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揣测“天意”的人

2018-01-17王嘉兴

华声文萃 2018年4期
关键词:丁一天意季风

王嘉兴

为国家领导人讲气象预测

今年80岁的丁一汇,他的本职工作是中国科学院大学的老师。从1978年中科院研究生院建校至今,他一直讲授气象类专业研究生必修核心课《高等气象学》。他揣摩大半生的,是最难以揣摩的“天意”。

“能做的只有提前预报,降低损失”。他给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讲气象预测,环保部等国家部委至今每个月都请他参加座谈会。

准确预测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

许多年后,面对气候预测室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丁一汇总会想起1998年上报特大洪水预测结果的那个下午。

1998年4月,汛期还没到,丁一汇和同事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提出,长江流域极可能发生类似1954年的特大洪水。

经过讨论,防总对这个判断表示认可,丁一汇也被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请到钓鱼台国宾馆,当面做汇报。

最惊险的时刻是1998年8月6日,当时,荆江大坝随时可能决堤,炸药已经埋好,分洪区也疏散了。凭借准确的雨量预报,防总决定守堤,最终安全度过洪峰。“是泄洪、炸坝还是保堤?预报容不得一点差错。”丁一汇总是这样强调。

为坐在谈判桌上的人输送武器弹药

丁一汇每周准时出现在教室里。他偶尔会提到“前几天开展的南海季风试验”,或是讲起在国家气候中心带领七百多位科学家研究新的预报系统。

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还没有研究气候的业务部门,包括丁一汇在内的十多名科学家联名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上书,才成立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是第一任主任。

花了5年时间,我国第一代气候预测模型终于“能用了”,这标志着中国气象学科的研究走向“现代”了。气象预报员不必再听着广播里大段的学术词汇,对着昏暗的光线,在气象图上画满密密麻麻的红线、绿线和紫线,预测未来的天气走向。

过去,国际上不认可中国的季风,认为那是印度季风的一个延伸。南海季风试验成功后,气象学界才认识到它对整个东亚国家雨带和雨季的影响。

形成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是最艰难的。气候变化的原因不存在争议,但各國在治理问题上很难达成一致。发达国家不认为自己要为气候变化负责,发展中国家希望少减排一些。丁一汇所在的中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被誉为“为坐在谈判桌上的人输送武器弹药的人”。中国领导人参加世界气候大会、中国参与《巴黎协定》制定,背后都依靠这群人提供技术支持。

(摘自《中国青年报》)

猜你喜欢

丁一天意季风
史籍中的糟粕——天意
分身术
学生写话①
绿水青山图——海洋季风的赞歌
户撒刀
万马奔腾
天意
天意
李健 『假如爱有天意』
红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