;皮片存活率高于采用自体皮和异体皮混合植皮术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采用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术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效果优于自体皮和异体皮混合植皮术,皮片成活情况更好,较好地解决了自体皮源紧缺的问题,又避免了异体皮易发生排斥反应、感染等诸多缺陷。这一结果与冯凯的研究结论一致[12]。

本研究发现,采用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术治疗者术后换药次数、皮片融合时间和瘢痕指数均较采用自体皮和异体皮混合植皮术治疗者低。这一结果提示,采用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术治疗重度烧伤患者可减少换药次数,降低清创、换药引起的巨大痛苦,并能促进皮片融合,减少瘢痕组织的形成。这是由于自体水疱微粒皮覆盖后局部环境更接近自体生理条件,更适合于微粒皮生长。而异体皮的抗原性较强、细菌污染率较高,移植于创面后易发生排斥反应,并易发生感染而导致瘢痕组织形成。

重度烧伤患者机体处于炎症反应状态,持续的炎症反应不利于创面愈合,还会引起炎症级联反应而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全身并发症[13]。hs-CRP是人体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机体发生创伤、感染后急剧升高,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的灵敏指标[14]。TNF-α是机体炎症反应的启动因子,可促进IL-6等促炎因子的释放[15]。本研究中采用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术治疗者治疗后血清IL-6、hs-CRP和TNF-α水平均低于采用自体皮和异体皮混合植皮术治疗者。这一结果提示,采用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术治疗重度烧伤更有利于减轻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程度,更有利于创面的愈合,并减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风险。

综上所述,自体水疱微粒皮移植对重度烧伤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皮片成活率和瘢痕增生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慧芳.Meek植皮术修复患儿大面积烧伤创面的效果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5):58-60.

[2]汪乐,林雪松,刘水娇.MEEK植皮技术治疗大面积烧伤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1):128-130.

[3]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8-146.

[4]章荣涛,赵遵江,张保德,等.生物敷料加自体皮移植在小儿重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6,37(6):746-747.

[5]江华,刘安堂.面部烧伤后瘢痕畸形的手术治疗策略[J].中华烧伤杂志,2016,32(8):452-455.

[6]覃秋海,朱绍般,陈杰,等.削痂保留部分变性真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17,1(1):103-104,112.

[7]李云飞,龙晓东,李永忠.Meek植皮术修复大面积重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1(9):1111-1114.

[8]Foster K,Richey K,Osborn S,et al.356 A comparison of donor site dressing protocols in burn patients requiring 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ing[J].J Burn Care Res,2018,39(suppl 1):S148.

[9]栾芳.烧伤变形脱细胞真皮基质用于烧伤创面修复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医药,2016,20(6):1123-1126.

[10]付合军,卢勇,郭瑞,等.Meek微型皮片移植术联合碳纤维敷料修 复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6): 785-787.

[11]陈旭,覃凤均,陈辉,等.MEEK植皮技术在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J].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42(4):4-7.

[12]冯凯.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特大面积重度烧伤分析[J].西南国防医药,2018,28(5):443-444.

[13]Vaghardoost R,Momeni M,Kazemikhoo N,et al.Effect of low-level laser therapy on the healing process of donor site in patients with grade 3 burn ulcer after skin graft surgery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Lasers Med Sci,2018,33(3):603-607.

[14]胡强,隋爽,王国栋,等.抗TNF-α与透明质酸共轭结合对抑制烧伤炎症反应的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6(10):33-36.

[15]魏星,欧阳杰,周臣,等.烧伤脓毒症患儿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前体及皮质醇水平与全身炎症反应及靶器官损伤的关系[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23(15):2138-2141.

[收稿日期]2018-06-11 [修回日期]2018-09-04

編辑/朱婉蓉

猜你喜欢

炎症因子
不同临床类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状态及炎症因子差异分析
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炎症因子的影响
胸腔镜微创手术对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
泮托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对血清炎症因子及疗效影响
补充维生素C对剧烈运动后人体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及ROS/NF—κB信号通路在其中的作用
阿卡波糖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高血脂合并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炎症状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