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

2018-01-17

华声文萃 2018年4期
关键词:费正清变革制度

在过去四十年里,西方学者多次认为中国就要垮了。直到今天,中国经济还是没有垮。那么,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独特性是什么?我们究竟做对了什么?

中国经济变革有四大动力:一是制度创新,中国的制度创新不是顶层设计的结果,所有的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二是容忍非均衡,中国从集体贫穷到让容忍一种非均衡的发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三是巨国效应,中国的人口红利让很多企业形成了巨大优势;四是技术破壁,技术革命不可逆,是一种新动力。

一、四十年发生了什么

1978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占全球1,8%,当时的中国是一个极其贫穷和微不足道的国家。今年中国是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到全球14,8%。

1978年,中国人均GDP只有384美元,在全球200多个国家中排在倒数第七位。今年中国人均GDP将达到9281美元,这个数字代表中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

1978年,中国没有超过200米的高楼大厦,今天全世界10幢最高的大楼中有8幢在中国。

1978年,中国没有一家私营企业,全都是国企且在世界五百强中微不足道。2017年,世界五百强企业中,中国企业数量已经达到了115家,其中有超过25家是民企。

1978年,中国一年的汽车产销是10万辆。今天,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2017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达到2940万辆,汽车成为了很多中产阶级家庭的标配。同时,所有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相关的基础生产资料,中国都是最大的消耗国。

二、中国现象

40年前邓小平带领中国摆脱了阶级斗争,被《时代周刊》定义为当年的年代人物。

1984年,《时代周刊》有一期封面是一位中国年轻人拿着可乐站在长城上,封面标题是《中国的新面孔》。1984年中国开始了城市体制改革,中国的马路上出现了很多的广告牌、出现可口可乐……

2013年,《时代周刊》出版了以《中国的今天非常危险》为封面标题,孩子吹泡泡为配图的杂志。但仅仅四年之后,《时代周刊》刊发了一篇《中国赢了》的文章——因为美国总统要访问中国,为了拿我们2000亿美金的订单,不得不讨好我们一下。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的每条街道、每个家庭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怎么解释?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无法作答。

20多岁的费正清博士毕业后来到了中国,他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写了《美国与中国》这本书,这是西方学者第一次把中美对照起来的一本书。当时费正清认为中国正在发生一场现代化运动,这场现代化运动最基本的特征是中国决定放弃自己所有的传统和制度,并将西方的文明和制度以及语言作为一个对应体。他认为中国所有的变革是对西方文明不断冲击后作出的反应,在很长时间里,这个冲击反应模式是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现代化的共识。

上世纪90年代初,在费正清去世之前,他写了《中国简史》这本书。他在这本书中说:对不起,我错了。在经过50年的阅历和观察后,费正清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发展不是一个冲击反应的结果,而是自身内在的基因变革和发展冲动的结果。因此,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具有自身的内在性和动力源。

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在去世前的最后四年写了《变革中国》这本书,有三个结论: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二战以后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经济改革运动;中国的经济总量在未来十几年内超过美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中國经济的发展无法用西方的制度经济学来解释,中国改革的成功是人类行为的意外后果。

三、中国经济的四个动力

1、制度创新

这四十年变革,是无数多的产业制度、宏观制度不断被创新,不断被重新设计的结果。制度变革,一定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源。

中国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的放权让利改革,税收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金融企业改革,哪一项改革不是突破现有法律的结果?

2、容忍非均衡

如果时光回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中国好象也其乐融融,每天敲锣打鼓、喊口号,每天饿肚子,每个人都一样穷。

1978年以后发生了什么?每个人的心都变得很躁动。有的人开始听邓丽君的歌,有的人要考大学,有的人到南方开始倒卖盒带。如果用句很经典的话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是开始容忍一种非均衡的发生。

1978年以来是哪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是那些智商最高的,学历最高的人吗?不是。因为当年这波人在政府里,在军队里,在高校里,在国有企业里,大家都挺安逸的,没有离开。谁先富起来的呢?是那些不识字的,犯了前科的,农民或者投机倒把分子。所以,容忍非均衡的结果,不是最优秀的先富起来了,而是那些最想致富的人先致富了。

与此同时,国家开始把平均主义的大平台彻底打翻,中央提出东南沿海优先发展战略。然后对外企进行超国民待遇。设立了很多特区、开发区、实验区、自贸区、自由港等,这就是一些允许先富起来的地区和区域。在这些区域中的人和企业,就获得了优先发展的机会。

3、巨国效应

在1978年,城镇人口只占18%,今天将近60%。1990年,中国还没有所谓的中产阶层,今天有2,3亿。

今天中国有阿里和腾讯两家互联网企业,2017年交替成为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马云和马化腾的智商比硅谷、伦敦、巴黎、东京同时代的60后、70后更聪明吗?好像也不是。随着互联网人口增加,中国一定会出现一到两个亚洲市值最高的公司,无非是谁的问题,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互联网人口。

4、技术破壁

任何一个国家不断进步迭代都依靠两种能力。一是制度变革,但制度是可逆的。有一个东西不可逆,叫做技术。今天中国很多产业变革,金融产业变革,通讯产业变革,媒体产业变革,是制度变革所产生的吗?不是,所有牌照仍然牢牢的抓在相关部门手里。但是,技术使得很多牌照变成了一张废纸。所以,技术破壁是一种新的不可逆动力。

回过头来看,这四十年来,中国发展是一轮接一轮浪潮的结果,在八十年代,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是基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大转移的结果。随着欧美国家劳动力人口成本的提高,能源价格的上涨,白领人口的增加,没有人愿意做工厂,怎么办呢?把大量的工厂搬迁到亚洲地区。恰在此时,中国打开了国门,搞改革开放。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中国劳动力成本也开始提高,制造业开始出现饱和,这个时候出现了互联网。互联网经济,中国赶上工业革命的末班车,同时赶上了互联网革命的头班车。从九十年代中后期以后,互联网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波,它改变了人和消费的关系,人和商品的关系,人和服务的关系,人和金融的关系。从去年开始,它又改变了人和资本的关系。

在全球制造业产能背景下,中国又出现了供需崛起和供需错配。我们所关注的商业模式,都跟这部分有关。同时,瞻望未来,我们看到了很多技术革命,看到了新能源革命、材料革命、基因革命,而这些革命又跟中国的资本和内需的增长,发生了重大应和。

非常庆幸,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好的商业时代。

所以,我们经历了恍如隔世的四十年,当这个时代到来的时候锐不可挡,万物肆意生长,尘埃与曙光升腾。江河汇聚成川,无名山丘崛起为峰,天地一时无比开阔。

(综合《中国新闻周刊》《人民日报》《陕西日报》《半岛都市报》《今日中国》《上海滩》《创业家》、人民网、新华社讯等)

猜你喜欢

费正清变革制度
墨磊宁的《中文打字机史》荣获2018年费正清奖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变革开始了
签约制度怎么落到实处
构建好制度 织牢保障网
一项完善中的制度
“近现代化”观念下书写的历史教科书——以费正清编写的历史教材为例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