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舟陶及毛尖茶产业跨界设计融入陶艺教学的思考
2018-01-17刘志勇
刘志勇
[摘要]从当前跨界设计的趋势引出艺术院校对设计专业跨界课程设置的思考,探讨了我院在设计专业陶艺课程设置中,把牙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毛尖茶产业融入课程进行跨界设计教学的意义、可行性及作用。
[关键词]牙舟陶;毛尖茶;陶艺课程;跨界设计
一、跨界设计的兴起
(一)跨界设计成为当前设计界的趋势。现代意义上的设计从欧洲产生伊始,其漫长历史中,产生了不同的风格、流派,进入后现代主义时期更是风格层出不穷,设计理论和流派争鸣共存,这都极大丰富了设计形式和内涵的创新。步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各行业发展的深入与完善,行业间的边界变得模糊交织叠错,事实表明这种融合现象设计领域间也时有发生,同时随着信息媒介的丰富和快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大范围覆盖,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人们能够快速便捷地接收更多的视觉设计语言,企业如何寻求产业的突破开启新的发展路径,创造出更多新的视觉形式和设计语言,已成为当前设计一个新的议题。跨界设计无疑是一个新近不断被提及的炙手可热的方法论。
跨界设计(crossover)就字面含义来看,意味着两个领域的合作,是基于文化、地域、专业分工的不同而展现出的一种纷繁复杂的跨越与融合状态,它使得不同领域的设计元素融会糅合,其作品往往产生新鲜别致的审美元素,引发更多共鸣。跨界设计作为新的设计方法论,摆脱了以往设计思考领域的单一与局限性,把设计思维的抓手觸伸到更多行业更宽阔的领域,让元素创新的组合方式更丰富多样,这样的设计模式能在短时内产生爆炸式的创新喷发,为企业提供更多创意产品和产生更大经济效益。
(二)跨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广度视角的一种教育方法。为适应市场、企业人才需求,使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接轨,各设计院校根据自身条件开始在有意识地制定跨界型人才培养计划。经济发达地区有条件的部分高校开始设置多学科交叉跨界融合的专业或研究机构,如清华大学开设了信息设计专业,意在打破传统设计界定虚化信息技术与艺术界限,培养学生在该领域的跨界融合能力,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结合信息产业和社会需求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有些高校进行不同专业联合开展创新项目课程教学尝试,南京大学从2009级本科生开始全面实施“三三制”人才培养改革。即“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多元培养”三个培养阶段及“专业学术类、交叉复合类、就业创业类”三条发展路径,其核心是打破院系界限和专业壁垒,使单一模式培养转变为“菜单式选择培养”,将课程选择、专业选择和发展路径选择的权利交到学生手中。
相对硬软件稍微欠缺的地方院校也在创造条件开设相关类跨界课程。跨界课程设置相对跨界专业的设置而言灵活性可行性更强,无需对学校及外界资源进行大幅度的调度分配及组合,当地方高校资源不足时也是对跨界综合人才培养的一个折中和过渡。高校可以通过某一课程进行跨界教学的尝试作为突破点,取得经验后可以推广到更多课程。院校因地制宜,集中有力资源,根据自身条件建设跨界专业、跨界课程或跨界创新工坊,目的都是为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创新思维广度,提升跨界创造的能力。
二、陶艺课程跨界融合可行性分析
我院根据地域优势自身特色尝试把牙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毛尖茶产业融合到陶艺课程教学中,让学生掌握陶瓷一般制作流程,开拓设计视野,通过两领域跨界来拓展课程的创造性、应用性,能开发出具有更多文化内涵的特色创意产品,让课程为地方企业服务。该跨界课程设想的提出有其产业环境、硬件设施和地域优势等因素。
(一)牙舟陶、毛尖茶产业两者间的天然联系。中国作为陶瓷和茶叶原产大国,陶瓷艺术与茶文化自古即有紧密关联,陶瓷类茶器具类别丰富,占据了饮茶文化周边产品半壁江山。西汉王褒辞赋《憧约》“烹茶尽具,酣已盖藏”出现了最早关于茶具的记载,到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促使饮茶文化及陶瓷业得到长足发展,出现了越州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等几大名窑,1987年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地宫出土了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最为完整,级别最高的唐代专用茶具,可见当时茶文化盛况。
陆羽所著《茶经》巨作更是把茶文化推上顶峰,七千余言从茶学、茶艺、茶道思想等进行了系统论述,开启了一个茶的时代,为后世茶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后虽由饮茶方式演变,古今茶具在概念、器具上产生了差异,但今天从洗茶、泡茶、饮茶、摆件、包装等茶具涉及的种类和样式反而越来越丰富了。
从历史渊源看,陶瓷、茶业从不分家,相对于跨域大关联小的行业间融合,牙舟陶、毛尖茶间可进行嫁接融合的空间更大,我们可以假借牙舟陶为载体为毛尖茶创新出更多具有毛尖品牌文化、地方特色的个性化包装,毛尖茶艺表演中相关茶器具及把件等。
