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塞米松联合解毒清肝汤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

2018-01-17李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17期
关键词:疱疹病毒神经炎面神经

李军

四川省巴中市中医院内科,四川巴中 636000

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增加患者的治疗难度。临床上对于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治疗常使用的是西药治疗,但是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提高对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医生提出联合中药治疗,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1]。近年来,中药在临床上的使用逐渐广泛,这是因为中药治疗成本低、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操作简便等,容易被患者所接受。该文中对该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解毒清肝汤治疗,对患者的症状进行明显的改善,以下是该次研究报告,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的患有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单双号数字分为两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1~70岁,平均年龄(38.9±2.7)岁,病程 1~23 d,平均病程(5.9±2.1)d,观察组患者中男 31 例,女 19 例,年龄 22~71 岁,平均年龄(38.2±2.9)岁,病程 1~24 d,平均病程(6.1±2.2)d,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分析比较。

1.2 方法

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给患者静脉滴注0.5 g阿昔洛韦注射液与250 mL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8次/h,肌肉注射500 μg维生素B12以及100 mg维生素B11次/d,口服10 mg地巴唑,3次/d。然后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g与100 mL生理盐水的混合溶液,1次/d,连续治疗一周。观察组患者在以上基础上给予解毒清肝汤治疗,药物组成有紫花地丁 30 g,茵陈 25 g,猪苓 12 g,泽泻 12 g,黄芩 20 g,柴胡 12 g,生甘草 10 g,全蝎 8 g,龙胆草 20 g,炒白术10 g,娱蚣2条,水煎煮,取药汁300 mL,分早晚 2次服用,连续治疗2周。

1.3 评价指标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治愈:患者的症状全部消失,面神经功能为Ⅰ级;显效: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面神经功能为Ⅰ~Ⅱ级;有效:患者的症状基本改善,面神经功能有所优化;无效:患者的症状没有改变。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加显效率加有效率。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以及结痂时间。评价患者的面神经功能等级[2],分为Ⅰ、Ⅱ、Ⅲ、Ⅳ、Ⅴ、Ⅵ 6个等级,等级越高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选取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展开 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 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2.2 临床症状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止痛时间为(3.1±1.4)d、止疱时间为(2.0±1.1)d、结痂时间为(4.2±1.5)d,对照组患者的止痛时间为(5.1±2.0)d、止疱时间为(3.1±1.8)d、结痂时间为(6.3±2.1)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面神经功能比较

观察组患者面神经功能为Ⅰ级的19例,Ⅱ的14例,Ⅲ级的14例,Ⅳ级2例,Ⅴ级1例,对照组患者面神经功能为Ⅰ级的9例,Ⅱ的5例,Ⅲ级的23例,Ⅳ级5例,Ⅴ级8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有关文献报道该病的发生与神经微循环障碍、病毒性感染以及颈椎病等有关[3],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各个部门加以重视,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改善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预后效果。临床上对于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的治疗常使用的是阿昔洛韦和地塞米松,但是效果不良,地塞米松是一种糖皮质激素[4],可以消除水肿,减轻组织的炎症反应,降低神经压迫,有利于神经的恢复。但是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溃疡的患者均不能使用,因此,地塞米松的使用在临床上限制性较大。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肝胆湿热,火毒炽盛,夹风邪上窜头面而发。解毒清肝汤中紫花地丁清热解毒,龙胆草清肝泻火,柴胡疏肝利胆,全蝎,娱蚣搜风解毒,通络止痛,茵陈,黄芩,猪苓,泽泻清热利湿,白术健脾利湿,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肝利湿,解毒止痛之功。该文中对该院收治的100例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患者进行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止痛时间、止疱时间以及结痂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联合解毒清肝汤治疗可以缩短患者的疼痛时间、疱疹时间以及结痂时间,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在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可使用地塞米松联合解毒清肝汤治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

综上所述,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采用地塞米松联合解毒清肝汤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较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面神经功能的恢复。

[1]刘玉梅.清肝利湿解毒法治疗疱疹病毒性面神经炎30例[J].河南中医,2017,34(2):277-278.

[2]黄富强.地塞米松、舒血宁联合针灸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广西医学,2015,9(11):1570-1571.

[3]易保轩.地塞米松、红花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5):49-50.

[4]周冠兴.β-七叶皂苷钠与地塞米松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对比[J].医学信息,2014,8(21):94-95.

[5]黄锐.地塞米松联合舒血宁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9):26-28.

猜你喜欢

疱疹病毒神经炎面神经
视神经炎的悖论
浮针治疗面神经麻痹的研究进展
浮针治疗产后股外侧皮神经炎验案
荔枝草提取物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Ⅰ型的研究
溶瘤单纯疱疹病毒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野鸡冠花子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70例
自体血清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多联疗法治疗面神经炎39例