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把握真实的教学过程
2018-01-17周长青
摘 要:目前在各门学科中都存在着对教学过程了解不真的情况。“真实”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科学化;一是指常态化。“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情了解、情感交流。造成目前教学过程不真实的原因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要改变这种状况可以从改变思想、改变个人修养、改变考核方式多种途径着手。
关键词:互联网+ 真实 教学过程
一、问题的提出
在教学中,我们总要面对许多结果,这些结果无论是好是坏,都会引导我们反思产生这些结果的过程是什么。这样就有了对过程的研究、监控。我们总希望复制好的过程,从而收到复制出好的结果之效,就像做自然科学实验一样。
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交流合作;大学教师深入基础教育课堂,为基础教育把脉;优秀教师在各地介绍自己的成功经验;同行之间互相开公开课,互相切磋……尤其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种资料海量存在,学习好的教学过程似乎成了一件简单的事情。
但相应的问题也出现了。我们能确保每一个人了解的过程都是真实的过程吗?一旦过程失真,我们追寻好的结果的努力将失去意义。对一个与结果并没有关联的过程做研究,在逻辑上的错误叫“相干谬误”。相干谬误是一种赤裸裸的错误,发生于一个论证所依据的前提与其结论没有真实关联之时,或许称为不相干谬误更贴切。因为关联的缺失,前提就不能为其结论的真实性提供保证。可以说,目前在各门学科中都存在着对教学过程了解不真的情况,这里以语文学科为例,谈笔者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目前的学界对教学中的“真”也有所讨论,但对“真”的概念却莫衷一是。这里所说的“真实”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科学化;一是指常态化。“教学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情了解、情感交流。造成目前教学过程不真实的原因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下文分别从问题的表现以及原因、对策几个方面来讨论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把握真实的教学过程。
二、问题的表现以及原因
(一)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过程不了解,甚至失控
教师对自身的教学过程了解不真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学内容把握不科学
教师存在着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他们教的语文内容,往往不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容。我们看到很多语文课内容无限拓展,就是不能从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角度出发。不能确定教学内容就决定了这个教师在其它方面再努力,教学效果也注定了只能是低效的。如有老师在上《背影》这篇课文时,带着学生讨论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等问题,明显是确定了不科学的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曾经将课文分为四种类型:定篇、例文、样本、用件。针对不同的类型,选取的教学内容是不一样的,教学方法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涉及到了教学方法的问题。
2.对教学方法把握不科学
“教无定法”这句话广为流传,自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学是一个没有规律的工作。可以说很多老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过于随意了。比如目前不少老师上课时还采取“满堂灌”的方法,这不仅在时间上无法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对学情了解不科学
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和教师的不合作行为,如上课开小差,抄袭作业等,教师不能发现并及时纠正这些行为;如学生明明在阅读、写作上出了问题,而教师却不知情,将大量的时间花在了名句检测上面。对学生了解什么,还需要了解什么这些学情没有科学的了解,是不太可能得到好的结果的。
4.对情感交流把握不科学
“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关系融洽能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但不少老师并没有找到与学生相处的科学的方法,工作往往简单粗暴。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旦出了问题,教学效果也一定会出问题。
