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建构研究综述
2018-01-17范宏雅曹恒平
范宏雅+曹恒平
【摘要】研究以身份建构为关键词,检索不同视角下的身份建构研究,挖掘身份建构的哲学渊源,探究其在不同学科领域中的发展轨迹,最终以身份建构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为落脚点,梳理近几年身份建构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展望其进一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身份建构的进一步研究做出指引。
【关键词】身份建构;哲学渊源;多视角;语言学转向
一、身份建构思想的哲学渊源
建构主义是身份建构研究的哲学基础。从古希腊哲学探究世界本源的本体论研究到近代哲学研究认识的起源、人的认识能力以及认识方法的认识论都渗透着主客二分的观点态度。这一观念在康德、维科、库恩、皮亚杰等哲学家的主张中受到挑战,他们强调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认识的主客体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一系列的思想主张为建构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和营养来源。
建构主义认为主客体是不可分割、相互作用的,一切知识和现象都是建构起来的,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和建构。人对世界的认识是在其原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能动地建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的实践活动建构其知识。建构主义思想促进了社会建构论的形成。社会建构论主张身份是个体在社会实践、社会交际过程中动态、能动地建构起来的不同的角色、形象。在这一过程中,语言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反映不同个体的身份,而且对个体的身份起着建构作用。语言与身份的关系在社会建构论中得到关注和探究。
建构主义为身份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更多学者注意到身份的动态建构特征,并对身份的建构方式进行了探讨。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身份从“主体固定不变的特征”发展到“动态建构的结果”,语言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也受到更多关注。
二、身份概念的提出和初步研究
“Identity”(身份)最早的使用记录是“identitie”一词,主要表达内容等方面的同一性。有关身份的研究则开始于社会学领域,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进一步扩展和深化,早期研究成果以社会身份理论和身份认同理论为主。
(一)社会身份理论(Social Identity Theory)
该理论起源于欧洲,始于Tajfel对种族主义、种族偏见、种族歧视的社会因素、认知因素、社会信仰等层面的探究,主要关注群体关系、群体进程等方面。该理论认为个体所属于的社会范畴和其自身的归属感形成自我定义。个体总是将自己划分进某个或某些内群体(个体在心理上所归属的群体),区别于外群体(心理上的对立群体),并最大化内群体和外群体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建构自己的身份。
该理论通过对内外群体的阐释揭示了个体的自我分类功能。在实际的社会交际活动中个体通过各种行为实现自我归类,通过语言执行一些行为、表达其意图及感受,语言在建构个体身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认同身份理论(Identity Theory)
该理论起源于美国。提出者Stryker认为行动者因身处多元社会网络中而具有多元身份,这些多元身份以突显等级组织起来,突显等级越高的身份与行为的差异越小。该理论指出特定身份的突显将取决于个人对该角色的承诺。Stryker鉴别了交际承诺和情感承诺,前者从量的维度反映与某一特定身份相关联的众多角色,后者从质的维度反映与某一身份相联系的众多角色的重要性,即失去这些角色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角度的身份研究侧重于分析个体身份建构的社会和心理因素,社会身份理论从心理学角度着手,指出个体在心理上对自己和他人进行群体归属的划分,并在群体关系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身份理论从社会学角度探究眾多社会因素给个体身份建构带来的影响。以上理论均从宏观角度考察社会心理等宏观因素对个体身份建构的影响,对于微观层面上个体如何建构身份以上理论没有深入地探究。
三、身份研究的语言学转向
(一)Sacks的成员分类分析
Harvey Sacks提出的成员分类分析(Membership Categorization Analysis)旨在分析交际者在实际交际活动中交际者所属不同类别如何解释其交际行为并帮助实现交际目的。Sacks提出了成员分类装置(Membership Categorization Device)的概念,包括类别集合与类别应用规则,前者描述个体所属类别的非单一性,后者则解释个体所属类别遵循的原则,即经济原则和一致性原则。
这一思想给身份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不同的成员分类装置都赋予该装置成员一个身份,说话人通过哪一种类别属性进行交际,听话人如何根据类别知识进行推理和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言外之意,都可以借鉴该理论中的相关知识。成员分类分析展示了社会类别在分析言语交际互动中的作用,加深了对言语交际中不同身份的理解。
(二)经典语用学理论中涉及的身份概念