(二)学院省级牙舟陶重点实验室可提供教学支撑。2013年学院申报创建省级牙舟陶实验室,四年来实验室投入近200余万元进行机器设备购置,大力引进陶瓷专业教师,积极组建教学研发团队,外聘多名陶艺专家为学术指导,同时长期聘请牙舟陶民间艺人留驻实验室辅助教学。陶艺团队定期到牙舟镇进行牙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考察学习,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进行陶土改良、釉料研发、造型创新和产品开发。团队申报了多项省级相关课题,撰写了牙舟陶艺论文、专著,陶瓷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览并获奖,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在陶艺教学中完善了课程内容体系。学生课程作业和毕业创作多次获国家或省级竞赛奖。实验室及团队积累的科研、教学经验可为跨界课程的开展、研究、教学、创作提供设备保障和理论指导。
(三)地缘及产业政策优势。学院地处毛尖茶产业区,1915年毛尖茶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82年评为“中国十大名茶”,2010年入选世界博览会十大名茶。2015年都匀市政府制定《都匀毛尖茶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计划2020年末全市将建成茶园面积50万亩以上,产值30亿元以上;建成加工企业100家,不断拓宽销售渠道,在省外开设毛尖品牌专卖店1000家以上。至2017年已完成茶园种植面积36.73万亩,可采面积15.5万亩,茶叶加工企业58家,年加工能力突破1万吨。建成都匀毛尖茶城,入驻企业200余家,在国内各大中城市开设品牌专卖店、形象店1000余家,入驻国内超市5180家。endprint
牙舟陶源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余年历史,2004年获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2008年评为国家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人中国十大名陶。平塘牙舟陶非物质遗产保护区距黔南州首府都匀80余公里,陶艺产品曾多次选送北京、上海、广州举办的展览并荣获轻工部金质奖章、优秀作品百花奖等多个奖项。有过辉煌历史,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因体制改革和市场原因牙舟陶走上衰败。
今天都匀市大力发展大生态、大旅游产业,打造绿色毛尖茶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牙舟旅游区域,挖掘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保护牙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技艺传承推动产业升级,从政策层面高屋建瓴地构建了经济发展蓝图。地区优秀的民间技艺传承人和丰富的牙舟陶实物,巨大的毛尖茶产业作依托为课题的设立和实施提供了地缘优势和施展空间,提供了与产业结合的机遇和課题可持续性开展保障。
三、陶艺课程跨界融合的作用
(一)对牙舟陶、毛尖茶企业的效益。通过品牌间联结,可起到优势互补作用,其一可相互利用两者问已建立成熟的销售渠道,拓展销售路径,提高销售效率,节约运营成本,如通过毛尖茶门店、茶艺馆等进行联结销售。其次两者品牌联姻利用各自行业的知名度起到相互宣传的广告效应,在本是联系甚微的不同行业领域受众起到推广效果,投资最少的费用达到最大的推广目的。再者可相互借鉴对方的品牌文化、历史文脉、视觉元素拓展设计视野和创意元素基因,进行跨界融合设计创造出新视觉形象、设计语言的产品。
(二)教学相长对教师教学的拓展。通过陶艺跨界课程的设计把牙舟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都匀毛尖茶产业企业文化引入高校课堂,让产学研相结合,根据企业产品市场需求,进行项目开发,详实课堂教学内涵,让教师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融合,让课堂内容丰富实用,教学相长,教师也在教学中不断成长,向双师型教师靠拢。
(三)提高学生的跨界设计、实践应用能力。陶艺课程作为设计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技法上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对陶瓷发展历史有一定了解,熟悉陶艺制作的一般流程、造型技法,能掌握几种常见成型技术如拉坯成型、盘条成型、泥板成型、注浆成型等,进行泥坯的釉色搭配、施釉等。而通过课程跨界融合让企业人员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把企业项目带人课堂,让学生带着问题和目标去学习,通过与企业人员的互动更快去适应生产项目约束中的创新特点。同时学会去寻找和平衡毛尖茶与牙舟陶两个行业间的创意联系,提高跨界设计能力,产生新语境下的陶瓷设计产品。
(四)应用型、差异化培养,提高地区竞争力为地方服务。从人才培养目标角度看地方高校设计专业学生要提高就业竞争优势,可结合本地产业与文化特色,寻求同经济发达地区设计院校的异化优势,另辟蹊径制定适合自身发展和地区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路径。贵州地区要做强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化、大农业五大产业需要大量专业人才,贵州地方高校可抓住机遇结合所在区域产业结构,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将黔南大力发展的毛尖茶、牙舟陶传统产业融合到黔南高校课程,可为培养地方应用型区域经济服务型人才做铺垫。
四、结语
本跨界课程旨在通过对设计专业陶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重技法轻理论实践,重课堂学习,轻企业项目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改变,寻求陶艺课程结合黔南地区经济产业,主要是平塘非物质文化遗产牙舟陶产业和都匀毛尖茶文化产业。开发毛尖茶文化产业周边陶瓷产品,设计新的陶艺课程教学模式,打通毛尖茶文化、牙舟陶非物质文化、牙舟陶省级实验室、课堂教学、学生能力培养模式几者之间的联系,学以致用,学有所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