由老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往往很难。事实上认识自己本来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苏格拉底将“认识你自己”作为他要解决的主要的哲学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与别人合作,让别人参与到对自己的教学过程的监控中来,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不科学的地方;同时也参与到别人的教学过程中去,在了解到别人常态化的教学过程的基础上学习到科学的教学过程,以此达到让自己的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的目的。但由于种种人为的因素,目前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这就涉及到了下面的一个大问题:
(二)教师对同行的真实的教学过程缺少了解
我将目前同行之间互相了解的方式分为以下几种:他是怎么做的;我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做的。
1.先说“他是怎么做的”。“他是怎么做的”是通过第三方对别人的教学过程的一个了解,而被了解方在这个过程中是缺席的。
我们了解某个老师平时是怎么教学的,首先来自于学生之间的谈论,学生的体验是一种常态化的体验,可能更接近于真实的过程。但由于以下原因,学生传达出的“过程”和“真实”也是有差距的:
1)学生由于缺少专业化的训练,对教学过程中应该关注什么缺少了解,也就是说学生的关注可能存在死角。
2)学生因为心智尚不完全成熟,对老师教学过程的描述往往会受个人好恶的影响。
3)学生在表述方面还存在着欠缺,往往会“言不尽意”。
其次就是同事之间的介绍,但这也会因为以下原因而使真实性打折扣 :
1)对于被了解方的常态化的教学过程,作为同事往往无法如学生一样深入第一现场,所以同事本身就所知有限。
2)自古文人相輕,同事之间的介绍也难免会受这方面的影响。
对“他是怎么做的”的介绍还有可能来源于媒体,这一般针对的是少数优秀教师的介绍。由于需要传递正能量,所以有很多美化的东西在里面,谈不上常态化。
2.再说“我是怎么做的”。“我是怎么做的”是“我”对自己教学过程的一个主动展示。比如通过公开课向同行展示自己的教学过程。“我是怎么做的”如果真是常态的的过程,是有利于总结出过程的优点与缺陷的。但在当下,“我是怎么做的”与常态的过程也有距离。endprint
就公开课而言,课堂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涉及到了教师对学情是否了解,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确定以及师生交流等各个环节。抓住课堂教学过程的意义不言而喻,但公开课中有许多公开的秘密,公开课早已不是常态课。公开课上,老师镇定自若、滔滔不绝,师生、生生积极互动,课堂上常有出其不意的精彩,学生质疑得妙,老师和其他学生应对得巧。但这些课堂往往是失真的,精彩往往来自于预约。多少老师为准备一节公开课,彩排多次,为了造成学生踊跃发言的热闹场面,有的老师甚至规定所有的学生都要举手:会的举右手,不会的举左手;提前告知学生上课要提的问题,并提前将答案告诉学生。有一个段子被广为传说,引人深思:一老师在讲公开课前为了使课更有特色,就安排了同学回答问题的顺序。到上课时,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都吃过什么水果?”一个同学站起来回答:“我吃过梨。”又一名同学站起来回答:“我吃过苹果。”之后,就一直没有同学再起来回答了。听课的老师奇怪,怎么可能就只吃过这两种水果呢?还有比如香蕉啊,葡萄之类的,很多的呀。老师启发了很久,终于,一位同学战战兢兢地站起来说:“老师,说香蕉的同学没来。”这样的教学案例无疑发人深思。在百度中搜“公开课 作弊”“公开课 作秀”等关键词,发现这样的教学案例实在是太多了。
在公开课中我们往往看不到常态化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由于师生对公开课的内容往往作了精心的准备,所以我们也了解不到常态化的学情。包括师生交流都可能是非常态化的。在公开课上,教师往往是和声细语,面对学生的问题循循善诱;但在常态课上,老师却可能简单粗暴。在公开课上教师很少有批评学生的情况出现,这本身就是不正常的。
由于现在处在互联网+背景下,网上教师晒出的课可以用海量来形容,这的确给广大教师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这些课都是经过剪辑而成,晒课的老师本身并不会这样上课。这些课固然可以帮助学习的教师解决一些具体的、局部的问题,但不利于我们把握真实的教学过程。
大家都对一节教者平时不会这样上的课,一个不常态化的过程作点评、学习,我们还期望能由这个过程得到什么呢?所以评课一般是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或者是言者邈邈,听者也邈邈。
将自己真实的教学过程展示给别人看,本来应该是正常的交流、提升互动活动,为什么变成了这般模样?
