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喜欢的全是小说
2018-01-17孟非
孟非
小时候看过两本表现革命英雄主义的书,对我影响很大,当时就像有一团火在我胸中燃烧,要烧出生命的价值。一本是《牛虻》,一本是《斯巴达克斯》。牛虻能忍人所不能忍的个性让我很触动,尤其是他回归之后,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应该具备的品质。很多年后回想起来,我才知道它打动我的就是对自己的信念和理想的坚持,以及为了这个信念而表现出的坚韧不拔。
工作最初的一段时间,基本没读书,多挣一百块钱比什么都强。那时候在印刷厂当临时工,生活浑浑噩噩,没有什么信念支撑。就是有点不甘心,觉得自己和别人还有点不一样。于是就去考学历。上着班读书很难,厂里就我一个人干这事。工友们下班除了打麻将,也没什么娱乐,万一打麻将输了,下个月还活不活了?读书又便宜又省钱,还能打发时间。
我看的书全是小说,功能性的、理论性、心理学之类的书籍,极少极少看。写小说特别需要才华,看一遍小说,等于把人家的生活过了一遍。刘震云、莫言、马尔克斯这些人很了不起,怎样体验他们的人生呢?就是阅读他们的书。
我对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评价最高。这个寓言式的小说有点像中国版《百年孤独》,很多人看前50页是看不下去的,上部“出延津记”,下部“回延津记”,有点像《出埃及记》。整本书有100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那么多的线索,那么多故事,铺垫了那么长,当你看到后半部时,所有线索都连上了。我很惊讶,他写作时脑子里得有多大的一盘棋啊?我看时默默地觉得,这本书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最高的成就。
有些作品对后世的作家影响特别大。比如《百年孤独》。你可以在很多中国作家的书里看到《百年孤獨》的影子,比如我喜欢的刘震云。另一个是《万历十五年》。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一套七本,就有黄仁宇的影子。我看完第一卷就知道,这哥儿们一定非常喜欢《万历十五年》。
有人说,看小说有什么用?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我很不赞同这样的观念,我们不能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去阅读,阅读本身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我们把阅读功能化或者功利化,那我建议你就别看了。
碰到什么问题,你应该想办法找人!比如说洗衣机坏了,与其看一本《如何修家电》,不如打电话让修理工上门,给他200块钱把洗衣机修好。也不用看什么《股票操作实例》,你应该委托一个基金经理,给他10%的佣金,让他替你炒,炒不好就换一个人。这不就完了吗?
(摘自《新周刊》)
京剧又叫“皮黄”的缘由
“皮黄”又作“皮簧”,是西皮和二黄(簧)的简称,它们是京剧的两大主要声腔,所以早年的京剧也被称为“皮黄”或“皮簧”戏。《中国京剧史》中说:“京剧的前身是徽戏(微调)、汉戏(楚调)、昆曲、秦腔、京腔,并受到民间俗曲的影响。”特别是徽戏和汉戏的声腔对京剧的形成影响最大。自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开始,以向乾隆皇帝祝寿为名,先后有“三庆”“四喜”“春台”“和春”等徽班来到北京演出,史称“四大徽班”,先后到京的汉戏艺人多搭徽班演唱。二黄(簧)是徽戏的主要声腔之一,而汉戏声腔以西皮和汉戏二黄(簧)为主,它是皮、簧合奏的。随着徽戏、汉戏进京演出,使得西皮、二黄(簧)声腔进一步融合,迅速发展,形成丰富的旋律和完整的板式。多数人认为,“二黄(簧)”之说来自地名,即湖北的黄冈、黄陂二县,杨静亭著《都门纪略》就是这种说法。其他说法还有很多,莫衷一是。至于“西皮”,初称“襄阳调”,有来源于中国西部的音乐成分,而湖北人称“唱”为“皮”,故名“西皮”。
(摘自《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