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谈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及中学阶段的教学处理方法

2018-01-17李国华

新校园·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参考系分力支持力

李国华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是一个教学难点。因为不同的教师对这两者的关系有不同的观点,所以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不尽相同,导致学生的理解往往模棱两可。那么,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究竟如何?在中学阶段应该怎样处理这一知识点?之前已有学者讨论过这些问题,但仍有争议。因此,笔者查阅了相关的文献,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澄清。

一、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对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的认识,大致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重力是地球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第二 ,重力是物体所受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矢量和;第三,重力就是地球的万有引力。

以上观点孰是孰非,很多学者争论不休。北京大学赵凯华教授指出:“我国人长期受到的教育,凡事只能一分为二,没有中间道路,是非标准是黑白性的。殊不知物理名词的含义与历史沿革和语境有关,是发展的,是可以变通的,往往没有唯一绝对正确的。”笔者认为,以上三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分歧的关键在于是否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及所选的参考系。

那么,地球表面与地面相对静止的物体到底受到哪些力呢?

如果考虑地球自转,且选地心为惯性参考系(也可选地球以外的某一个惯性系为参考系),物体作绕地轴上某点的匀速圆周运动,故物体受地心引力F和支持力N,二者的合力提供物体所需的向心力F向。此时也可等效理解为,将地心引力F进行分解,其中一个分力指向地轴,提供物体所需的向心力,另外一个分力与支持力相平衡。这个分力就是重力。这里的重力其实是“表观重力”或“视重”(“表观重力”或“视重”指的是考虑地球自转时,在地面上用平衡称量法测出的重力)。此为第一种观点。

如果考虑地球自转,以地面为参考系,则地面是个转动非惯性系,此时在某一纬度处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除受到地心引力F和支持力N外,还需考虑惯性离心力f惯,它们的合力为零,这时常把物体所受地心引力F与惯性离心力f惯的矢量和称为物体所受重力(“表观重力”或“视重”)G。根据物理知识,此处的f惯与上面的F向是等大反向的,易知此处的重力和上面情景中的重力是相等的。此为第二种观点。

如果不考虑地球自转,且以地面为参考系,我们说物体受到重力和地面支持力作用,二者的合力为零。也可以认为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的作用,二者的合力为零。此时重力和万有引力是相等的。此即第一种观点。计算表明由于地球自转而给物体的惯性离心力是很小的(约占引力的1/200)。故通常可忽略地球自转影响,此时第三种观点是正确的。

综上,倘若不考虑地球自转,可以认为观点一是正确的。倘若考虑地球自转,则重力与万有引力不同,此时重力(表观重力)可以看做是万有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也可以认为等于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万有引力的另外一个分力指向地轴,提供地球表面及附近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要的向心力),取决于所选的参考系,并且这两种情况下重力是相等的。

以上讨论的是物体在地球表面,相对于地面静止,随地球自转做圆周运动的情景。倘若物體并不在地球表面,而是在空中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呢?此种情形下,在高中阶段不需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通常认为万有引力和重力就是同一个力。

二、中学阶段的教学处理方法

中学物理教学中处理重力和万有引力的关系,首先要区分两种模型:环绕模型和表面模型(也称为公转模型和自转模型)。

1.环绕模型

环绕模型(即公转模型)是指物体在空中环绕地球(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此时不需考虑地球(中心天体)自转,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球(中心天体)给物体的万有引力是同一个力,都等于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2.表面模型

表面模型(即自转模型)指物体在地球表面,与地面相对静止。此时要分以下两种情况。

(1)若忽略地球自转影响(即忽略惯性离心力影响),则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地球给物体的万有引力可看做同一个力,是相等的。黄金代换式即由此推出。

(2)若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虽然如上文讨论,当选不同参考系时,重力(表观重力)可看做万有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也可看做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但因高中阶段学生还没有学习惯性离心力,若此处给学生介绍,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迷惑。因此可不采用这种处理,而直接选地心为惯性系,把重力看做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即可。此时可认为重力是万有引力与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即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的矢量差。据此可解释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升高而增大。倘若学生问到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垂直于水平面)的问题,可以地球本身严格地说是椭球体来解释。

参考文献:

[1]赵凯华.概念的形成是首要的,然后才是名称——谈“重力”的定义[J].物理教学,2011(1):9-10.

[2]赵坚,李力.关于重力与万有引力关系的再探讨[J].物理教学,2011(1):1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参考系分力支持力
当两分力的方向不变时,是否分力越大,合力也越大?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巧妙应用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方向不变解题
不停车测重机械系统设计原理
参考系的转换在高中物理中的妙用
突破2016年中考二力平衡问题疑难点
浅谈气息与声音的关系
灵活选择参考系简化多物体相对运动问题お
巧选参考系简化解题过程
自制“力的分解、分力关系演示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