究其原因,很多交流者都手握大权,有些交流者与其说是平等的交流者,不如说是点评者、检查者。其实对别人应该怎么做比如课应该怎么上,他们心里早有预设,有的时候就是“党同伐异”。
作为“我”,很多时候并不认同依靠行政命令推广的一些做法,有自己认定的一套。但又拗不过“强权”。所以只有投其所好,人前人后两张皮。而我们的专家、同行对这样的不真实的过程作研究,得出的结论会怎么样可以料想。
对“我是怎么做的问题”作调研,被调研者不说真话,一方面就是上文分析的屈服于“强权”,不敢说真话。另外一方面却是不愿意说真话。有不少老师,尤其是一些优秀的老师讲究“留一手”,无论是开公开课还是作经验介绍,都虚虚实实,不肯将金针度人。
3.最后来看“你是怎么做的”。这是一种想了解过程的人和被请教者的面对面的交流,作为提问者的“我”虚心地向有所成绩的人请教,不同于通过第三方的交流,也不同于上对下的检查。这种交流往往见于师徒间,好友间……这种情况下的“你”并不面临着被指教的不快,可以更坦然地说出真实的过程。这种情况下得到的回答和上面的“我是怎么做的”是有很大区别的。我相信,不少老师从这个环节得到了不少教学的真谛。但也不排除留一手的情况,只能说,在客观性上要好于前面两种情况。
三、对策
如果解决不了过程真实的问题,我们所有的学习可能都是徒劳的。于是我们就会疲于奔命,看到别人出了成果,我们就会一窝蜂地去取经,明明别人是靠管理取胜,我们却学习课堂;明明是靠生源取胜,我们却去学习管理……然后自己的教学永远偏离科学,这样的例子难道还不多吗?
那究竟应该怎么办?我想通过以下的方式或许可以解决一些问题:
(一)改变思想
如果思想上不作调整,那所有好的想法将无法付诸行动,所以必须将改变思想放在首位。
如管理方应意识到,自上对下可以有一些建议,但凡涉及到“命令”一定要慎重。不以一节课、一个做法对一个人的评价形成定论。
而教师应明白,对自己的、别人的真实教学过程作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二)提升个人修养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不真”,一方面可以从客观上找原因,一方面可以从主观上找原因。
如客观上无法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就要提升教师学术方面的修养。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没有文史哲等方面的修养,是不太可能具有有效反思自己教学过程的能力的;同时他也不太可能有能力对别人的教学过程做出有效的总结、评估。目前一些学术专著以及专业杂志对这方面讨论较多,且有很多真知灼见,可以给教师提供帮助(这里面提到的关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确定等文章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发表的平台较高,一般不会犯科学性的错误)。写教学反思,无疑是一种好方法,它有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作总结,并且能留下文字记录,方便自己,方便别人研究。而教研组、备课组在教研活动时,可以安排一些专业知识学习的内容,这样大家的讨论将会有一些共同的基础,而不要总是想当然的“我认为”。
如对学情、情感交流把握不真,这可以归结到主观上的態度问题,应该提升个人做人的修养。
如果是明知故犯,造“假”,那就是道德方面出了问题,那就要更提升做人的修养,只有博大的胸怀才能做到与人坦诚相见。
(三)改变考核方式
现在很多赛课,级别越高,过程越假。但赛课的结果对老师实在太重要了,如在江苏,在省里拿到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在职称晋升、评优各方面都具有巨大优势。在这样的情况下,谁还愿意让自己真实的不完美的一面展示在别人面前,然后看着别人不真实地去拿奖呢?如果我们降低一节课在职称晋升、评优方面的比重,而只是将之作为一项交流活动,那么我们或许可以看到真实的过程。
同时改变很多单位习惯偏重对个人的考核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捆绑式考核方式。比如对师徒结对捆绑考核,这样师傅才能真正地对徒弟做指导;对备课组也实行整体考核,要求备课组先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再考虑个人考核。这样做虽然会出现某些人不作为影响整体考核的情况,但毕竟可以形成一种互助的氛围。而且在考核方式上一定要灵活,宜统则统,宜分则分。
四、可以跨学校、跨地区合作
互联网+背景让这种合作成为了可能。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少了很多竞争的顾虑,可以长期真诚地合作。如有太多的保留,这种合作也就没有意义,所以合作方可以互相监督、制约。在交流的过程中,不要满足于蜻蜓点水式的旅游式的听课,最好双方能互派教师,深入到对方的教学过程中去。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有时非常态化的教学过程也有它存在的价值,本身也是科学的,但和弄虚作假有本质的区别。什么时候需要非常态的教学过程以及需要什么样的非常态化的过程,这另作研究,不在此赘述。
总之,把握过程的真实是一个系统的工作,需要众多关心教育的人长时间地群策群力才能做好。
(周长青 江苏盐城 江苏省射阳中学语文组 2240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