语用学的许多经典理论都涉及或隐含了身份的概念,如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言语能够成功实施某一行为的前提是说话者必须是具备实施某一行为的条件的人,这暗含了该理论对交际者身份的关注;礼貌原则强调礼貌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态度,说话人可通过一定的语言手段把一个本质上不礼貌的行为“变得”礼貌起来,说话人可通过话语维护其自身和交际对象的积极面子,建构良好的个人身份;顺应理论认为语言的使用是语言选择的过程,交际者如何选择语言应考虑并顺应交际双方的身份、亲疏关系、语境等因素,这暗示了语言的选择对说话人身份的建构作用。
(三)语言和身份研究的主要成果及近年来的发展趋势
1.日常话语研究。学者们对日常会话中的身份建构研究涉及不同的角度,比如,Tracy探讨了日常会话中人们如何使用语言、非语言资源建构自我及他人的身份。袁周敏以称呼语为切入点探究日常会话中语言对身份的建构作用,并借助于身份表征理论和顺应理论分析语言与身份相互作用的深层机制。不同于机构性谈话,日常会话没有规律,话题选择和表达方式都较为灵活,但话题的选择、音调的高低、称呼语的使用、交际者占据话轮的多少都建构交际者的身份。endprint
2.机构话语研究。在法庭话语方面,学者们从会话分析、顺应理论、评价理论等多角度对法庭语境中言语交际和身份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真实法庭会话中人称指示语的身份建构功能,会话过程中的修正、打断现象,信息过量应答的动因等。
在新闻会话方面,总统就职演说、新闻广播、电视辩论等诸多新闻媒体中的语言与身份成为学者们的研究对象,演说者、主持人、受访嘉宾等的身份建构都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
在商业话语方面,网络销售中的商业话语受到关注,网店店主的语言使用情况、语言表达对其身份层面的建构受到密切关注,学者们对商业话语中语言与身份的建构关系展开详细研究。
3.学术话语研究。学界对学术话语和身份的研究多集中于学术语篇写作者学术研讨、答辩等语境中专家的身份建构两个方面,前者多梳理、分析、对比硕博士论文、中外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期刊中文章写作者的身份以及建构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后者则多通过录音、转写对交流过程进行记录,分析学术专家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语言建构了怎样的形象。
4.近年来语言与身份研究的发展趋势。近年来,语言和身份话题成为语用学领域的热点话题,Journal of Pragmatics等权威语用学杂志上身份话题相关专栏的发表以及国际语用学大会对语言与身份话题的关注吸引更多学者从语言学角度出发研究语言与身份的关系。
另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交际更加普遍并引发了学者对网络交际中交际者身份建构的研究兴趣,成为语言与身份建构研究的趋势与走向,网络交际中的语言特点及身份建构,不同网络媒介如微博、邮件中的语言与身份建构等受到广泛关注。
四、小结
就研究现状来看,在研究视角上,从文化视角展开的对语言和身份的研究占多数,而从修辞视角展开的关于语言如何建构身份的研究较为鲜见;在研究方法上,对语言和身份关系的实证研究占多数且更为丰富,多数研究在大量收集自然语料的基础上,对有效的语料进行量化并加以质性分析,使得研究结果更具科学性和代表性,但系统的理论研究仍比较缺乏。整体而言,相关研究关注的焦点丰富,但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已有的身份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仍有待加强,值得进一步更深入地、系统地研究。
【参考文献】
[1]韩瑛,钟志强.建构主义认识论的哲学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6(11):13-16.
[2]Hogg M A,Terry D J,White K M.A Tale of Two Theories:A Critical Comparison of Identity Theory with Social Identity Theory[J].Social Psychology Quarterly,1995,58(04):255-269.
[3]Greene S.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Party Identification[J].Social Science Quarterly,2004,85(01):136-153.
[4]Schegloff,E.A.A tutorial on membership categorization[J].Pragmatics,2007,39(03):462-482.
[5]何兆熊.新編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87-88,190-200.
[6]Karen Tracy,Jessica S.Robles.Everyday Talk:Building and Reflecting Identities[M].New York:Guilford.2013:5-20,42-44,32-34.
[7]袁周敏.称呼语的身份标记功能的元语用考察[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03):263-267.
[8]刘荷清.法庭会话中的答话修正与成因研究[J].修辞学习,2006(04):44-47.
[9]徐章宏,李冰.法庭应答语信息过量的顺应性研究[J].外语研究,2006(02):14-18.
[10]王振华.“硬新闻”的态度研究——“评价系统”应用研究之二[J].外语教学,2004,25(05):31-36.
[11]袁周敏,方宗祥.言语交际中的身份建构及其理据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8,10(03):56-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