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墓术的起源
2018-01-17郑嘉励
郑嘉励
桑墩是江南水乡的特色风物,究其源头,多半是史前之坟墩。
丧葬是人生头等重要的礼仪,丧葬必需墓地,墓地首重选址。
北宋大儒程颐《葬说》认为,墓地选址,卜其地之美恶,地美则“神灵安,子孙盛”。
墓地确定后,挖掘墓穴“穿地必四、五丈”,以松脂涂棺椁,石灰封墓门,墓穴要深埋、密闭、防腐。程颐说,好墓地使逝者的“魂”(精神)安宁、“魄”(肉体)不朽,方能庇佑子孙。先人的灵魂可以干预人间的生活,坟墓不单为死者而设,更为生者的福利。
追求环境宜人的墓地,是宽泛意义上的“风水”观念。好比大家喜欢住在背山面水、阳光充裕、空气新鲜的地方,此乃人之常情,活人如此,死人也不例外。此与巫术无关,只是人类朴素的理性。
实际上程颐是反对风水的,他认为那些拘忌于“择地之方位,决日之吉凶”,不肯将先人及时下葬的人,绝非孝子。
“择地之方位,决日之吉凶”,以为坟墓地势、朝向、深浅、葬日、葬时的细微差异,都能左右子孙的祸福。这种具有强烈迷信色彩的方术,才是严格意义上的“风水”,这恰恰是程颐所反对的。
厘清这两个概念的区别,至为关键。宽泛的风水,出于人之常情,很早就有;而严格的风水,则出现较晚。下文,试以浙江古墓葬的例子阐述之。
新石器时代聚落,多位于靠近河流而地势稍高的台地上,墓地散布于聚落內部或其附近。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崧泽、良渚文化,地势平坦,以人工堆筑高墩用来埋墓。杭嘉湖平原的大小土墩,唐宋以来,遍植桑树,桑墩是江南水乡的特色风物,究其源头,多半是史前之坟墩。
商周时代,湖州、宁绍地区土墩墓,多分布于山脊线的分水岭两侧,或独处高山之巅。墓地选择在远离聚落的高山,分布形态与史前时期迥异。考古人调查古墓,翻山越岭,甚是辛苦。
战国时期,楚灭越国,楚文化东渐,汉文化南下。竖穴土坑墓流行开来,至西汉蔚为主流。杭嘉湖的西汉墓地,沿用早期土墩,或堆筑新土墩以埋墓;钱塘江以南的山地丘陵地区,西汉墓地从山脊线转移到了半山腰或山麓,墓坑凿穿基岩。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述堪舆经典——东晋郭璞《葬经》说,“周官冢人、墓大夫职称皆以族葬,是三代以上,葬不择地之明证”,认为三代至西汉时期,风水术尚未成型;《后汉书·袁安传》载袁安为乃父访求墓地,听从术士意见,累世富贵,真正的堪舆术自东汉开始。
其说可从。史前、商周、西汉墓地,位于冈丘台地,墓葬成群分布。在野外只要发现一座墓,周边就有成群的墓,墓地呈现“族葬”形态。合族而葬的群墓,无法遵循《葬经》对阴宅山水“形势”的要求。
一片偌大的山冈,似乎处处可埋骨,但在“形势派”风水先生看来,适宜埋墓的“吉穴”区区可数,除去一二处,所剩空间皆不足用;又倘若将墓穴的地势、位次、朝向,与具体人的五行八字联系起来。一处风水完美的葬地,在空间上必然独立,犹如僧寺禅院,总是独占好山头,绝无可能密集扎堆。
四库馆臣,正是从后世通行的“形势派”风水出发,由《周礼》“皆以族葬”推断三代、西汉无堪舆之术。
东汉以后,砖室墓取代土坑墓。宁绍地区砖室墓多分布于低山腰或山脚处,地势较西汉低缓,前景更开阔。向阳坡的墓葬数量,明显较阴坡为多。显然,东汉人已有意识地选择山水形势、选择阳坡埋墓。
汉晋时期,江南地区深受“相墓术”影响。东晋南朝皇陵,依山为陵,东晋明帝曾亲自考察郭璞所卜的墓地;梁昭明太子萧统听信相墓者言,处理母亲的葬地,得罪梁武帝,忧惧而死。天子陵园如此重视风水,民间丧葬亦不能免俗。
郭璞著《葬经》,集汉晋以来“相墓术”之大成,注重山水形势,影响后世,既深且远。当然,那是另外一本大书,绝非千字文可以承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