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战新基地建设 打造绿色发展增长极

2018-01-17万卫国

经营者 2018年18期
关键词:建议分析

万卫国

摘 要 近年来,霍山县坚持以“工业转型升级”为主线,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发展先机,明确攻关重点,加快提升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的步伐。本文对基地总体情况、基地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建设的对策和建议,以期明确建设方向,加快基地建設步伐。

关键词 霍山县 战新基地 分析 建议

六安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是安徽省政府批准的第二批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基地落户霍山县,范围涵盖霍山经济开发区、高桥湾现代产业园2个省级开发区和衡山工业园1个市级开发区,总规划面积45.1平方公里。近年来,为推动县域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加快绿色跨越发挥了有力的引领示范作用。

一、战新基地建设的总体情况

(一)高端装备基地方面

霍山县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快战新产业培育,高端装备基础零部件制造业集聚发展基地得到快速发展,核心和关联企业达到3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创新平台3个。以核电零部件产业、航空零部件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轨道交通零部件产业、新材料产业等为主的基础零部件制造产业集聚规模进一步扩大。

(二)生态食品基地方面

霍山县深入挖掘霍山作为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生态县的绿色、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A团为龙头的生态食品酿造、生态水饮品制造和茶叶、霍山石斛等绿色食品产业,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大别山生态食品战新基地,基本形成了水饮品、茶叶、水产品、蔬菜百合、生物制品、中药材、食用油七大体系,初步构建了原料的生态种植和养殖、标准化加工、产品销售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申报市级战新基地的各项条件基本成熟,有望在近几年内顺利跻身市级战新基地。

二、战新基地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设运行规范高效

市里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里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基地建设工作领导组,由县委副书记主抓基地工作。专门成立了核定编制40人的战新基地建设执行机构——县战新办,由分管副县长兼任主任,目前战新办选调人员已全部到位,保障了基地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高效开展。

(二)落实项目支撑,产业基础不断优化

围绕基地产业链的缺失和薄弱环节,引导基地骨干企业以重大项目、关键产品为支撑,突出主业、做优产品,谋划推进了一批技术先进、市场前景好、带动作用大的重大项目,完善上下游配套体系,拉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

(三)紧抓龙头培育,发展质效显著提升

在基地的建设进程中,龙头企业B集团发展质量与速度得到显著提升,先后获批组建“高性能合金材料制备及成形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安徽)”“核能装备关键基础件成型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实现了航空发动机机匣等产品的技术突破,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能源装备创新等多项任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共4项,其中国家标准2项。

(四)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市、县分别制定了一系列政策专项,扶持和奖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购置和租用科学仪器设备补助、平台创新建设以及科技人才队伍引进。基地核心企业先后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着力研发高品质航空钛合金材料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

三、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实力相对有限

经过多年的发展,基地虽已积累了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但受制于区位、人才等方面的限制,龙头企业一家独大的情况一时难以改变,大企业对小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突出,未能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严重制约了基地发展,基地实力相对其他先进地区依旧不强。

(二)发展质效不高

2016年,高端装备基地规模工业产值仅增长18.11%,没有达到年均25%的增速。基地除核电、航空、精密铸件、精密轴承等高端零部件外,其他高尖端品牌产品较少,需进一步提升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

(三)发展投入不足

随着省“三重一创”政策的出台,支持战新基地发展的省级产业发展资金由切块补助基地所在市向支持重大项目转变,项目资金争取门槛高、难度大,霍山县除B集团、F企业两家规模较大的企业外,其他中小微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

四、加快战新基地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放大品牌效应,壮大产业集群

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积极打造战新基地品牌,深入开展基地政策培训,在全县各级各类招商推介活动中注入战新基地内容,通过制作基地专题片,发布网络新闻、微信、微博,印制基地招商宣传册等方式开展广泛宣传,大力宣传战新基地扶持引导政策,推广战新企业发展建设的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加强全社会对战新基地建设发展的认识,凝聚工作共识。

(二)紧盯重点项目,夯实产业基础

按照“四督四保”和“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要求,全力做好基地上中下游项目的协同推进,加快推进基地企业重点项目的建设,开辟项目绿色通道,实行专人全程代理,限期办理项目落地相关手续,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进一步夯实基地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

(作者单位为六安市霍山县战新办)

参考文献

[1] 张红军.转型升级蓄动能经济发展激活力——2016年合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发展情况分析[J].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学报,2017(03):11-14.

[2] 夏自钊,陈成诵.太和现代医药战新基地密码[J].决策,2017 (10):60-63.

猜你喜欢

建议分析
民航甚高频通信同频复用干扰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我建议,你也想我一下
过剩的建议
回头潮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三代人的建议
基于均衡分析的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分析
FOOD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