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8-01-17郑小玲

经营者 2018年18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郑小玲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新金融工具的变化情况,探讨了准则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新金融工具 商业银行 影响 对策

在银行体系中,金融工具是其资产负债的主要内容,银行持有的绝大部分资产都是金融资产。新金融工具对金融资产的计量、分类、减值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现有的金融工具准则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因此,银行在经营管理、财务报告上受到影响,央行的宏观审慎监管也会发生变化,分析金融工具准则的变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新金融工具准则发生的变化分析

第一,金融资产分类从四分类变为三分类,使得会计处理更具客观性和一致性。传统金融工具准则按照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和意图进行金融资产的类别划分,划分为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四分类,这种分类主观意图较强,分类较为复杂,其中还涉及活跃市场判断、固定到期日判断等多种因素,在分类的时候具有较强的随意性,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比性,尤其是在公允價值的运用上,存在经济上行期虚高、经济下行期低估等多种问题,导致银行财务报表波动幅度明显。新金融工具准则以企业持有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与业务模式作为分类依据和标准,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三种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显得更具客观性和一致性。

第二,金融资产减值处理从已发生损失法变为预期损失法,提升了风险应对能力。传统金融工具准则根据已发生的损失进行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也就是说要有确凿、客观的证据表明已经发生了损失,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减值金额是根据计提损失时点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确定的,没有将可能发生的信用损失考虑在内,导致准备的计提出现滞后的现象,信用风险损失确认不足或延迟。新金融工具准则将未来信用损失情况考虑在内,引入预期损失法,足额、及时地计提了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将金融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

二、新金融工具准则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相应对策阐述

(一)对银行财务报告的影响

新金融工具准则将影响银行会计科目和会计系统。新金融工具准则将金融资产从原本的四分类变为三分类,这意味着银行的会计科目系统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等会计科目将被取代。

首先,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方式和原本准则的处理方式相比没有重大变化。如果持有金融资产的目的是为了交易或被指定为FVTPL,那么则将其分类为FVTPL。

其次,持有至到期投资大多为中长期债券,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基本能满足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要求,因此,新金融工具准则依然要求其以摊余成本计价。但是也有部分持有至到期投资符合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FVOCI的要求,它们将被重新分类。

贷款和应收款项作为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备以摊余成本计量的特征,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中,其变化不大。部分贷款受到展期选择权、可变利率、提前偿付权的影响,合同现金流难以达到偿还本金和利息的目的,这种情况下,贷款和应收款项将不能以摊余成本计量,只能将其归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并以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比如,当银行为石油企业发放贷款,并且贷款利率与石油价格挂钩的时候,在原有的金融工具准则下,因为该项资产的特点是具有持有意图并且无活跃市场,将被划分为贷款,而在新金融工具准则下,该合同因为特殊的利率结构,合同现金流并不仅仅囊括本金和利息内容,将被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金融资产。

最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一项需要根据现金流量模式和商业模式进行会计核算方法选择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会计处理上满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特征。一般来说,非交易性的可供出售权益工具金融资产在被指定后,不可以撤销。

此外,部分金融资产因为自身结构不清晰,在实际操作中很难将其进行简单的分类。非标投资就是在国际金融市场和会计准则上很少见的一个概念。国际会计准则上所说的证券投资大多是股票投资或债券投资,而非标投资却是以结构化投资、信托计划和资金管理计划为主的投资,现金流特征和业务模式是对其进行分类的基础和前提。非标投资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对其分类需要经过层层分析,并以基础资产作为后续分类的基础,不能简单地将之划分到某类金融资产中。

此外,新金融工具准则可能会加剧银行的利润波动,原本的四分类金融资产转化为三分类金融资产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银行利润波动成为必然。

(二)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从表面上看,新金融工具准则影响的只是银行对各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但是从本质上看,其影响到的是银行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经营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模式。

第一,银行需建立更加专业的数据库体系和会计估值体系。新金融工具准则需要更庞大的数据库模型来支持预期损失模型的运用,数据的质量和全面性将直接影响预期风险和损失估计的准确性,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和决策能力受到直接影响。虽然一些银行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并将之融入了会计信息数据库中,但是这些数据大多是建立在已发生损失基础上的数据,不能作为预期损失模型的基础性数据进行模型预测,尤其是在中长期贷款中,贷款生命周期较长,信用损失估计需要的数据精确性更高。

第二,银行需及时修订金融工具业务相关的管理办法和操作系统。新金融工具准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牵涉的范围和层面非常广泛,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其中涉及业务流程梳理、现金流特征描述、基础数据收集、模型建立、制度完善和信息系统开发等多个层面。银行要根据相关金融工具的现金流特征来确定分类标准和业务模式,并对业务管理框架和流程进行修订。

第三,银行需建立矩阵式管理模式,在部门之间建立横向沟通机制。新金融工具准则的实施需要后台财务部门、前台业务部门、中台风险管理部门的配合和支持,是一个整合了多个部(下转第页)(上接第页)门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和核算方法。业务模式判断可能会对业务部门的业务产生重要影响。比如,预期信用损失会转变多个业务部门的经济实质,在这个过程中,业务部门的参与积极性和意见提出的完善性就显得至关重要,而这一切都需要矩阵式管理模式的支持。

第四,银行需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新金融准则要求在过去、现在和前瞻性信息的基础上,利用预期损失法,使金融资产的减值准备在信用数据和信用评价的基础上,形成完善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进而提高对信用风险事件的应对能力。新金融工具准则提出的显著恶化是一个相对比较的概念,是对金融资产期末信用风险和期初信用风险变化程度与性质的描述;传统金融工具准则的四级分类则是一个绝对比较的概念,是在贷款发生的时点对金融工具风险进行分类的过程中,精确度不够完整,导致违约概率大幅度提升。可见,实施精细化管理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第五,银行需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新金融工具准则简化了对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程序,促使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主动地开拓套期保值业务和相关业务,极大地扩大了利润空间。新金融工具准则将进一步和国际金融准则趋同,我国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所使用的商业语言能够直接和国际资本市场互通,便于我国金融机构走向国际竞争领域,为我国国际化金融战略奠定良好的基础,构筑完善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机制。

总而言之,新金融工具准则更加契合银行的实际发展,能够给银行财务报告体系和经营管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促使银行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金融业务,为国家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为吉林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中国人民银行会计准则研究小组.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地方法人银行的影响——基于山东省地方法人银行的调查分析 [J].金融会计,2017(11).

[2] 杨越.关于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会计中的计量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7(34).

[3] 孟庆彬.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主要变化及影响[J].现代金融,2018(07).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影响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