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穴位埋线配合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观察

2018-01-17栾立彬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针灸

栾立彬

禹城市安仁医院针灸科,山东德州 251200

变应性鼻炎患者均因外界相关过敏原刺激引起机体敏感性增高,并随之出现鼻部发痒、打喷嚏、鼻涕分泌、鼻粘膜肿胀等不良情况,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故该次研究纳入2016年1月—2017年4月于该院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为对象,将其分组后施以不同的方式治疗,对穴位埋线配合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诊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女占比为17:13;年龄范围为26~64岁,平均年龄为 (42.40±10.25)岁。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女占比为19:11;年龄范围为 23~61 岁,平均年龄为(41.72±10.38)岁;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单纯以针灸为患者治疗:选择主穴位迎香、上迎香、印堂、上星、通天、足三里,配穴位为:若患者鼻流清涕,则加丰隆及阴陵泉穴;若患者头痛,则加风池、太阳穴;若患者眼痒、流泪,则加太阳、阳白、四白穴;若患者咽痒,则加天突、人迎穴;再在足三里、肺腧、大椎、风门穴加灸法。让患者以坐位接受治疗,常规消毒后用0.30 mm×25 mm一次性无菌针灸针针刺所选穴位:针刺迎香穴时,针尖沿着鼻唇沟往内上方斜刺12 mm;针刺印堂穴时,针尖往下平刺12 mm至鼻柱;针刺上迎香穴时,针尖往鼻根方向斜刺12 mm;针刺通天及上星穴时,平刺12 mm;针刺足三里及丰隆穴时,直刺30 mm;针刺太阳及阴陵泉穴时,直刺20 mm;针刺风池穴时,往鼻尖方向斜刺25 mm;针刺阳白穴时,往下平刺12 mm;针刺四白穴时,往下斜刺8 mm;针刺天突、人迎穴时,直刺10 mm得气后留针30 min;足三里双侧均行温针灸,得气后用艾条1支点燃,插于针柄上;每隔1 d针灸1次,1个疗程为15 d,

共治疗2个疗程。

1.2.2 观察组方法 以穴位埋线及针灸为患者治疗:选择肺俞、风门、中脘、脾俞、肾俞、气海等穴位埋线,让患者以俯卧位、仰卧位变化接受治疗;常规消毒后以3-0号铬制羊肠线0.5 cm,置一次性7号注射针头前端,后端置0.32 mm×40 mm针灸针,针刺穴位后推针灸针,同时退注射针头,将羊肠线埋进穴位,并按压针孔片刻后放敷料以胶布固定4 h;15 d埋线1次,共埋线2次,第1次埋线时选择肺俞、风门、中脘这3个穴位,第2次埋线时选择脾俞、肾俞、气海这3个穴位。针灸治疗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作全面观察并详细记录,将所获相关数据作对比分析。

1.4 评价标准

生活质量以(GQOLI-74)量表评分评价:共为5个维度:躯体功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活动、社会功能;总分值为100分,得分越高者表示生活质量越好。临床治疗效果分为3种(显效、有效、无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以鼻塞、鼻痒、喷嚏、流涕、伴随症状积分评价,各症状积分分值均为0~3分,得分越高者表示症状越严重;显效提示患者经治疗后各症状积分降低程度≥80%;有效提示患者经治疗后各症状积分降低程度30%~80%;无效提示患者经治疗后各症状积分降低程度≤30%/未降低。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做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以 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显效+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显效+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变化比较[(s),分]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变化比较[(s),分]

组别 时间 躯体功能 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 社会活动 社会功能观察组(n=30)对照组(n=30)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t P 56.80±9.33 73.91±16.54 58.91±9.27 62.68±11.92 1.046 0 0.001 59.38±9.06 78.45±14.17 58.73±9.15 68.88±11.31 2.816 2 0.023 56.19±8.21 83.53±14.75 56.11±9.19 69.20±10.87 13.170 5 0.041 57.81±9.23 86.78±12.46 58.35±9.62 67.93±10.65 2.586 2 0.001 59.74±9.02 85.06±11.42 59.11±9.54 70.68±13.52 6.871 4 0.331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GQOLI-74评分变化比较

2组患者治疗前GQOLI-74评分变化比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中医论证将变应性鼻炎归为鼻鼽,主要是因秉质特异、邪犯鼻窍引起,此症患者多呈肺、脾、肾不足的状态,并外感风寒异气而致使鼻窍被邪气侵犯[1]。探讨穴位埋线配合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远期疗效及生活质量,对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有着积极作用。

该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以针灸治疗,所获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GQOLI-74评分较治疗前变化并不显著,提示:单纯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欠佳。观察组患者则是以穴位埋线及针灸治疗,强调为患者施以针灸治疗的同时,辅以穴位埋线治疗,所获临床治疗效果极佳;有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可快速缓解急性期变应性鼻炎,但复发率较高,患者均需较长时间治疗,导致其治疗依从性较低[2]。观察组结果显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7%,GQOLI-74评分比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高,提示:穴位埋线及针灸可有效治疗变应性鼻炎,充分改善其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3]。

综上所述,变应性鼻炎患者经穴位埋线及针灸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1]勇入琳,吴磊,金泽.鼻周穴透刺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的即刻效应及远期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6,32(7):9-12.

[2]王波,刘海涛.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结合针灸治疗变应性鼻炎61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16):175-178.

[3]梁美君,徐睿,许庚.变应性鼻炎研究新进展[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29(3):202-206.

猜你喜欢

变应性鼻炎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徐丽华运用祛风止咳方治疗变应性咳嗽经验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远离『鼻炎闹』 静享黄菊之秋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中医赶走恼人鼻炎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葱汁治鼻炎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